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海外为基地的,而日本在其中所占的地位尤为显著。在日本,孙中山一方面广泛结交朝野人士,以争取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对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有这一切都表现了孙中山的日本情结。这种日本情结虽然有局限和不足,但表明了孙中山的宽广胸怀。孙中山与日本人士的交往扩大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而使中国民主革命带有一定的国际性。孙中山的日本情结表明他既是一位民族主义者,又是一位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1866—1925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和思想家.孙中山是二十世纪初叶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他在教育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总结和研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孙中山这位伟大人物的认识,而且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位优秀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为在中国实现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屈不挠地奋斗毕生。尤其是他的经济思想,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一份非常珍贵的遗产。一、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伟大贡献我们之所以说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是中国近代一份珍贵的经济思想遗产,主要是因为孙中  相似文献   

4.
民主思想是孙中山整个革命思想体系的精髓。这一思想是孙中山在充分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民本思想和欧美民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内实际状况而确立起来的。这一思想在指导孙中山等革命派进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完善,包含着革命程序、地方自治、五权宪法、权能分治等内容,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的理论指南之一。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民主建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列宁曾高度赞扬孙中山使中国人民“从酣(han)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而且“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本主义的统治遭到破坏”。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孙中山:“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卓越的先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把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其中有关中国教育的思想则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浅述。一、孙中山的教育思想萌发于革命之中孙中山先生幼年因贫失学,十岁才入村塾读书。在村塾中,他对于当时所学的内容及老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为振兴中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本文拟探讨孙中山维护祖国统一的实践和理论,分析孙中山祖国统一观的特点,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位民主革命先行者的认识。回顾孙中山为祖国统一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及其建立的伟大功绩,不仅彪炳于中国近代史册,当时在世界上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当年就曾以莫大的热情关注、肯定和赞助了孙中山及其革命事业,并在许多文章里进行了论述。今天,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孙中山的时候,重温列宁的这些论述,回顾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倍感列宁论述的正确。一、“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孙中山是亚洲先进力量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赋予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以比较完整的意义,成为民主革命的标志。在民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出了关于建立民主共和国政体的一些设想。”五权宪法”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是他在二十世纪初,在领导反对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创立的关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理论。最初是在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讲演时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了在中国建立起民主共和制,他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思想。他的民主思想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对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博大精深。本文试图就他的公仆意识进行一下粗浅地探讨,以求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一、孙中山的公仆意识,来源于“权能分治”学说 “仆姓孙,名文”。这是孙中山先生早年自传的第一句话。后来,他身为大总统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五年,孙中山组建了中国同盟会,该会的政纲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同年十一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从同盟会纲领的确立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2.
刘玉青 《培训与研究》2010,27(3):58-59,63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的思想和主张对近代中国有着重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孙中山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他的三民主义学说的研究、社会变革思想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近十年来孙中山研究是比较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的思想和主张对近代中国有着重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孙中山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他的三民主义学说的研究、社会变革思想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近十年来孙中山研究是比较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行动纲领。其中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兴办实业和发展教育四个方面。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体现了孙中山社会发展思想的前瞻性,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践行科学发展观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家,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辛亥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家,孙中山虽创造了一套社会革命理论,并以之指导革命,但他在革命对象、领导力量和革命动力以及其革命程序论都存在着局限性,对辛亥革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革命程度及革命影响大打折扣,并论述了其社会革命理论的局限性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作为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他的教育思想是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从中国民主革命的需要出发,在革命实践中,向西方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教育思想述评华东师范大学金林祥孙中山(1866-1925)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和思想家。在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中,他以一个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敏锐、思想家的深沉,始终关注教育问题。他曾亲自创办学校,为学生讲课,对一些...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他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旗帜。而民族主义又是三民主义的灵魂。本文仅就民族主义的渊源和演进过程、孙中山提出“革命排满”和“民族自决自治”的是非以及民族主义的现代意义几个方面,做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他结合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为其独有的政治思想,包括:关于民主革命、关于民国政治体制、关于民主建设过程、关于政党等方面。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对于近代民主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对于中国民主政治体制的设计和构想、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作为孙中山追随者的宋教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贡献、及其有关民主革命的思想理论,都不可能与孙中山相比。但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是否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要高于他的追随者?这就必须进行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本文试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上,即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出临时大总统、至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遇刺的一年中,将孙中山和宋教仁及其政治主张作一个比较,以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