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丁进军 《收藏》2001,(11):72-73
在我国近百年的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清末,由于他组织湘军参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受到清政府的重用,曾历任兵部侍郎、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大学士,是当时被清廷赋予重权的第一个汉人。他于同治十一年(1872)在南京去逝,享年62岁,死后受谥“文正”。  相似文献   

2.
廖文伟 《收藏》2007,(9):74-75
曾纪泽(1839~1890年)为晚清重臣曾国藩之长子,清末爱国外交家。同冶十一年(1872年)承袭一等毅勇侯,次年开始他的外交官生涯,一身兼任英、法、德、俄四国外交使臣。时值多事之秋,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曾纪泽为维护大清国尊严,极力主张不向外强妥协,终于迫使三国不同程度作出让步,不辱使命,保全了国格。清政府对曾纪泽外交上的成功“深为嘉许”,赞扬他“握要力争,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涤生,嘉庆十六年(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6岁入塾读书,28岁中进士,37岁任礼部侍郎,不仅科场得意,而且官运亨通。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病故于两江总督任上,享年62岁,清廷辍朝三日,赠太傅,赐谥号为文正。曾国藩是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是“同治中兴”的第一名臣,  相似文献   

4.
围棋与修养     
“琴、棋、书、画”,国人一向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标志。历史上不乏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学者酷爱围棋。著称者,远者如曹操,近者如曾国藩。两位都是有战略头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国藩在对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5.
紫阳     
王双强 《收藏》2014,(4):117-118
剑樾学问好,为曾国藩赏识,与李鸿毒交好。他在官场不得志,经李鸿蕈举荐,到苏州紫阳书院当山长。当时杭州也有一个紫阳书院,山长正巧是跟俞樾同年考中进士的琴西。一时苏杭两紫阳。  相似文献   

6.
赵晓凯 《收藏》2008,(4):139-141
前奏:清末“西方体育的引进” 1860年前后,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练习“新军”,引进西洋“兵操”。因而,最先引起中国的“西方体育”是“兵操”,最先大规模接受“西方体育”的是洋务派“新军”。  相似文献   

7.
郭亮 《收藏》2010,(4):98-101
在2008年6月7日常熟博物馆举行的虞山历代翰墨展中,笔者看到了明末常熟藏书家钱谦益的诗笺卷,以及清代孙原湘、翁心存、庞钟璐、翁同解、沈汝瑾等常熟藏书家遗墨。当我看到曾四人曾国藩幕的赵烈文楷书七言对联“帘外淡烟无墨画,林间疏雨有声诗”时,不由得联想到赵烈文的“天放楼”藏书。  相似文献   

8.
名人的成长历程引人关注,而许多人似乎对影响名人性格与心理形成的其它方面不够注意。事实上,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难以被外人完全解读的,但许多窗口却是可以一窥堂奥的最佳视角,一个人的爱好正是如此。 曾国藩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的学说、思想为许多伟人、名人、高官要员所推崇。毛泽东年青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说:“吾于今人,独服曾文正。”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  相似文献   

9.
诗是描写人物的精神活动、感情生活、心灵状态的一种文学样式。中国是诗的国度,从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来看,诗的出现已有五千多年了。中华民族不仅非常重视诗的作用,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钟嵘说“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乎诗”,而且还有重视诵读的优良传统,《吕氏春秋·博志》说“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礼记·学记》强调“呻(吟诵)其占毕(简册)”,韩愈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这是因为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  相似文献   

10.
谭剑翔 《收藏》2010,(4):44-45
此香炉座原藏于曾国藩故居富厚堂,1986年双峰县文物管理局从当时富厚堂所驻单位攸永乡政府征集,为曾国藩灵前献祭的青花五供之一。  相似文献   

11.
10年前,当年仅15岁的里瓦尔多在巴西小镇雷 斯费的街头上玩球时,恐怕谁也没有想到这 个头大如冬瓜、沉默寡言的家伙会成为今天西甲中的 王中王。如今集欧洲足球先生和世界足球先生荣誉于 一身的里瓦尔多已不仅是纽坎普大球场之王,而且已 是当今足坛第一人──“世纪末球王”。 年轻的人 当里瓦尔多面带微笑地举起“欧洲金球奖”的奖 杯后,他想得更多的并不是日后的飞黄腾达,以及源 源不断的金钱,而是他的父亲,在他16岁刚刚成为职 业球员那一年(1989年)病逝后老里瓦尔多。“没有我的 父亲,我将一事无成。”里瓦尔多说完…  相似文献   

12.
NBA千百态     
《篮球》2000,(21)
奥尼尔10月13日和洛杉矶湖人队续约三年,他将在湖人一直呆到2006年。到那时,他已 34岁,等于将自己的“终身”卖给了湖人队。奥尼尔在续约后说:“我希望能在落杉矶结束自己的篮球生涯。” 据悉,奥尼尔这个从2003至2006年的新合同价值总额为8850万美元。此前,他在1996年转会至湖人队时已签订了一个为期7年价值1.22亿美元的合同,即将开始的新赛季是他在湖人队的第五个年头。新赛季他的工资是1900万美元,20012002赛季为2140万美元,到了2002~2003赛季则达到 23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不平常又颇有争议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是其罪案,但他一生无论读书、理家、治军、行政,均有建树,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作为一个文弱书生,为了能力任烦剧,曾氏也非常注重身体锻炼和身心保健,他一生中对养生之法做过不少探讨和实践,并形成了一整套养生之道。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他师法“曾文正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这说明曾氏的养生之法对后人很有影响。下面就曾氏的养生之道略作探讨,以供今人借鉴。一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山村。他自幼聪颖好学,热衷科名,1…  相似文献   

14.
李晖 《收藏》2007,(9):84-85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安徽桐城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享年六十有二,幼年丧母,而时任湖广巡抚的父亲方孔虫月又常年宦游于外,故对他的教养、监护全靠17岁即孀居的才女姑母方仲贤(方维仪)。他禀赋超常,清人马其昶在《桐城耆旧传》一书中称其“十岁能涛,工书画”“十五岁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并“博涉多奇”。  相似文献   

15.
周小松的本名是“鼎”,他出生于自古棋风甚炽的扬州所属的江都。少年时期,已经具备了相当深厚的棋力,18岁的时候学棋于僧人秋航,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周小松为人刚正不阿,棋品很高,不附炎趋势争权夺利,且严于律己,为人颇为谦逊”。1884年出版发行的《奕潜斋集谱》中,其作者邓元■对周小松的为人和棋艺极为推崇。关于周小松,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曾国藩是清朝末期极具代表性的官僚学者,他认为受基督教影响颇深的太平天国运动向中国传统的儒教发起了严峻的挑战。于是,他组织了湘军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关周小松的这段插…  相似文献   

16.
“小丑王”“小胖”“大厨”“大元帅”都是他的别号,而“加莎”则是英国球迷对他的昵称。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绿茵场上,他都是个与众不同、很不简单的人,因此他是个既讨人喜欢又讨人厌的、毁誉参半的家伙。他就是英格兰著名球星——保罗·加斯科因。 加斯科因身高1.77米,体重77公斤,1967年5月27日生于盖茨谢德镇。1984年,17岁的加斯科因在家  相似文献   

17.
黄伟 《新体育》2004,(9):43-45
有一个名字,与竞走运动紧密相连,那就是——王魁。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竞走运动员。1978年,这个此后有着“魔鬼教头”之称的王魁,从辽宁省阜新市体校调至辽宁田径队竞走队任主教练,1997年66岁“高龄”退居二线。这些年,他的队员和以他队员为主的队伍先后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与世界杯上夺下整整11个冠军,并数十次刷新世界纪录。 1999年7月,他赴新西兰调教“老外”;2004年3月,73岁的他回国,再为“国脚”远征雅典奉献余热……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往事     
“我知道幸运之神会回到我的身边。曾经弃我而去让我梦寐以求的一切现在离我是如此之近。我永远心存感激。”是的,命运的捉弄让人无可奈何。10年前,25岁的斯托伊科维奇以出色的表现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才华。在他的带领下,前南斯拉夫国家队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赛场上攻城拔寨,一路杀进 1/4决赛。人们开始将他与贝利、克鲁伊夫、贝肯鲍尔、马拉多纳等超级球星相提并论。然而,正当斯托伊科维奇踌躇满志之际,他的敌人躲在暗处施展了致命一击。这个“隐形杀手”曾毁了才华横溢的范·巴斯膝,连足球天才罗纳尔多在它面前也只能黯…  相似文献   

19.
行云 《网球天地》2011,(12):78-79
2010年11月,34岁的卡洛斯·莫亚在西班牙宣布了挂拍退役的消息,他向巡回赛上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表达了感谢之情,“我们很快就会再次见面的,”他说,“我小知道会在哪里,但我希望日子不会太久。”  相似文献   

20.
杨伯镛,1935年出生于云南省个旧县。18岁即成为云南省男篮的主力队员,两年后入选国家队。他打球是个“左撇子”,所以有些球迷又叫他“左撇杨”。杨伯镛的绝活是错位接球急停跳投结合突破上篮。1959年,杨伯镛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这时,他已进入运动的巅峰期。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后,中国男子篮球队在一系列比赛中战胜许多欧洲乃至世界强队,特别是1963年在印尼第1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一举战胜世界劲旅巴西队获得冠军,杨伯镛都有非凡表现,可谓战功赫赫。当时的万隆传媒报道中、巴之战时,纷纷惊称他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