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何运用情境教学在语文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渗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教学是语文诗词教学的重要途径,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发学生体验情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语文诗词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把美育内化为鉴赏能力,把对美的感受升华为自身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学是语文诗词教学的重要途径。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发学生体验情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语文诗词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把美育内化为鉴赏能力,把对美的感受升华为自身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由于高考杠杆制衡作用所致,高中语文教学应试能力培养依然是教学关注的重点,教师和学生深深陷进题海之中,教学情感体验被严重忽视。其实,语文教学情感体验传递和高考并不矛盾,学生在语文教学情感体验中,能够获得更多情智的开发,这对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语文教学是情感体验的重要课程,实施情感体验传递教学,也是新课改精神的基本要求。一、情感积累,教师情感素质培养语文是由文字、语言和文学等因  相似文献   

4.
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晶,在那凝练的语言、整齐的节奏、丰富的意象中,凝聚的是作者丰富的体验。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所在,是诗人情感的凝聚,在那客观的物象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的悲欢离合,是诗人治国平天下的夙愿。会读诗词,要从诗词的意蕴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不光是语文教学所要做的,更是教育的根本。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期,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念,这或许是语文课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教学,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性认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笔者可以从在朗读中激发情感、在想象中促进情感、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组织讨论抒发情感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古诗近60首(平均每册5首),可见其在语文教材中的分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并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出具体要求: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目标的提出给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指明了方向,应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注重生活与语文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与表达。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阅读教学要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品味语言,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就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是美育的重要课题。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更应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具体实施方式有再现形象美的直观演示法,体验情感美的朗读训练法和拓展意境美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在语文的诗词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情感带入、视觉呈现和音乐融入这三个方面对在语文诗词情感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审美渗入到其中进行了探讨,希望对诗词美育体系的完善和深化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词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古典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一种艺术体验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中分别指出:学生必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等。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古典诗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古典诗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一、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每一首古典诗词,我都要根据古典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蕴想方设法创设一种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或者播放一首雅乐,或者播放一段名家配乐朗诵视频,或者讲述一个与古典诗词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引导学生快速地走进古典诗词文本,唤起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构建鲜活、精彩的古典诗教学课堂。比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上课伊始,我便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精美的《旅游中国·魅力庐山》风光片供学生欣赏。学生听到画面中儿童深情诵读《题西林壁》的声音和名家饱含激情的解说,看到画面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缭绕时,对庐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全身心地沉入《题西林壁》中所描绘的庐山美景之中。随后,我便以班得瑞的名曲《安妮的仙境》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摇头晃脑地高声诵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样热烈的氛围中,我无需担心学生对诗歌所营造的和谐、美丽意境的情感体验了。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受各种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文化因素等的影响。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及参考现有的学术成果,从焦虑、动机、态度、性格、自信心和移情六个方面来阐述个体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而探究情感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语言经验是个人从学习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的体验和积累。语文教育过程是语言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不仅是知识的记忆,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以较高的效率促进这一过程。然而现代语文教育在材料上脱离学生的语言经验和社会生活,教学不以学生为中心,脱离了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的本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已经不同程度地纳入对外汉语教学课本之中,成为推广汉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用读、诵、吟、唱法教授中国古典诗词,对校正学生汉语发音、传释诗歌文意、提升学习兴趣、推扬中国文化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肖芳 《成才之路》2020,(5):126-12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全面体现。教师要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语言积累、情感体验、阅读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对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教学要建立学生和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经验与作者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的链接。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实际上是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综合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要解决散文教学的问题,可以尝试阻截、分流与正面应对这三个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语文口语审美化教学,是指经过美学加工的口语教学。它是美学原理在口语教学中的渗入和具体运用。具体地说,口语审美化教学是教师按照口语的审美要求,充分挖掘口语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创造美的口语的一种最优化教学。口语审美化教学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语言美和心灵美统一的原则、情感性原则、个性特征原则、直觉思维原则和综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高师语文教学论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反思;重外在塑造,轻内在体验.案例教学可以架设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间的桥梁;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持久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教学反思能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因此,它是高师语文教学论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实际,编选案例;周密灵活,关注思路;学生主体,重在参与;小班授课,循序渐进;不断学习,提升素质.  相似文献   

18.
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值得自豪的瑰宝,要把诗中的意境美、思想美、语言美、文化美挖掘出来,就需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古诗词的诵读不同于一般文章的诵读,这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更具韵律美和图画美。所以在诵读中就要运用诵读技巧读出节奏,感受韵律美;激发想象,感受图画美。这样,我们不仅实现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目的,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模式有其共性、个性和创新性,其教学模式遵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习得和认知的教学规律,目前较成功的教学模式有沉浸式情景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模式、认知体验模式以及多模态教学模式.但是,一种教学模式肯定难以满足孔子学院的在非汉语语境下的第二语言教学,突出一种模式,其它模式为辅的综合运用可以作为孔子学院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分析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情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