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思考缘于屡次遭遇到的尴尬:每次参加教学教研活动,不管是省级、市级、县级,都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们似乎特别钟情于听几节展示课,而一旦到了专家点评、讲座阶段,他们便“心有灵犀”般地“群体”缺席。原先座无虚席的会场,顷刻间只留下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而只有这些留下的人或许会给主办方带来些许安慰)。此情此景,甚是尴尬。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吹大江南北,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我们贫困山区的学校教育却承载着改革带来的民工潮的尴尬.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子女交给他们年迈体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于是这群不谙世事、没有真正体验到父慈母爱的孩子,便早早飞出了家庭的"巢",成为了山区学校一群特殊的"空巢生",成为了一颗颗没有光芒的、不被人重视的星星.  相似文献   

3.
原生的苹果靓丽、味美,富有营养,而加工厂把苹果加工成果酱、果脯或果干之时,把其中的维生素C提炼出来.营养价值高的"维c"因为这种"超前"的做法而失去了原来的新鲜色彩和甜美滋味,让多数人不愿吃而废弃,成为营养吸收的一道尴尬门槛.这情形很多人遇到过,当然包括每一位育人者,可在教育实践中却任由许多"超前"的尴尬豁然呈现.看看自己周围,难道不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难堪的 事。"自嘲",可使人摆脱窘迫和尴尬, 已成为现代人平息风波、平衡自我的 良药。在这方面,前人的自嘲诗给我 们留下了诸多的范例,现辑录如下: 借自嘲以解围。古代有位书生 叫詹义,173岁才考中秀才,不久就来 了一位媒人给他提亲。尴尬的他自嘲 道:"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 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上发生意外事件,常常让人感到十分尴尬与恼火。一次偶然机会,我将一个课堂意外转化为珍贵的教学资源,生成教学亮点,在学生心中留下了难忘印象。【课例回放】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我按照预设的教案讲得头头是道,突然留守学生张帆高喊起来:"我的生活费怎么少了一百元?"这时,教室里彻  相似文献   

6.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与"性"有关的各种问题.对此,很多家长显得嘴笨舌拙,尴尬窘迫,于是各种错误的信息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记忆.那么,面对孩子与"性"有关的各种疑问,家长应该如何科学而正确地回答呢?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研究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失真"现象呢?课堂变成执行教案的过程.究其课堂教学"失真"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本身忽略了课堂教学真实本色的展现.而新课程中备受关注的"动态生成"的理念却恰恰追求了课堂这种真实本色的回归.那如何关注生成,还课堂一个真实本色呢?一、教学设计:在简单中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我以为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要通过"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二、教学过程:印时探底,步步推进.我们不仅要在课前充分估计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还要在课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探底,以便随时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实现教学的自如化.三、课堂生成:把握"尴尬",呈现精彩.当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时,就需要教师能直面尴尬,冷静思考,巧妙地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  相似文献   

8.
晕书综合症     
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本书"作了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由一般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答复,大多是年龄不大的人给的: "我一看书就头晕."为了健康而不读书,更是理由十足.  相似文献   

9.
提升到假话的"高度"--从"杨朔散文模式"看假话作文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霆 《天津教育》2002,(7):82-83
孩子的率真、坦诚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说"童言无忌",也往往是在孩子们无意间给成人带来尴尬的时候使用.所以有人会全身心地热爱孩子的真,譬如丰子恺,在他著名的散文<给我的孩子们>中说:"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肝胆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这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  相似文献   

10.
读过<孔乙己>的人都知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作者通过独特的肖像描写,为我们在孔乙己一出场的时候,便勾勒出其独特而又尴尬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在鲁镇这个小世界中,他既不属于"短衣帮"也不属于"穿长衫"者,而又与"短衣帮"与"穿长衫"者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种独特的"边缘化"和"异类"身份是他悲剧命运的重要因为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幼儿园缺乏幽默感教学的成因 幽默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一种心理反应.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力量,它是人类智慧火花艺术的闪现.具有幽默感的人到处受欢迎,他可以化解许多人际交往的冲突或尴尬的情境,从而使人怒气难生、化为豁达,亦可带给别人快乐.  相似文献   

12.
班级要组织野外旅行,"我爸"主动去帮忙陪伴。他带头唱起有趣的歌儿,还装扮成采矿者带"我们"一起淘金;虽然一度让我很担心、很尴尬,但却得到了杰德那样的想从生活中获得最大乐趣的好伙伴的欣赏。"我们"不仅淘到了金,更淘到了难忘的乐趣。让人担心尴尬的"爸爸",其实就是金子,像钻石一般闪闪发光。当我们  相似文献   

13.
Ⅰ.即兴表演教学"世界的宗教" 由一位同学扮演维吾尔族人到一位北京人家里做客,另一位同学扮演接待这位客人的北京人,看看这位扮演北京人的同学在以常有的方式接待维吾尔族朋友时会发生哪些尴尬的事情.(请从握手、递茶和准备丰盛午饭三方面进行表演)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大法师在深山修炼了三十年,终于修成"移山术".在他走出深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向人们展示三十年的修炼成果,这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大法师面向大山,席地而坐,口中反复念叨着一句话:"山过来,山过来……"大山纹丝不动. 到了中午,一些人大呼上当,纷纷散去. 而大法师只顾继续念叨着:"山过来,山过来……"到了晚上,只留下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而山仍岿然不动. 终于,大法师站了起来,他对周围仅有的几个人说:"好了,现在我要展示三十年‘移山大法’的精髓了."说完,便一步步庄严地向大山走去.留下的人大喜,虔诚地跟随在大法师的后面.等走到大山跟前,大法师忽然回头问道:"现在山过来了吧?"后面的人面面相觑,哭笑不得地问:"这就是您修炼了三十年的‘移山大法’?"大法师说:"对,这就是我三十年修炼悟出的道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相似文献   

15.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以灵动的语言实践.促进学生的语言内化、外显与精神同构共生,建构了"活"而"实"的课堂,其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贪官悔恨诗     
古往今来的贪官以恶劣的行径走上自绝之路,他们留下的悔恨诗往往促人警醒.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所有罪犯在站到绞刑架下时,都会成为劝人为善者."  相似文献   

17.
①"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从容,大概是每一个世俗中的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了。但事实上,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山野村夫,抑或是文人雅士,甚至是黄口小儿,你都不可能不遭遇尴尬。②语文课上,面对十几位听课老师,自认为语文水平不低的你毫不含糊地把"尴尬"二字读成"监介",引得众人哄笑不止,不亦尴尬?前面有一个人,好像你大哥。做小妹的你飞步赶上去,大大咧咧向那人肩上一拍,还伴随一声挺潇洒的"嗨--",却看到了一张陌生而愤怒的脸,不亦尴尬?③长途客车上,你实在不能容忍十五六岁的少年对身边站着的八旬老妪的熟视无睹而加以斥责时,却换来了老妪气冲冲的一句:"他是我孙子,少管闲事!"不亦尴  相似文献   

18.
与人交往,说话必不可少,会说话的人不仅使沟通顺畅,还能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可是,有些人偏偏不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要么语气过重,要么趾高气扬,要么胡乱猜忌,致使沟通处于尴尬的局面。说话时,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忌"生硬兼备"王跃明是初二(3)班的班长。有一次,学校搞大扫除,他发现教室门后面的地没有拖,角落里还有很多纸屑。王跃明转过身,声色俱厉地说:"这里是谁负责呀?怎么没有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毫无疑问,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世纪初五四运动时打出"科学"大旗,到新世纪前夕"科教兴国"成为基本国策,科学在中国的生命力日益旺盛,这是国家的幸事、民族的幸事.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事物厌烦或遭到挫折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满情绪和态度.学生的"逆反"现象在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以致使历史教学有时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笔者在近十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逆反"现象的出现主要不在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因素,而是在于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