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作为导演还是演员,姜文都是深入人心的。虽然到目前为止他导演的电影只有四部,但每一部都十分精彩,惹人关注。姜文电影中不乏女性人物,《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米兰和余北蓓,《鬼子来了》中的鱼儿,《太阳照常升起》中的疯妈、唐妻和林大夫,《让子弹飞》中的花姐和县长夫人,虽然她们从来都不是主角,但是姜文用他独特的思维和视角为大家阐释这些女性。本文就从这些女性出发,试图解释姜文导演隐藏于电影中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颜莺 《文教资料》2010,(35):11-13
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从女性角度阐释了中国当代女性生活的困境及她们抉择的艰难。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始终拘囿自身设计的闺阁中,这是由于中国传统的思想对她们的影响与扼制,加上家庭责任对女性的羁绊与囚禁。而她们的抉择是如此的艰难,最初精神反叛只是偶尔的放纵,直到最后才缘于自立的追求而勇敢突破围城,发出爱的呼唤,这是女性向男权社会挑战的宣言。  相似文献   

3.
以鲁迅《伤逝》中的子君与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卡拉这两个人物形象比较,她们的两次逃离,第一次逃离父母大家庭,第二次逃离婚姻的牢笼。比较她们逃离后面对同样的女性生存困境:经济困境、爱情困境、自我困境等。各自文本中的两个宠物(阿随与弗洛拉)也隐喻着女性由逃离走向回归这一逃离模式。  相似文献   

4.
方方小说塑造了在精神层面经受痛苦历炼的女性,她们遭受着来自男权中心社会的不同程度的戕害.外界强大的伤害力量加之自身的局限性,造成这些女性陷入人格分裂、精神堕落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影片《胭脂扣》、《人在纽约》、《阮玲玉》构成了导演关锦鹏的女性三部曲。在这些影片中,体现了作为一位男性导演对女性主题的深刻的人文化的关注,对女性的欣赏甚至膜拜,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各种细腻圆熟、精雕细琢的手法对女性的喜怒哀乐进行书写,构成了独特的女性化的话语诉说,为这些女性谱写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哀歌、悲歌和挽歌。  相似文献   

6.
在中外教育史上,女性教育家有其自身不同的特质。她们是教育的集大成者,更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具有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具有勇敢的挑战精神和对教育的创新自觉;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超群的实践智慧,广泛的社会影响;她们的成长对我们有很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中外教育史上,女性教育家有其自身不同的特质。她们是教育的集大成者,更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具有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 具有勇敢的挑战精神和对教育的创新自觉;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超群的实践智慧,广泛的社会影响;她们的成长对我们有很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表明,女性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解放之路,她们顽强地追求独立与平等,并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些女性形象也向人们宣告,女性不是弱者,她们在这个世界上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她们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然,女性的解放不仅是社会的问题,也需要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需要女性自强不息的奋斗。  相似文献   

9.
《出门寻死》中的何汉晴和《黑洞》中的老婆、姐姐是长期处于贫困和操劳中的城市平民女性的代表,通过对她们生活困境的揭示,作家表达了困惑和焦灼,同时也试图探索这类女性如何走出这种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女性,她们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是非常曲折而且漫长的,随着封建势力的日渐衰弱,女性意识正在逐渐觉醒,在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歌颂女性反对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美好爱情的文学作品。《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杜丽娘,就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勇敢追求爱情的例子,从她们身上体现出女性意识总体轮廓的递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复仇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主导思想,儒家认为复仇是符合伦理思想的正义行为,这为复仇披上了一个合法的外衣。唐代受少数民族的影响,社会开放,女性所受的封建束缚较少,所以女性较为独立自主。在仇恨面前,女性并没有软弱屈服,而是勇敢地担负起压在身上的重担,她们在求助无门时选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自己被毁灭的愿望或为被害死的亲人报仇。这些女性为复仇所做的无所畏惧的行为体现了唐代女性的大胆、活泼的性格以及她们受唐代社会风气影响形成的独立和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2.
薛舒的《成人记》以婚姻和爱情为外壳,书写了女性的“生存黑洞”,具有明显的女性叙事特征。小说借助女性叙述眼光、内心透视和自由间接/直接引语等叙述手法彰显了女性的声音,同时通过设置重复情节、典型意象、极限境遇等来推动女性主体的突围与重构。但是,这些叙事并没有给身处时空裂缝中的女性带来本质性的解脱,她们依然被“生存黑洞”深深裹挟。薛舒通过《成人记》再次向世人警示女性普遍面临着的循环困境——走出牢笼之后仍然是戴着镣铐的生活囚徒。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大批女性形象,她们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既体现了女性美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女性丑恶的一面,通过对女性丑恶面的反映更加突现了女性美的一面。在社会生活中,她们勇敢机智地同恶势力做斗争,各方面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14.
大唐一代,经济发展昌盛.社会文化基因释放,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女性展现出生机勃勃、自由轻松的气象.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更是新时期的代表,她们个性鲜明独特,光彩照人,唤醒了女性的生命意识.她们都勇敢的追逐自己的爱情,表明了对爱情的忠贞不贰.唐传奇中对女性的重新定义是超越阶级超越性别界限的,甚至某些观点可与当代女权主义看法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5.
马刚 《考试周刊》2012,(73):22-22
凯特·肖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总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女性要么挣脱贤妻良母的束缚.要么远离婚姻的求索,追求经济与精神的独立:第二类女性以《暴风雨》里的卡莉丝特和《一个正派女人》里的巴罗德夫人为代表,她们勇敢地打破性禁欲,在婚姻之外选择性伙伴;《德西雷的儿子》中的德西雷和《一小时的故事》中的马拉德夫人,她们是与传统道德观念进行最彻底决裂的新女性,是第三类女性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宋元话本小说与元杂剧中底层女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被压在最底层的,她们受压迫最深,反抗的要求也最强烈。而这反抗的声音首先来自底层女性。底层妇女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和改变生存状况,更加勇敢而执著地与封建礼教抗争着,她们表现得非常生动、非常积极。在宋元话本小说和杂剧中大量涌现出表现女性的作品。从宋元话本小说和元杂剧总剧目来看,有关女性主题的篇幅各占其总数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喜福会》被公认为美籍华人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之一,它也是华裔文学成功的典范。《喜福会》描述了八个女人及她们在美国生活所遇到的波折。该作品向读者展示了这些华裔女性在生活中由于文化差异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她们是如何为了生存而克服这些困难的。这些女性向人们展示了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她们维护尊严并获得幸福的信心。本文从美籍华人主角之间的人物关系、身份困境及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冲突来进行阐述,旨在探索《喜福会》中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对早期的美国华裔文学影响巨大,并细腻深刻地刻画了美籍华人对祖国的强烈的、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当女性文学站在女性的立场之上 ,以女性的方式重新关注、表达这个世界时 ,她们提示了男性文本叙述中由于性别偏见或霸权意识而掩盖或扭曲了的诸多真相 ,而女性也在这种表达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自我解放的努力和探索。女性同性恋是创作与评论中的禁地 ,当代先锋女作家勇敢地将笔触伸向这一主题 ,但在创作中却更多地停留在其边缘 ,而未能真正展示这一主题的更深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被压在最底层的,她们受压迫最深,反抗的要求也最强烈。而这反抗的声音首先来自底层女性。底层妇女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和改变生存状况,更加勇敢而执著地与封建礼教抗争着,她们表现得非常生动、非常积极。在宋元话本小说和杂剧中大量涌现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