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屈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他的诗赋之中,祖国的美好河山是他歌颂的对象,大自然赋予他创作的灵感,在他的笔下,山水意象成为他抒发情怀与寄托政治理想的出口,他的高洁的人格与操守通过品鉴他的诗歌,可以一一感受到.从山水意象与人格两方面解读屈原,解读他的诗赋,将是一种很独特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屈原诗歌中的山川意象有着独特的深意,其山川意象中,山意象以神话中的山为主,川意象则以现实中的河流为主。屈原在运用这些山川意象的时候,其组合方式自然地形成了某种联系,使得他作品中的山川意象表现出穿梭于虚幻与现实之间的迷离之感、由强烈的飞跃感及阔大的视野而形成的壮阔美以及带有无奈与失落的淡淡的感伤。  相似文献   

3.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善于借用各种意象。其诗作频繁出现水、鸟、树等各种意象,玫瑰这一意象也是叶芝诗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意象包含了多层象征意义,同时赋予诗歌多重涵义。本文以《恋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为例,说明意象对诗歌的巨大作用以及叶芝对诗歌中玫瑰意象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自然山水是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而其山水诗在诗歌中完全确立地位主要还是归功于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是自然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楚辞》对谢灵运诗歌的影响是十分深厚的,谢灵运对屈原的身世具有认同感,这对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他继承发展了兴寄的艺术手法,将情、景、理三者结合在一起。谢灵运的诗歌开启了后代山水诗歌繁荣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飞扬的诗魂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屈原的存在为中国传统文人树立了一个偶像与楷模。可以这样说,没有哪一个作家可以像屈原那样牵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可以让中国传统文人在他的作品中寻找到自己精神的归属。他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满溢着悲剧色彩的个体的独特,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独特的个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的贡献。他的诗歌中所折射出来的全部精神和人格就如同一道飞扬在历史中的灵魂,深刻地影响了同他一样具有坚贞理想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以,我们读屈原的诗,就是在读屈原的人,更是在读屈原的魂。让我们将他的诗与魂放在…  相似文献   

6.
对于诗歌评论家来说,海子及其诗歌是避不开的话题。海子创造了属于他个人的意象空间系统,诸如土地、水、太阳、死亡等。他前后期诗歌中所涉指的意象又是有明显差异的,这种差异的背后也有着其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顾城的诗歌中运用了很多不同的颜色意象,这些颜色意象在他的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表达作用。从顾城诗歌中的颜色意象入手,通过对他诗中的颜色意象的分析,去解读颜色意象在他诗歌中所起到的不同凡响的作用,进而走入他的诗歌及其思想世界,探寻他的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名人辈出的唐代,李贺的名字闪耀其中,多数人们在探讨他时多同情这位短命的天才,李贺用惊叹的文字勾勒出离奇的色彩,编织着独属于他自己的诗歌世界.李贺的诗歌具有构思独特、意象内涵多样、用词用字精巧等特点,他曾师从于多人,风格受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而他又受屈原的作品、汉魏六朝乐府、齐梁宫体诗的影响.李贺的诗歌被后来的诗人学习...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中国诗歌的长河就一直没有断过流,它总是奔腾向前,有一个起点,却绝没有一个终点。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诗人和诗歌的源头在汨罗江。是的,屈原是第一个在中国诗史上留下自己姓名的人。每年端午节,我们以龙舟竞赛的方式来怀念他。当然,我们怀念的还有他那光耀千古的诗。“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的意义在于,他第一次在诗歌中突出了大写的人。   屈原开了一个好头,以后的诗歌就洋洋大观了,楚辞汉赋、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元曲……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不但营养了中国…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20,(4):66-79
在屈赋中涉及橘的作品只有一篇《橘颂》,然而《橘颂》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橘颂》创作于屈原的青年时期,而橘树的意象却贯穿在屈原的一生之中。杜甫是受屈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人生经历与橘树有关。在杜诗中有大量作品涉及到橘树和橘子,杜甫热爱屈原的《橘颂》,并从中吸取力量,建构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屈原《橘颂》和杜甫《病橘》都具有文类学的研究价值。在杜甫的文学批评观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那就是"风骚共推激"。杜甫学习屈原而得诗歌之正,法国批评家狄德罗创造了正剧,杜甫创造了正诗。屈原和杜甫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人格典范。研究屈赋与杜诗有助于中华民族确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昂首阔步迈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标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是一个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诗人,其诗歌意象也有一个从自然意象向人文意象转变的过程,这标志着他的意象内质从传统走向现代。闻一多在诗歌意象上导出了一条连接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朝着世界诗歌潮流行进的现代化道路。闻一多的诗歌意象和风格转型给我们带来的对新诗建设的启示是用意象重修今天的诗歌轨道,开拓明天的诗歌之路。论文还联系当前的诗坛状况,对诗歌意象的本质作出阐说,以此确定闻一多在新诗史上的影响和定位。  相似文献   

12.
屈原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他诗歌创作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其中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创造的新诗体推动了诗歌的发展,他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战斗精神激励人们。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屈原诗歌的创作特点,从诗歌的主题、创作风格、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来展现屈原诗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正> 屈原是战国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献身于诗歌艺术,创立了新诗体楚辞,把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统一起来,开辟了我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他对诗歌的贡献,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显赫的位置。只是当前大学普遍使用的几部中国文学史和有关评论,在评述屈原时,却远远超出了诗人这个范畴,侧重利用爱国主义、斗争精神等政治伦理标准去研究和评价屈原。例如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  相似文献   

14.
英美现代诗歌以意象见长,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堪称经典。自然意象与死亡意象是弗罗斯特最偏爱的两种意象,频频在他的诗歌中出现。笔者通过对他的诗歌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意象经常相生相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形成了两种意象独特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恰恰揭示了在弗罗斯特明白易懂的诗句中隐藏着某种可怕的神秘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香草美人"这一屈原独创的意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它特有的"发愤抒情"的文学传统和磅礴的人格魅力,从而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属。曹植作为与屈原有着很多相似经历的文人,他的作品和人生也继承和发展了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曹植诗赋对"香草美人"意象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相似文献   

16.
屈原、李白、李贺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三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由于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且身世经历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他们在创作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李白和屈原倾向于积极浪漫主义,而李贺则明显带有颓废、消极的特点;想象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必备素质,屈原和李白的想象带有明显的连贯性、统一性,而李贺的想象却变幻莫测、跳跃性极强;在象征意象的运用上,李白的意象比屈原更加丰富且两者都注意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褒贬之情,而李贺的意象由于个人经历的坎坷显得更加虚幻荒诞;为了增加诗歌的浪漫主义气息,三位诗人都注意了神话传说的运用,并通过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受。尽管三位诗人的创作各有千秋,但是从三者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李白、李贺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他们共同发展了浪漫主义这种古老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7.
穆旦诗歌在用词、用句上理性色彩随处可见,但是这种理性色彩并不是说就意味着沉稳、不活泼、教条等,相反,他对词语意象的运用相当地娴熟,他深刻的思想通过意象完全释放出来,做到了以物扬志,以景传情。"意象"可以分为主观性意象和客观性意象,穆旦诗歌的词语意象,主观性色彩比较浓厚。在主观性意象当中他的诗歌大多运用了象征性手法。  相似文献   

18.
意象主义诗歌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起点,意象主义运动标志着西方新诗运动的开端。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意象主义诗歌把英美诗歌从讲究修辞和机械呆板的节奏中解放出来,开创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新纪元。他对意象的创新意识深刻影响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谭嗣同才华横溢,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题材方面丰富多样,而且在诗韵创造上也是气势磅礴,意象隽永。可以说,谭诗众多的意象寓意深刻,描写生动,其中尤其以"水""剑"意象意蕴独特,内涵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清代康乾时期诗人金甡诗歌与唐代韩愈诗歌在意象上有共同的特点,他多选择奇特的意象,来表现山水诗歌恢宏的特点,从其诗歌意象特征可以看出他在创作中学韩的倾向。但金甡在学韩时,并不一味模仿,而是学习了韩愈诗歌意象奇特一面,摒弃其险怪的一面,并在创作中形成自已诗风奇特的一面。从金甡学韩可以看出清代前中期诗坛对韩愈的学习已经较为全面,研究视角也从韩愈的文章转向他的诗歌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