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8年,冯玉祥在湖南省常德出任镇守使。这个时期,全国人民正掀起抵制日货的高潮。常德的大街上有一家日本商人经营的目货商店,一螳进步学生在商店门口发表演讲,劝群众拒买日货。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将军任陆军检阅使驻北平南苑期间,一次宴请各国公使。他命在检阅使署门上悬挂各国国旗,但就是不挂日本的。日本公使很不高兴,当面指责冯玉祥为什么不挂日本国旗。冯玉祥不慌不忙地答道:“自贵国提出二十一条后,我国人民一直抵制日货,贵国国旗实在无处购买,真对不住。如果贵国取消了二十一条,即可购买到贵国国旗了。”  相似文献   

3.
励志直播间     
第一幕冯玉祥读书冯玉祥读书十分用功,他当士兵时,一有空就读书,有时竟彻夜不眠。晚上读书,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就找来个大木箱,开个口子,把头伸进去,借微弱的灯光看书。冯玉样担任旅长时,驻军湖南常德,规定每日早晨读英语两小时,学习时,关上大门,门外悬一块牌子,上面写“冯玉祥死了”,拒绝外人进入。学习完毕,门上字牌则换成“冯玉祥活了”。  相似文献   

4.
冯玉祥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者。早在六十多年前,他就曾在军队里积极倡导过对士兵进行职业培训的工作,这在中国职业教育史上是值得提及的一笔。一九一九年春,冯玉祥时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率部驻扎在湖南省常德市。当时,常德四周土匪活动猖獗,冯玉祥便派兵剿匪。有一次,他的部  相似文献   

5.
1923年,由于日本政府拒绝归还租期届满的旅顺、大连以及6月份日本士兵在长沙制造了"六一惨案",国内掀起了一股"抵制日货"的高潮,与此同时,以《晨报副刊》为首的四大副刊从学理上展开了关于是否应该抵制日货的大讨论,这些学理的上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抵制日货是否是抵制日本侵略最有效的方法,抵制日货是否可能,抵制日货所造成的后果会怎样。从他们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抵制日货之争实质是两种主义之争,是对国家态度之争。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集团在常德,时间只有两年,辖区只有3个县,兵力不到1万人.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军事训练、民政事务、地方建设、对外交涉、兴办文教等方面,都为后来该集团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常德地区应该是冯玉祥集团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笔者发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有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集会中上台发言或演讲,他们的口才越来越好;二是每次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每班只能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总有一些学生因名额所限遗憾地失去登台的机会。渐渐的有登台机会的学生与因微弱差距失去登台机会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差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买文具》是一篇口语交际课,要求学生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能与售货员正确交流。这篇口语交际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他们与人交流的愿望。根据本课的特点和修订版“大纲”对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本人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一、买一买课前我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文具店里购买文具,要求学生记下你是怎么和售货员说的。这一步,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初步感受到文具店购买文具时该说些什么,为下面的口语交际训练作好准备。二、演一演课堂上,就地取材,在…  相似文献   

9.
抵制日货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五四运动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山东抵制日货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大规模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商界是中坚。由于山东受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山东抵制日货运动持续的时间较久,涉及地区较广。山东的抵制日货运动配合了五四运动的政治斗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山东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红燕 《现代语文》2006,(11):43-44
笔在教学中发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有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集会中上台发言或演讲,他们的口才越来越好:二是每次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每班只能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总有一些学生因名额所限遗憾地失去登台的机会。渐渐地有登台机会的学生与因微弱差距失去登台机会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笔得出两点结论:一是演讲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作用是明显的。二是平常的语教学中类似演讲比赛的“说”的训练太少。  相似文献   

11.
日本教授高桥敷在《丑陋的日本人》中描述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法国人拉纳7岁的儿子用石块打碎了高桥敷教授家的一块窗户玻璃,拉纳夫妇并未因此亲自去向高桥敷道歉,而是让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12.
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4月上旬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继续否认侵略战争罪行。教科书污蔑说,中国人“由于受到通过暴力实现革命的苏联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过激的行为,抵制日货、袭击日本人的排日运动活跃”。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的原因是由于“中国排日运动激烈”,是由于“共产党潜入国民党内部,大肆推将日本引入战争的破坏和挑衅活动”。因此中日战争是“由共产党挑唆引起的”。卢沟桥事件是由于“中国一侧对日持续射击,进入战争状态”。1937年8月在上海也是“两名日本士兵被射杀,以此为契机,日中间冲突全面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08年的“二辰丸案”,引发了清末外交的一次危机,由此引发的抵制日货运动虽坚持近十个月之久,但最终归于失败。失败原因主要是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外交压力,而迫使广东地方当局采取压制措施,二是日本强硬的外交交涉,在中日关系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4.
肖六芹 《教师》2008,(3):54-54
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学校需要60个排球,甲、乙两个商店的排球质量和价格一样,每个25元。两个商店各有优惠措施,甲商店是“买五送一”,乙商店是打八点二折。学校该到哪个商店购买排球?60个排球该付款多少元?  相似文献   

15.
高桥留美子1957年生于日本新泻市,1980年在日本女子大学毕业。儿时的她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不好动,因此和邻居孩子都不熟。父母经常说:“去外面玩!”而她却自然而然地多半呆在家中画图。她有两个哥哥,第一次对她说“画漫画吧”的人,是目前当医生的大哥。说到大哥,高桥留美子笑着说:“他说了几句我不明白的话:‘你看!漫画的要诀就在四格画面。’且督促我画漫画。当时我是赤冢不二夫的漫画迷,所以就画了《松君与公主》。这全都是大哥的功劳吧!”  相似文献   

16.
以5月19日"丸三药房事件"为界,安徽的五四运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安徽学生集会通电、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就运动形式与主要诉求而言,并无特殊之处。安徽军政当局虽积极加强防范,但总体上看,对待学生运动相对宽松。5月中旬,在群体氛围的互相感染下,抵制日货渐有弥漫化和暴力化的趋向。"丸三药房事件"后,安徽局势急转直下。面对外交压力和中央苛责,安徽军政当局加大了镇压反日运动力度。地方政府与学生的矛盾迅速激化,并直接引发了安徽的罢课风潮。迨至6月,受上海罢市风潮影响,芜湖、安庆等地亦开始罢市,但缺少了学生的支持,面对政府的高压,罢市昙花一现,安徽的五四运动渐渐走向了尾声。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育》2007,(7):63-64
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在他《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个事:当年,高桥敷先生在秘鲁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与一  相似文献   

18.
日本著名的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在他《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个事:当年,高桥敷先生在秘鲁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  相似文献   

19.
抗战前与抗战时期。有一位日本人中国通名叫长野朗。他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他的对华观中不乏一些良好的思想要素,但其中日问题观却蕴涵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譬如,在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英美合作、以及中日合作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的偏见与荒谬之处。文中仅就其中的中国抵制日货问题,以长野朗的“反对抵制日货论”为中心议题,来详细分析其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20.
赴汤蹈火英勇无畏一九一九年的冬天,滴水成冰,天寒地冻。然而,革命人民的斗争却如春潮翻滚,奔腾不息。抵制日货运动是我国革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年十一月,日本帝国主义在福州制造了毒打、枪杀抵制日货的中国学生的严重事件,并派军舰开抵福建,水兵登陆游行示威。对此,北洋军阀政府不但不予抵抗,反而急电全国,禁绝一切反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