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假求职地图——武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通常被称为“武汉三镇“,“三镇“指的是武昌、汉口、汉阳这三块被长江和汉江隔开的地方。汉口是武汉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区,也是华中地区商品集散的中心;武昌是武汉高等学府集中的文化区,是武汉现代城市文化的体现;汉阳则是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开发区,凸现着武汉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武汉文化研究所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新近成立的当代武汉文化研究机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汪华教授任所长。研究所以开拓当代武汉文化研究,展示区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本在客观分析武汉食品工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其它食品工业发达城市和地区的比较,科学而又准确地提出了武汉食品工业未来发展之策,既合理地解决了武汉食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为武汉制造业发展指明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1.武汉东湖海洋世界 武汉东湖海洋世界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坐落在著名的国家风景区武汉东湖,展示千余种万余尾海洋珍稀鱼类。  相似文献   

5.
走近谭仁杰     
武汉大学,地处珞珈山麓、东湖之滨,百年学府,美丽清幽。江城武汉,号称九省通衢、首义名城,两江六山,830万人口。跨出校园,谭仁杰要面对的是人口众多、情况复杂、正处于变革之中的武汉教育。  相似文献   

6.
走马三镇沐清风──武汉成人教育掠影翁夷非,熊华浩武汉,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她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在每一双不同的眼睛里,她变幻着不同的色彩和风貌,有三百六一行,就有三百六十个武汉。这里要说的正是这种定义下的“另一个”武汉──成人教育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劣势,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能力差、金融服务对制造业支持不够、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进行分析,探讨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制约性,为武汉创造条件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九州通衢江城武汉,近两年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单靠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显然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需求,民营职业介绍机构应运而生,武汉起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武汉首家民营职业介绍机构在江城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对武汉城市群的科学界定,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武汉城市群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同时,借助与国内几大城市群的实证对比分析,创新地提出了武汉及周边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定位。  相似文献   

10.
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坚持最久的一次战役,战场遍及皖中、皖西、赣北、豫南、鄂东广大地区。在整个武汉会战中,有重要战役数十次、大小战斗数百次,其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是8月30日至9月29日发生在鄂东的广济(指当时的广济县城,今梅川镇)田家镇战役。本文试对此战役作专门论述。一、战前的形势和作战部署地处中原的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其军事战略地位显而易见。自南京保卫战开始,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迁至武汉。进行武汉作战,占领武汉,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霸占整个中国的重…  相似文献   

11.
根据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优化重组职工教育资源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新的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鄂政函[2007]10号)的要求,由原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石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武钢一技校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10月18日,新组建的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武钢工人剧院正式揭牌。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武钢的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王炯和省教育厅副厅长周洪宇为学院揭牌。  相似文献   

12.
试论武汉市城市旅游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认为武汉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独特的立体交通体系,发达的商业贸易,因而具有发展都市旅游的潜在功能,同时提出了改善武汉旅游环境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十五”计划,用信息技术加快武汉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将成为数字武汉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采用信息技术按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来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武汉的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王一凡 《中国德育》2013,(21):42-46
武汉,黄鹤故里,白云之乡。 长江携着中国第一大河的雄姿浩荡西来,汉水带着秦岭太白的神韵相约而至,长江、汉水交汇,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鼎立的格局。湖泊星罗棋布,武汉因此有着“百湖之城”的美誉;九省通衢,高铁开通武汉将成为中国四小时经济圈中心;两江交汇,这种融汇与博大,折射出教育的多元与开放。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老舍自1937年11月18日到武汉,至1938年7月30日离开,其间,在武汉从事文学创作与组织活动八个多月,足迹几乎踏遍武汉三镇。但是,在老舍作品及其友人的回忆文章、日记中,有关武汉部分则出现了一些错误与遗漏。文章通过研读原文、查阅文史资料与实地考察,以负责任的态度,对此进行了正误与补遗。这项工作有益于老舍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武汉欧美同学会访日代表团近日分别在大阪、东京举办留学生恳谈会,会上代表团负责人介绍了一个全新的武汉,包括武汉的投资创业环境,武汉市鼓励留学生来武汉工作、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武汉东湖国家级新技术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的现状和未来等情况。代表团内的企业家代表和与会者共同探讨合作机遇,为双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据介绍,目前在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的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己达百名,其中留学归国创业的博士有近20名。东湖开发区管委会对企业引进博士人才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除了认真落实各项优…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2):F003-F0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座落在武汉东湖风景区南望山下,占地面积1800亩,现有教职工2781人,在校学生规模2万余人,现任党委书记郝翔教授,校长张锦高教授。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会展旅游已成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对武汉会展旅游市场的开发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武汉开发会展旅游市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打算与共产党翻脸,始于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1927年3月3日,蒋在南京召集中央政治会议,意外发现谭廷问、何香凝、陈公博等均已动摇,决心去武汉参加二届三中全会,即同意将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迁往武汉之际,蒋内心就已经充满了恼怒与恐惧,开始暗中考虑与武汉分庭抗礼,另立中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王明、周恩来关于武汉保卫战的认识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根本的差别。二人都认为必须保卫武汉,但对保卫武汉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保卫态度上有不同;都认为国民党军队抗战极为重要,但在联合的策略以及发动人民、发动敌后抗日游击战的认识上有异;都认为坚持统一战线不可动摇,但在如何利用身份具体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有别。周恩来、王明关于武汉保卫战认识的差异,是二人能否及时、准确、全面有效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