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建我国学习型农村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此,现阶段,创建我国学习型农村应采取有效对策, 着力解决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管理机构的设置、法律法规的制定、保障机制的建立、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实施方略的确立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归根结底要落实于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终身学习、加强组织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关键。调查结果表明,创建农村学习型组织培育了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农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经济合作组织等重点群体;深化载体建设,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做到学有其所;优化网络构建,建好“江苏学习在线”网站,服务全民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以数字化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共享共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广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剖析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难点,分析了广州模式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以区域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政府、高校、行业进行共建、共享的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宁化学习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获上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的数字化学习技能培养和习惯养成更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学习型礼会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研究农民数字化学习的特征、影响农民数字化学习的因素、推进农民数字化学习的有效措施,论证在我国农村开展农民数字化学习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本个案正足结合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在乡村开展的典型应用示范实践,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以期能为对农民数字化学习中的诸多问题的研究有所启示,为我国利用数字化学习于段推进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乡村建设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背景下学习型乡村建设是赋能乡村人力资源集聚的必然选择、促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举措、涵养乡风文明和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以及实现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必经之途。目前,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和全过程学习的学习型乡村建设无论在思想认识、运作机制还是在合作意识等方面面临着挑战。建设学习型乡村须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完善学习激励机制;加快学习共同体建设,培育乡村学习愿景;加大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多元协同建设格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社会与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的逐步深入与农民素质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迅速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以终身教育和社会全员参与为标志的学习型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学习参与,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型社会。一、农村成人继续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推动力现阶段我国农村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困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组织创建是每一个组织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之中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从“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创新性解读着手,在对我国干部学习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推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团队学习”、“激发超越的个性化学习”和“全员参与的网上学习”等我国新时期学习型组织创建策略;旨在通过创新“学习”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有效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进程,有效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分析了数字化学习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积极作用,重点从数字化学习促进个人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支持平台、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促进学习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共享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明确数字化学习对于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设学习型个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成人教育》2005,(1):29-31
21世纪是学习化社会,建设学习型个人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和必然。围绕什么是学习型个人、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个人、怎样建设学习型个人以及建设学习型个人应该确立的几个理念等问题做一些探讨,有益于学习型个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习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和主要构件。学习文化的进步,是社会一切进步的先导。然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挑战我国的学习文化。因此,广州要建设学习型城市,就要创新学习文化。具体的措施有:确立终身学习文化优先发展战略;倡导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学习理念;举办与终身学习文化有关的研讨活动和宣传活动;建立完善终身学习网络和市民终身学习体系,为学习文化的创新提供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1.
邓廷涛 《华章》2008,(15):43-44
学习型政府建设是我国政府主动适应社会急剧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学习型政府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建设学习型政府的要义在于,要不断提升学习的意义,改变学习的管理方式,开阔学习的眼界,构建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创新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社会与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的逐步深入与农民素质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迅速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以终身教育和社会全员参与为标志的学习型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学习参与,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08-2011年我国关于学习社会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重点呈现和分析了有关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及评估指标、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的主要观点,并围绕学习型社会是什么、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什么,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抓什么三个核心问题对相关成果进行了述评,以期让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入了解我国学习社会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0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闭幕。大会通过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强调了成人的学习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前提与基石,突出了成人学习的独特意义和战略作用。这不仅彰显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地位,更印证了成人在我国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使命与责任。由是,本文针对成人学习的理念特征、目标特征、方式特征、行为特征等最具边界意义的因子,进行理性剖析与合理  相似文献   

15.
我省学习化乡村建设需要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学习化乡村建设,学习化乡村的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与规范可循,要充分意识到农村所特有的人文、经济背景。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必须从保证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入手,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开放性学习制度是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它不仅契合了学习型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追求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与终极价值,使得学习机会与学习资源能有效地在社会公众之间共享,实现了全民学习、处处学习与时时学习的目标,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瑞典的“学习账户”与英国的“开放性大学”是开放性学习制度建设的成功典范,启示我国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应该重视开放性学习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引发了教育的信息化革命,同时也为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现途径。本文将从教育结构优化、数字化学习港建设以及农村地区人员教育培养等角度,论述对于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环境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社会是我国社会今后发展的基本方向。构建我国的学习型社会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主要通过建设、完善城市学习型社区和农村学习型社区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机制的优化,既要体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精神实质,又要依据学习机制理论进行。由此而论,推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不断优化学习激励机制、学习制约机制和学习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初,我国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为探寻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于2007年12月开始,组织了由108位成人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工作者参与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组",进行了长达两年半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对学习型社会的本质有了一个清晰认识:学习型社会应是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