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形合与意合是英语与汉语最明显的差异之一,这是由中国人综合性思维与西方人分析性思维差异所致。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在不同的语言层面上都有不同的差异,如在词汇方面,英语显性连接与汉语隐形连贯;在结构方面,英语的树式结构与汉语的竹式结构。  相似文献   

2.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而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本论文通过对《兰亭集序》原文与译文的对比,详细阐述了意合与形合的句法差异,并分析了造成汉英两种语言意合形合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形合和意合是任何语言所共有的两方面的特征;但在各种语言中表现趋势上存在差异.英语重形合而汉语则重意合,这种区别体现在词组、句子及言语层次上,构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质的差异.本文拟就英汉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差异及其与翻译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意合与形合     
通过汉英语语法对比,论述汉英语在表现法上的差异: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并就这一差异在汉英互译实践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与西方人由于地理、历史、文化、人丈的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句法结构特点的不同.英语表达比较抽象,汉语表达比较具体;英语语序是从"个体"到"整体",而汉语则是从"整体"到"个体";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在中西方民族各自思维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形合与意合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简要介绍形合与意合的研究进程,旨在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一是对意合与形合进行重新认识;更重要的是对汉语意合重于形合的根源须加以深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论述了英汉翻译中调整句子长度的两种方法——分句法、合句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汉译英一直是困扰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尤其是汉语长句和串句的英译更是难中之难。文章首先对汉英语言的"意合"与"形合"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界定了汉语的串句,并针对汉语串句的特点,提出了"分清主次,梳理关系,相对集中,化零为整"的英译方法,以期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弟兄们分家以后又合在一起生活的家庭,称为"同居合活"家庭.唐五代时存在的这种特殊家庭源于兄弟互相关照的需要,一旦这种相互关照不需要了,或者没有能力继续关照了,"同居合活"便自然终止.宋代兄弟家庭的"同居"从原来的生存需要变成一种孝悌精神的追求,甚至变成一种博取"义居"名誉的方式."同居合活"家庭的存在反映了历史上家庭形态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在虚词、语序和形态等语法形式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重要表现,二者的对比分析有利于对外汉语的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英汉语篇的差异。指出直线思维与螺旋型思维、形合与意合、平实与华丽语言是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所在,通过了解这些差异引导学生克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从语篇组织、思维差异等方面合理布局谋篇从而写出符合英语习惯的文章。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文章中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以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隐喻的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中,依靠具体的事物帮助人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就是隐喻.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人的思维联系紧密,掌握一门语言首先要理解语言中隐喻的方式.当代语言学对于隐喻的研究,突破了词汇层面的束缚,深入到了语法层,语法隐喻的概念也随之诞生.语法隐喻就是用不同的语法形式表达相同的语义.语法隐喻在学生的二语写作习得中也有很大的帮助,将其引入到学生的写作习得中,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将从语法隐喻出发探讨其在提高留学生写作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思维和哲学的角度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可以看出 ,以主体思维方式为支撑的汉语和以客体思维方式为支撑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4.
合句译法是把原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复合句或二者的结合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进行表达的一种翻译方法。合句译法中有“单句 单句”、“单句 复句”、“复句 复句”等类型。合句译法是句法翻译中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药典中106味温热性中药和119味寒凉性中药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水平,发现温热药中对该酶强抑制的频数高于寒凉药约38%. 进一步分析发现,温热药中的温里和散内寒药中强抑制药的频数大幅提高,而寒凉药中的清热泻火、明目、清虚热药中强抑制药的频数则进一步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综合以上结果提出,直接影响能量代谢系统、造成能量代谢率变化是形成中药的寒热药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就造成了汉英翻译中的一个独特技巧:增译和减译。在古汉语诗歌英译中时增译体现得尤其明显。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天净沙?秋思》的三种中文译本,阐述不同译者对同一首诗的理解不同,在汉英翻译中增加的信息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开展合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开展合球运动的高校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到合球运动能够吸引大部分参与运动的学生。通过查阅选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对开展合球运动的体育教师及相关主管领导的访问调查得知,我国高校的现有条件能够满足开展合球运动的要求,在普通高校开展合球运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变异是伴随着网络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从语言变异的定义入手,以近年来新出现的的网络热词为语料,在语音、语义、语法三个层面上对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进行归纳与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认知机制,指出隐喻和转喻思维是创造网络语言的有效途径,是网络语言变异的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19.
从“意合与形合”“重心位置”“主体与客体意识”“重复与替代”和“动态与静态”五个方面对汉英双语句法进行对比,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汉英双语转换能力,从而改善汉译英翻译教学效果。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普遍缺少英语句法知识,习惯于将汉语句法知识直接移植到英语句子的构建中去,造成许多错误。尝试将汉英双语句法对比研究应用于汉译英教学中,阐明对比原则和研究结果,揭示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层面上的差异,相信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双语转换意识,对汉译英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在以汉语为母语,以英语为目的语的范围内,在语法学习中主要从心理特征与信息认知方式分析、刺激反应与母语正负迁移影响、思维表达方式与目的语语法特征、语法知识与能力实践应用对比等四个方面分析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策略。希望读者在母语与目的语交织的中级学习阶段能理解其深层次关系,以此提高学者们的语法思维能力与语法意识,为学好语法,学好英语做一必要的心理思维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