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邮九问     
我至今也没有成为一名集邮家。但如影随形的邮缘,却伴随我一生。好像月老还有一根邮缘红绳,拴住了我的双脚。剪不断,理还乱。要梳理我的邮缘历程,真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所以《集邮博览》所设的"集邮九问"栏目的九问,总是与我对不上号。这也是我迟迟写不出这个答题的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2.
問花 九人行     
《收藏》2016,(3)
正第一季梅花·怀古乙未孟冬"问花"是少俨多年来坚持推出的学术栏目。自去年开始,与《收藏》合作推出,至今年拓展为九人。问是一种精神,一种思考,是人花之间的互动与意会。古人说"花亦解语",人解花否?中国哲学里的"物我两忘",其实是"物我相融,天人合一"。在这个意义上讲,问花其实是问自己。从本期开始,"问花·九人行"栏目首先推出"问梅"。梅花为四君子之首,其意象格调深受北宋文人影响。林和靖的《山园小梅》清冷幽  相似文献   

3.
黄文秀 《上海集邮》2003,(11):44-46
本刊2000年《上海集邮》第9期,载曹国星《"处"字日戳的探讨》一文,对朱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中将"处"字戳定义为代办所的早期日戳提出质疑,我赞同曹氏的看法。我认为:朱氏误解了新中国建立初期邮政局所名称的性质,他没有认识营业所这个自办邮政机构与代办所这个委办邮政机构的区分。代办所或其他名称的委办邮政机构在清末、民国时期就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名称早于营业处或邮政所,邮政营业所的名称则早于邮政所。因此,朱氏书中的错误必须纠正。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母亲经常给我讲的故事就是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如何保护"密电码",以后看了一部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更是加深了我对"密电码"的认识。长大后听到的第一个关于"密电码"的笑话是"钱多、好赚、人傻、快来"。作  相似文献   

5.
集邮九问     
当我收到《集邮博览》采编部关于"集邮九问"的约稿时,大感意外,2009年在这一栏目作文章的都是集邮名家,而我只是一名"草根"集邮者,没有突出的成绩,与他们的距离实在很大,而且,可说的内容不多。但盛情难却,便从一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邮话     
贝多芬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西方音乐大师了。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的工部交响乐团的演出节目单上就有贝多芬的名作。新中国10周年诞辰之际,在新建的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典演出,就有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的"欢乐颂"。而2008年发行的"外国音乐家"邮票中,我们再次和贝多芬谋面;邮票背景上的乐谱恰是中国人熟知的"欢乐  相似文献   

7.
第九组:高山冻原 2007年8月28日,美国邮政发行“北美大自然”系列第九组一美国落基山《高山冻原》邮票,展示了落基山国家公园夏季的景色和24种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09年第1期《毛泽东肖像邮票上的邮戳》一文,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伟人肖像邮票的盖销事宜。此后在"文革"时期邮政部门更有"贴用文12《毛主席去安源》邮票不予盖销"的通知。其实,1949年华东邮政管理总局就曾有关于贴用毛泽东肖像邮票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近时期,个别媒体对非邮品作了许多关于"邮票"的宣传,如2006年9月14日某报以《中国邮政发行首部彩色金银邮票》为题作了第一次报道,9月19日该报以《首部彩色金银邮票非涨不可》作了第二次报道,9月21日该报以《专家指出:一定会大幅升值》对"金银邮票"作了第三次报道,9月26日该报又以《金银邮票增值大揭密》作了第四次报道。2007年11月5日,某报以《6.33米超长奥运邮票在我市首发》为题作了第一次报道,11月  相似文献   

10.
左鹏 《集邮博览》2013,(5):22-23
不久前,我整理杂志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1993年第1期《集邮博览》(题图),看完第34页"读者之声"后,感触颇深,20年前读者的建议居然大多梦想成真,那些读者真不愧为《集邮博览》上的预言家。  相似文献   

11.
有的人喜欢张扬,有的人更愿意低调处世,网上流传着一句很雷人的低调宣言"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很低调"。夏明鉴是一个连调儿都没有的人。本刊请他做客《九问》栏目,他推了半年才答应,再次打电话约请采访他,  相似文献   

12.
看过2001年第六期《中国钓鱼》杂志,反复细读了车风书老先生的文章《我实现了无铅垂钓》,看到了他的做法,听到了他的呼声。这呼声宛如一声惊雷,让我警醒,让我多问了一个为什么:那些被我们钓鱼人抛到水中的铅坠都到哪儿去了呢?也许有一天,其中的一些会以不同方式摆在我们眼前,甚至摆上我们的餐桌。  相似文献   

13.
三、社会报刊上的集邮漫画我国的漫画创作起步时间较晚,清末民初方见端倪,直到1925年随着丰子恺(1898-1975,图47)在上海《文学周报》上画作的发表及郑振铎《子恺漫画集序》见刊《小说月报》(图48),始有汉语"漫画"之专称并开始在国内流行。中华邮政1945年元旦发行的专印军邮邮票采用的战地邮递图案(图49),其原图作者即丰子恺。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中国钓鱼》杂志2011年第九期发表了我写的文章《云竹湖钓草鱼方法》一文后,我这个无名小卒被逼上了前台,有了点小名气。其实文章所写内容,都是我失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答棋迷问     
提问:贵刊在2006年第九期“棋艺茶室”栏目刊登了国家级裁判霍文会老师的文章《棋例改革面面观②》,其中对左图的判罚我不理解(因为我想学习象棋竞赛规则),文章最后说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2008年第4期刊登了题为《古雅书风楷之韵》的评论《中国古代书法—楷书》极限片的文章。该文说中国集邮总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书法—楷书》极限片。其中后3枚邮票分别为"雁塔圣教序""颜勤礼碑""玄秘塔碑"。中国集邮总公司制作的此  相似文献   

17.
金培 《集邮博览》2014,(8):44-46
正拜读《集邮博览》2012年第11期刊登的《企业贺年有奖片不都叫金卡》(以下简称"叫金卡")之后,笔者认为,其中有关企业金卡的若干说法不太确切,现根据所见资料谈谈自己的见解。一、关于企业金卡的起源"叫金卡"称:"当年在筹印1993年贺年有奖片时,中国邮政广告公司(以下简称中邮公司)联系了15家获得国家金奖产品的企业,在贺年有奖片背面加印广告。由于这些企业的产品都获得了国家金奖,所以在广告图的下方印上一行文字—贺年(有奖)明信片企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2月2日,在第九届蒙特卡洛"新一代"国际青少年杂技赛场上,安徽杂技健儿奋力拼搏,表演的《鸟巢·蹬椅子》从众多优秀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喜获金奖。这是安徽省杂技团首次在该重要赛事上获得金奖。《鸟巢·蹬椅子》喜获第九届蒙特卡洛"新一代"国际青少年杂技比赛金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第3期《集邮博览》刊登邱显瑞先生的文章《邮资门票那面为正面?》2009年第10期又刊登徐成宝先生的《也议邮资门票哪面为正面》,邱先生认为"邮资门票的正面应该是门票主图一面,邮资图一面为反面",徐先生则持反对意见。我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第二期《集邮博览》刊登了黑龙江邱显瑞邮友《质疑大连海事大学原地邮局》。对笔者在2009年第9期发表的《大连海事大学原地邮局考》中,关于大连海事大学原地邮局考证一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以试投的两封信上的落地戳为依据,断定"应该确定凌水邮政所负责大连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