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西藏除外),结合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各地区的自主创新、省际之间的技术溢出以及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构造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因素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西部地区的空间效应最为明显.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因素看,中国经济增长仍主要靠对劳动力以及资本的投入拉动;一个地区对R&D的投入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通过技术溢出显著影响与其地理位置邻近的地区的经济增长,且该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将越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梁涵  姜玲 《软科学》2013,27(1):50-55
构建了一个包括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空间资源三个投入要素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城市经济增长的规模经济来自于未补偿的知识溢出效应,并假设这种溢出效应以外部性作用于资本要素,构建计量分析模型,引入区位因素虚拟变量,针对沿海—内地两大地带之间和内部分成三种观察组,分析了城市经济在包含区位因素下的增长机制。结论为:2004~2005年间中国城市经济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增长阶段;城市经济地带性差异显著;水陆口岸对于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航空口岸具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3.
段德忠  杨凡  胡璇 《科研管理》2020,41(6):90-97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2001-2015年专利转移记录,本文对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2001-2015年,中国技术转移在城市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由多极格局向一超多强格局演进,长三角是中国技术转移最为活跃和频繁的区域;(2)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技术转移服务于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突显,2001-2015年,中国城市技术经济发展路径经历了由集聚经济向扩散经济转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283个地级市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城市经济增长效率和公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增长效率和公平的空间外溢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效率既有城市内的促进作用又有城市间积极的空间外溢效应,且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城市的创新水平来提高城市经济增长效率;数字经济拉大了城市内收入差距,但其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缩小城市间收入差距。研究结论对统筹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各地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应破除“地方本位”思想,为数字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使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并分解中国主要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TFP),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主要城市绿色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认为前沿技术进步是绿色TFP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却比较滞后;城市绿色TFP显示出较大的地区差异,存在空间溢出;其中研发投入对绿色TFP的增长不仅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明显的本地促进效应。人力资本对于绿色TFP的增长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构建城市群包容性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47个成员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大部分城市处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高水平协调或者低水平协调组.最后,提出提高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盈之  朱依曦  孙剑 《科研管理》2010,31(6):105-112
摘要:本文在运用指标评价法测度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将知识存量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引入经济增长模型,综合考虑空间地理距离、接收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地方环境等因素构建空间扩展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省域间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省域间存在知识溢出,且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门槛假说成立,知识溢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受到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吸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创新增长与空间整合理论,通过构建包含“创新投入+空间分割→创新收益/增长”机制的内生创新增长模型,从综合视角探讨了创新投入、空间分割影响创新增长分异的理论机制。理论结果表明:较高的创新成本阻碍创新增长;较低的产品空间分割程度、较高的技术空间溢出程度有利于创新增长。实证研究发现:创新的积累对于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而创新成本对于创新增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增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全国层面,产品市场分割程度制约创新增长,本地市场规模对于创新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区域层面,产品市场分割程度、本地市场规模对于东部和西部区域创新增长的影响呈现分化现象,实证分析有效验证了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农产品质量认证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利用2010—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空间维度实证检验农产品质量认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31个省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地理上具有空间相关性;农产品质量认证对农业经济增长同时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传统的OLS模型扩大农产品质量认证的直接影响力,而忽略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溢出效应.提出建议如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以共享平台为助推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以政策制度为保障明确农业发展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地理视角,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探索了我国31个省市(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并建立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劳动力、资本存量与第二产业产值的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部分省市间具有正向相关性,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下降,能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下降。此外,研究还发现空间误差模型弥补了普通回归分析可能存在的缺陷,更适合进行分析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