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练红兰 《考试周刊》2013,(10):129-129
<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他才会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会乐学、勤学。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反之,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下面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想教好语文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兴趣,有些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于山,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在哪些方面有问题,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有侧重点了。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自主积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强迫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摆到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为此,本文特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朱凯燕 《考试周刊》2008,(48):223-224
高中生物的遗传是生物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此部分的学习一直倍感吃力,如果我们教师能深入研究,教法得当,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轻松很多,而且还会很感兴趣。对此,我深有体会。我在讲授遗传规律时,就所教内容对在抓好"双基"的同时,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等方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师更要将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到首要位置,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的学不会感到吃力,教师的教也会变得格外轻松。兴趣的建立不是"呼之欲出"的,它也要依托于一种方法。一、投其所好,生动组织,以情景之"趣"作文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投学生所好,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提出来,与课堂中所接触的语文知识相联系。这样一来,就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增强了知识的亲和力,不会让学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得其潜力主动开掘。这样的话,老师就可以教得轻松,学生也可以学得愉快,教学成绩自然会有大幅度提高。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教学又是阅渎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最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此,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那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一件十分枯燥和繁琐的工作,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方法,积极引导他们寻找规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自主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小学拼音是简单、枯燥、抽象的符号。刚入学的小学生年龄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持久性、稳定性较差,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作为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通过情境图、讲故事、做游戏、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拼音是一种轻松、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陈泽英 《课外阅读》2011,(10):160-161
心理学研究认为,富有兴趣的事情,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思维。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也说:“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更是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怎样才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尤其是怎样激发一大部分认为语文课不重要,只要学好数理化就行的学生的兴趣呢?从教近二十年,当自以为到会教了的时候却愈发感到“培养兴趣”难,“培养浓厚的兴趣”更难。所以时有尝试,偶有所得。  相似文献   

10.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这部分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缺乏学习热情,没有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新的教育理论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后进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心理带有情感的倾向性,这就决定了兴趣这一要素在本阶段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乐学情趣,创设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主地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现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每位生物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老师感兴趣,那么他就会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而在我省落后的教育现状下,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在历史课上,他们喜欢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英雄故事.教师授课时应该紧抓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历史学好.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本身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尤其是语文这门课程,更需要一点一滴的日积月累并持之以恒。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件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大事。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特点。低年级语文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低年级语文的基础扎实与否,决定了学生对语文学习掌握的程度。为什么有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有的却很困难。学好语文也有什么法宝吗?——"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心"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马天宏 《成才之路》2012,(34):88-88
现在小学的数学教材中有些内容很抽象,这就造成了很多困难,使学生学才时感到很吃力。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从学生的兴趣方面出发。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地听讲,把老师教的知识都能记在心中,跟上老师的节奏,进而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们主动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某项活动,是兴趣使然。具体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也是如此,教师要想让学生热爱数学学习,并且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就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然而,数学这门学科集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于一身,常使学生感到学起来困难重重,而且,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也证明,当前的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愈发降低,这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如何更好地激发、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9.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如何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蕴含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缺乏兴趣,总认为语文枯燥无味,学习起来感到厌倦,甚至产生逃学、厌学、弃学的不良行为。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把这种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