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琳 《军事记者》2007,(2):F0002-F0002
隆冬时节,北国边陲大雪纷飞,沈阳军区司令部某新兵营里却温暖如春。带兵干部和骨干既在训练上严格要求新兵,又在生活上给予真诚关爱,使他们愉快迈好军营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今年新兵新训期间.笔者组织单位电视宣传报道组全程跟踪新兵3个月新训过程.着眼新训任务重、工作头绪多、新兵思想变化大等特点,积极探索体验式、跟随式、介入式等鲜活的报道手段。深入采拍了一些兵味浓郁、军营气息强的电视稿件,连续在央视播发8条电视新闻和专题片。新战士们收看后反响热烈,有效激发了大家砺壮志、强技能、矢志打赢的新训热情。笔者对基层部队怎样让电视宣传报道“活起来”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当年的狂想     
军营多奇才。我从新兵班刚下到老兵班的时候,看见窗台上摆着一只鹰,以为是标本,仔细一看,才发现是金属的,且底座是炮弹的底火,原来是班里的老兵用炮弹皮自己做的。而据说他的制作工具仅仅是半截钢锯条,制作时间也不过是短短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4.
他,一位新闻战线上刚刚起步的“新兵”,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采写的稿件先后有230余篇被军内外30多家新闻单位采用。5次被部队评为优秀通讯员,一次荣立三等功,最近又被兵种评为“两用人才先进个人”。他就是驻河南洛宁县某部南京籍战士童金德。 1986年冬,小童怀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从风光秀丽的紫金山麓走进了豫西山沟的军营,当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车驾驶员,火热的军营生活,深深地感染着、激奋着他。工作之余,渐渐地萌发了用手中的笔讴歌军营的新人新事,讴歌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在部队开  相似文献   

5.
近日,王琭创作的第二部军营漫画集《新兵阿宝》一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炮兵学院南京分院2005级学员、青年漫画家王琭新近创作的300余幅军营漫画精品,这是王琭出版的第四部个人漫画专集。生于1986年12月的王琭是山东省漫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协会会员。被军区授予“首届十大青年成才标兵”荣誉称号,多次评为“优秀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1982年10月。胶东大地的军营里,又多了一名新战士。新兵连里,17岁的韩文友是全连年纪最小,个头最矮的一个。可凭着他字好会画,硬是“挤”掉了一群大个兵,以原“内定”的农场兵调整到汽车连去当文书苗子培养。司训队的指导员“慧眼识才”,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06,(3):68-68
发现培养新闻后备人才本刊讯函授学员李洪房报道:新疆军区某部注重发现培养新闻后备人才,新兵一到部队,他们就让新闻干事进行调查摸底。针对今年新兵学历高、有写作特长的多的实际,精心挑选一批文笔好、肯吃苦、热爱新闻报道的新战士组成报道组,并开办了《新训简报》,给他们提供练笔的舞台,定期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此外,还积极鼓励他们报学军报函授,所需学费自己出一半、政治机关给报销一半,并规定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两篇作品以上报销全部学费。某基地选拔新兵报道骨干本刊讯匡勇、左振祥报道:沈阳军区某基地今年从新兵中挑选出20余名文…  相似文献   

8.
17年前,我告别家乡亲人,入伍来到胶东半岛的一座军营。17年来的军旅之路,使我记忆最深、受益最大的是当新兵时担当连队的办报员。是她──黑板报,培养我成了一名先后在各级报刊、电台用稿千余篇,被《前卫报》等多家新闻单位聘请为特约记者的通讯员。  相似文献   

9.
秦登 《军事记者》2011,(9):71-71
一年前我走进了军营,立志要当个拿笔杆子的兵。然而,部队的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爱好写作的我没能如愿成为军营小记者,却被分到了炮兵连队,成为一名炮兵。新兵3个月,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体能训练总是拖全班后腿,成了新兵连的“秤砣”。当兵前的梦想与自信心被部队繁重的训练和紧张有序的生活撞击着,使我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0.
9月上旬,由空降兵某师政治部副主任崔伟撰写的《部队工作妙语集锦》一书由蓝天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崔伟自去年以来出版的第二本书。  崔伟,1978年12月入伍。当新兵时,他被火热的军营生活所感染,于是便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拿起了笔,开始讴歌绿色的军营。由于他在《空军报》发表了一篇稿子,新兵下连时,被调到报道组当报道员。他采写的《病号饭不等于鸡蛋面》一文上了《空军报》的头版头条,并被《解放军报》评为优质稿。后来他因为新闻报道成绩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干部。在当报道员的过程中,使他养成了勤学习,勤收集,勤动脑,勤…  相似文献   

11.
读杜甫的《后出塞·其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目光顿时停留在一面旗上。诗写一个新兵初入军营时的见闻观感,在傍晚的营地,这面大旗能首先进入视界,可见位置的显要。前人边塞诗里多有旗帜入诗,如盛唐人皇甫冉的"旗鼓军威重"(《送客》),把旗帜、战鼓与军威相连,可谓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份,河南籍200多名适龄青年从漯河、郑州等地入伍,来到了沈阳军区某部,从新战士走下列车的那刻起,军中镜头就对准了他们。如今入营有5个多月的他们对军营感受如何?自己又有多大变化?近日,笔者在沈阳军区某部看到,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报道:前不久,笔者见到空降兵某部新兵孙新龙正在打电话与昔日网友告别,并告诉网友不能去收“电子邮件”。这是该部及时对新兵进行网络教育,保密教育的结果。据调查,某连新战士中有85%的人在家经常上网,且网迷较多,其中有一名辽宁籍新兵在家曾是网吧管理员。到部队后,这些新兵迫切希望能和网友聊聊天,有的新兵曾多次问班长什么时候可以带他们去上网,还有的新兵曾私自到公话厅问部队附近有没有网吧。该直属队党委了解到这一现象后及时对新兵进行了一次网络教育,给他们讲部队的规定,以及上网易泄密,如沉浸在网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4.
他们生在信息时代.长于网络世界。他们独立、奔放、活跃、灵敏.面对严格的纪律、紧张的生活、艰苦的训练、亲密的战友,他们有沮丧、有高兴、有哭泣、有欢笑。2011年的新兵在成长!请跟随本报记者的镜头一同见证这群入营第一周的新兵生活.期待着他们早日成长为合格的革命军人。  相似文献   

15.
1980年12月初,我刚从连队抽到营部报道组不久,得知军分区新兵连准备请三连的优秀老战士张秀岭给新战士讲如何端正入伍动机的作会。当时正值新兵初入军营,老战士现身说法教育意义大。我发现这是一条“活鱼”。谁知这一天却下起了大雪,气温降至一10C。可为了及时抓住这条“鲜鱼”,我顾不得寒冷,骑自行车跑了30多里,来到分区教导队新兵连。我像新兵一样,坐在台下从头听到尾,下午又参加了新兵的讨论,晚上连夜赶写出《许昌军分区新兵连请优秀义务兵讲切身体会》一稿,第二天用快件发往原武汉军区《战斗报》社。12月9日,稿件被刊登在…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06,(3):69-71
新疆军区某团为新兵开设健美课本报讯王怀雁函授学员陈智文报道:新疆军区某团为新兵开设健美课,极大促进了军事体能训练的热情。健美教练由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的高荣亮连长担任,教练助理由已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新兵张刚担任。他们邀请驻地高校的健美专家来团讲授理论知识,为新兵订阅《健与美》杂志,把健美运动的规律灵活运用到军事体能训练的各项课目中。他们隔日交叉进行力量训练和肌肉训练,比每日训练的增长率要高出40%;他们把准备活动和放松调整摆在与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总结出“拍、按、搓、踩、压、揉”等6种方法,减少肌肉疼痛,防止训…  相似文献   

17.
王本文 《大观周刊》2011,(28):160-16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鲜明印记。当前,军营里的90后逐步增多,他们具有新时期年轻人独特的心理特点,在军营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也容易引发诸多的心理问题与矛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其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18.
我学写新闻     
记得1988年当新兵那阵子,见到许多老兵搞起函授,班长啃起了法律书本,还写得一手好字,我羡慕不已。正课时间紧张的训练,课余时间刻苦的学习,生活充满着节奏感.我觉得军营里的人们有一种竞争意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也搞起了函授,自费订阅《新闻爱好者》和《新闻与成才》,我只有初中文化,学习起来自然很吃力,一边学习一边看着报上别人的佳作出神,对报上的“常客”佩服得五体投地,看多了,逐渐摸到了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12,(2):2-4,73
新年伊始,解放军报社组织的“新春走军营”活动就拉开了帷幕。30多名记者奔赴天南地北的座座军营采写了大量充满“兵味儿”的亲历式新闻报道,受到了读者普遍好评。这里展现的是部分记者“走军营”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蒋守昌 《军事记者》2012,(12):36-3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的一贯指导方针,是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目标体现,也是部队媒体新兵训练报道的具体要求。去年以来,《人民前线报》开设"我们的新兵连"专版,在"三贴近"中搞好新兵入伍训练报道,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突出价值引领,为新兵成长进行思想导航刚刚进入军营的新战士,正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