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农书是中国传统农学的载体。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继续发展并臻于成熟,黄河流域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基本形成,反映到农书的编辑活动发展上就是以《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农学经典大量涌现。本文从编辑学的角度,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书的编辑实践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梳理出该时期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活动的整体概貌。  相似文献   

2.
《四民月令》为东汉崔寔所著农书,该书在继承前代农书传统的同时,在内容和体裁等方面都有诸多创新,开创了农书的新写法,对于后世农书的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书编纂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3.
吴平 《出版科学》2023,(5):5-13
讨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进程中古农书发展的五个阶段: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残篇断简,教民农作的古农书启蒙时代;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起自耕农,凿楹纳书的古农书初成时代;隋唐时期南北融合,静民务农的古农书平顺时代;宋元时期葄枕图史,翰墨流芳的古农书精进时代;明清时期经世济民,衡石程书的古农书兴盛时代。  相似文献   

4.
杨璐嘉  李明杰 《出版科学》2021,29(4):119-128
元朝中央政府通过设立司农司,向地方派遣劝农使,颁布劝课农桑的法令,减免田租地税,兴修水利和奖励屯垦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农业及农学的发展.为了普及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在官方鼓励下,元代知识分子编纂出版了大量农书.本文在分析元代农书编纂出版兴起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历代书目及相关史料的发掘和考辨,列举元代编纂出版的农书共11类61种,并对元代农书编纂出版的特点作了全面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吴建新 《图书馆论坛》2008,28(1):164-167
简述了清代广东农书的存佚情况以及编撰特点.并从以下方面说明清代广东农书的史料价值:在农业科技史方面,清代农书不仅反映了传统农业科技的成就,而且反映了近代农业科技在广东的传播情况;在社会经济史方面,简述了乾隆末年劳潼的<救荒备览>在救荒史上的意义,以及其他农书对研究晚清珠三角农家经济的作用;从士人心态、社会情态、广东士人对鸦片的态度、花卉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说明了农书对于研究社会文化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献是伴随着文化的创造而产生的.古代农业文献是指农书,即受到近代西方农学的影响以前中国人所撰写的那些有关农业生产的著作.我们探讨古代农业文献分类目的在于把这份遗产中的有用部分梳理出来,使之为当前的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人王琉瑚《中国农学书录》一书,收入中国历代农业方面的著作,其中属于广东的农书不过数种。广东历代农书自宋代始,仅有可列入“农书”范畴的荔枝谱两种;明清两代,广东社会经济被史学家称道的“后来居上”的进步,农业有了发展。可是,广东农书,仍然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古农书本体,对古农书进行了全面的揭示,系统地描述了古农书的版本、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论著,并利用protégé对古农书本体进行了可视化显示.通过古农书本体可以有效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导航以及智能检索,大大提高查阅相关资料的效率,是本体技术在农史学科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古代民商法是古代刑法中的一部分,在古代法律体系中一直占次要地位,而民法和商法在规范上也没有严格的界限。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古代民商法的发展历程,旨在为中国古代法律的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古代民商法是古代刑法中的一部分,在古代法律体系中一直占次要地位,而民法和商法在规范上也没有严格的界限。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古代民商法的发展历程,旨在为中国古代法律的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辉煌的建筑成就.本文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的背景和韵意、表现特征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古农书本体,对古农书进行了全面的揭示,系统地描述了古农书的版本、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论著,并利用prot啨g啨对古农书本体进行了可视化显示ü排┦?本体可以有效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导航以及智能检索,大大提高查阅相关资料的效率,是本体技术在农史学科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戏曲目录文献具有丰富的戏曲史价值、文献学价值和文化史价值.中国古代戏曲目录文献的发现、整理、使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在20世纪的长足进步.本文回溯了20世纪至本世纪初100多年时间里数部重要的古代戏曲专科目录文献的整理研究历程;回顾了与戏曲著录关系密切的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目录的整理研究状况;客观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戏曲目录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古代建筑的防潮技术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出土的文物资料探析到当时丰富的建筑防潮经验。本文基于历史的视角,从一系列出土资料及历史文献中总结出古代建筑防潮的经验,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农业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创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中国古代耕作与施肥辑要》一书涵盖了由周至民国时期的所有历史典籍。在浩如烟海的历代典籍中辑录了关于耕作与施肥理论及技术的条文,并补充完善注释,其工作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20余年间,作者三易其稿,终将555千字的《中国古代耕作与施肥辑要》呈现给广大读者。主撰萧道庸早年毕业于原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20世纪90年代有感于中国农业历史的悠久与浩瀚,携弟子辑录历代农书和史料中有关土壤耕作与施肥之记载,分门别类  相似文献   

16.
吴平 《中国编辑》2012,(1):84-88
文章从中国古代图书文献编辑出版活动中总结了求真求实、传信存疑,经世致用、治国兴邦,追求传世、打磨精品,推陈出新、补其阙疑的编辑思想,为今天的编辑出版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我国开始出版汉译农业书籍,其特点包括:清政府和官员支持农书出版;农书主要来自日本;中方和外方翻译出版的目的不同,但殊途同归;翻译方式包括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和单独翻译;农书的翻译多为辑译或撰译;出版的书籍涉及农业各个方面,但以教科书居多。  相似文献   

18.
将文献计量学方法引入中国古代科技史著作的评价中,以两种中国古代物理学方面的专著作为例证,从时代、引用频次、所属部类、转引情况等方面,对其中的被引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出这两种专著古文献征引的特点。从资源分布的角度得到评价此类专著的一般参考标准,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提供较为新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社长点题:如今,农产品已经告别短缺时期,进入产量丰富,质量胜出的时期.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又以图书为依托.农书的出版如果由政府来扶持,社会各方齐努力,将更能带动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精神旨趣建立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关于社会和自然的独特的知识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影响了中国古代图书馆的模式、价值观以及图书分类法等等方面。本文就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