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著名华裔作家哈金以其小说《战争垃圾》再度获得美国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来自中国东北的哈金在国内读完英语本科和硕士之后,他又继续留学美国攻读英语文学的博士学位。几经生活的艰难和创作的挫折,随着其长篇小说《等待》获得1999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哈金于是成为继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之后又一获得同类大奖的华裔作家,同时他也因此步入美国主流文学行列。迄今为止,哈金出版作品包括:诗集《于无声处》、《面对阴影》、《残骸》,短篇小说集《辞海》、《红旗下》、《新郎》,长篇小说《池塘里》、《等待》、《战争垃圾》。这些作品多…  相似文献   

2.
达森 《寻根》2012,(4):137-141
19世纪末,在欧洲的文化舞台上,活跃着一位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他频繁出入于欧洲外交界和文化界的沙龙,成为政治杂志的封面人物;他还用法文创作了多部作品,是第一个在西方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作家。在中学西传的历史上,辜鸿铭、林语堂也只能瞠乎其后。他就是晚清的外交官、曾朴的法文导师——陈季同。  相似文献   

3.
秘鲁著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历时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何处是天堂》(涌泉出版社出版)自今年3月20日在利马发行,首印40000册。小说的英文译本亦将于今年10月出版。《何处是天堂》是根据法国19世纪著名印象派画家高更及其外祖母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作者明确指出,因为是小说而非传记,所以历史事实仅仅只是依据,其余均为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弗洛拉·特里斯坦是《何处是天堂》中的女主人公。她1803年出生,其时秘鲁尚处于宗主国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弗洛拉·特里斯坦的父亲马里亚诺·特里斯坦便是一名出生于秘鲁的西班牙籍海军军官。马里亚…  相似文献   

4.
<正>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一生与遭禁相伴,人们知道劳伦斯多半缘于他那部出版伊始便因"黄过左拉"而遭禁的长篇小说《虹》和被誉为"邪恶里程碑"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然而时至今日,他已经成为在世界文学史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据统计,在英语语言中,劳伦斯是除莎士比亚之外被研究得最多的一位作家。他一生撰写了11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是与L.M.斯  相似文献   

5.
从1935年在《中学生》杂志发表《万县》到1959年《四川文学》发表《老三姐》,马识途文学完成从学生到革命家再到作家的创作嬗变。他早期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兼具小说、杂文,创作初期从西方小说以及中国古典小说和传奇中汲取营养,同时深受家乡四川民间艺人“摆龙门阵”手法的影响,具有“恋地情结”的地方性写作成为他最具标志性的个人风格。还原时代,溯及他与时代的“搏击”,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马识途早期作品的艺术变迁及其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正>文学界认为,"杜拉斯那富于传奇色彩的经历、惊世骇俗的叛逆性格使她成为一位令当代法国骄傲的作家和通往法国当代文化的一条重要通道"。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曾获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等奖项。杜拉斯从自身经历出发,将自己真实的爱情经历融进她的创作之中,其作品大都有其自身经历的映射。这些作品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一个13岁的男孩把他的老师为学校演出而创作的戏剧手稿藏了起来。他无意中保存的这部手稿竟是作家乔治·奥威尔写的一部著名的戏剧原稿。这出历史短剧名为《国王查理二世》,讲的是国王在他父亲被处决后逃亡法国的故事。这部手稿已于1988年12月15日在伦敦索思比拍卖。奥威尔的这出戏剧是1932年他在伦敦市区外海斯镇私立霍桑中学教书时创作的。后来在他的第一部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出版时,作者将名字由  相似文献   

8.
公元1755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根据有关资料,创作了著名的历史剧《中国孤儿》。同年,该剧在巴黎上演,轰动一时,至今仍是法国戏剧界的保留剧目。据考证,伏尔泰的剧本来源是中国元朝戏剧家纪君祥《赵氏孤儿》的法文译本,它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根据中国戏剧题材改编成的剧本。纪君祥是公元13世纪元朝的戏剧家,他写的杂剧《赵氏孤儿》参考了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所载:在孔子时的春秋时期,晋灵公的忠臣赵盾一家几百口人被奸臣诬陷杀害,只留下一个婴儿被同情者秘藏起来。20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杀掉…  相似文献   

9.
《恰特里夫人的情人》一书曾被看作是西方的《金瓶梅》,该书的作者 D.H.劳伦斯当年为该书得以出版颇费一番周折。因为劳伦斯写的巨著《虹》已于1915年在英国遭禁,于是他不得不通过关系把《恰》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版然后通过朋友把书寄往英美一些地方。一个月后,英国海关以“淫书”罪名明文禁止《恰》入境。这一禁却在英国、法国和  相似文献   

10.
中短篇小说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3-74
2011年上海本地作家(注:上海籍作家与在上海生活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总体态势是平稳中有突破。上海中短篇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创作态势,是因为上海有一批作家一直执著于中短篇小说创作。像滕肖澜、薛舒、朱晓琳、王小鹰等作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一直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力,如滕肖澜2011年创作了4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中篇《拈花一剑》(《上海文学》第4期)、中篇《大城小恋》(《收获》第3期)、短篇《正在害喜》(《江南》第5期)、短篇《天堂再见》(《作品》第4期);  相似文献   

11.
《中外文化交流》2014,(1):62-63
《中国当代流行文化》(英文版) 该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以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为起点,用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发展和流变,展示了中国人对于国际流行文化的开放胸怀。该书从流行文化的表层,探索了中国人30余年对于西方流行文化从一味追逐到淡定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赵氏孤儿》的西方改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 ,一部法国戏剧《中国孤儿》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上演 ,这部由孟华翻译、林兆华导演的剧作 ,就是当年伏尔泰取材于元杂剧《赵氏孤儿》所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把历史回溯几百年。 1689年 ,也就是清康熙三十七年 ,法国传教士马若瑟来到中国 ,学会了汉语 ,他将《赵氏孤儿》这部元代文学杰作译成了法语 ,寄给法国富尔蒙王室图书馆。该剧译本片段于 173 2年 2月发表在巴黎《水星杂志》上 ,全文则收入法国耶稣会会士杜赫尔德主编的《中国通志》(173 5 ) ,此乃中国戏曲在西方的首个译本。该书中 ,中国文学译本除了《赵氏孤儿》 ,还有《庄子休鼓…  相似文献   

13.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199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后共印刷11次。2005年此书准备再版,并增加了插图,于2006年1月出版。现本刊发表该书的《序》、《再版序》和《后记》,由此可以看到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请本刊读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现住成都的藏族作家阿来,是一系列获奖短篇小说的得主。他的最新力作《遥远的温泉》获“2002年全国最佳30篇小说奖”;其法译本即将面世。1998年出版的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中国最高学奖——茅盾学奖。2002年根据《尘埃落定》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也在全国轰动一时。《尘埃落定》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是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姓波波夫,一生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特写。他是高尔基的好友。列宁对他很尊重,1920年曾给他写信说:“我很愿意告诉您,工人和我们大家是多么需要您的作品。”长篇小说《铁流》是他的代表作,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1931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将此书译成中文,由鲁迅亲自校编出版。鲁迅先生说这部小说写的是“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认为绥拉菲莫维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见《鲁迅译文集》第八卷283页)。现将绥拉菲莫维奇的孙女伊斯克拉·波波娃的一篇回忆文章介绍给读者,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作家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儒勒·凡尔纳创作了八十余部长篇或中篇小说,发表了许多大部头通俗读物,例如:《法国及其殖民地插图地理》(1868年)、《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1878年)、《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883年)等。他自己单独或与人合作创作了十五部剧作并得到上演。从他的头三部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和《从地球到月  相似文献   

17.
晓雪是著名的白族诗人、评论家、散文家。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晓雪选集》,涵盖了他在诗歌、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的主要作品,展现了晓雪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的巨大成就,也让我们可以集中地进入这位吸纳着他故乡苍山洱海的乳汁和新中国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演的法国当代喜剧《居里夫妇》1999年4月16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与观众见面的多半年来,这出戏已进行了三轮四十场演出。以喜剧形式出现在舞台上的居里夫妇的形象,不仅在该剧中引起了中国普通观众的兴趣,同时,在知识界。戏剧评论界也备受关注。《居里夫妇》原名《舒兹先生的勋章》,是法国作家让·诺埃尔·芬维克创作的。芬维克大学时学习现代文学,后当过记者,做过广告设计,也写咖啡喜剧,并为法国著名独角喜剧演员Coluche导演喜剧小品,1988年成为专业作家《居里夫妇》989年9月首演于巴黎的马居罕剧院,1990年获得…  相似文献   

19.
1945年,钱钟书摒挡一切,躲在上海的小阁楼里,以每天五百字的精雕细琢创作他的长篇小说《围城》。这时的钱钟书,年方37岁,已经出版过一册自费印行的旧体诗集,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出当世文人的诸多窘状,对混沌人世的悲观锉杀不尽他善噱多趣的情性,虽然在方鸿渐的侃侃而谈中不难发现钱钟书的影子,但是,冰雪聪明的钱钟书在他尚未进入“不惑”之年的生命阅历里,却冷静地嘲讽了他所熟悉的生活。《围城》诚然不朽,却成了钱钟书小说创作的“绝笔”,以作者熟悉的中国文化学术…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波兰著名作家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诞生100周年和逝世35周年。波兰议会宣布此年为“贡布罗维奇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他载入“对具有全世界意义的名人和特别重大事件”举行周年纪念活动的权威名册。在这一年中,波兰和世界各国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在中国,《世界文学》在这一年第三期发表了贡布罗维奇的3个短篇小说和日记片断,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费尔迪杜凯》和第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