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就是要从学会转向会学;而对教师来讲,是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就是要从“学会”转向“会学”;而对教师来讲,是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进行更高层次或自主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讲,就是要从"学会"转向"会学";而对于教师来讲,是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研究学问的方  相似文献   

4.
汤水琴 《中小学电教》2009,(11):145-145
<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就是要从"学会"转向"会学";而对教师来讲,是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进行更高层次或自主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学校图书馆服务于研究性学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图书馆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在各中小学逐步展开。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是要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教会学习”。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学习形式。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素质发展奠定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 ,是近年从国外引入的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从广义上讲。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泛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身与社会中选择研究的课题 ,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主动探讨问题的学习。从狭义上讲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活动 ,这种“实践”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 ,“研究”是一种引导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 ,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要学生发明创新。目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手段正为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进行运用 ,并收到了明显…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偏重于在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进入综合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层面则显得尤为薄弱。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一、 机械制图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对于机械制图这门与生产实际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来讲,研究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机械制图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参与性的教学形式。为了…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官兵 《生物学教学》2003,28(12):19-20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首先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 ,这意味着教师的观念、地位、角色、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1 对教师观念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形成了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 ,即教师重视“教会学生” ,把学生当作盛知识的“容器” ,忽视了学生“学会学习” ,生物学教学也只是教师“讲科学” ,学生“听科学”。实践表明 ,这种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因此必须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 ,形成“在研究中学习”的教学观。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能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活他们…  相似文献   

10.
曾庆曙 《农村教育》2007,(1):114-115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孙绍丰 《职教论坛》2003,(10):34-34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显而易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定位,特别是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效果。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走出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一般意义来讲,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和自主体验来获取知识、得出结论,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些都属于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转变思想,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转变教师角色,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施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要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方式进行探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好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是基础,对学生做好思想动员、教师要定好位、建立合理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是确保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自然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中,学生由间接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大量获取直接经验的学习主体。而教师的知识传授者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正确把握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定位,深刻认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这对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飞速发展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知识,使其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课程以及知识的学习,本文在分析自主学习及研究性学习各自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此模式倡导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以学生为主体,是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中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从而培养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过程。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更多地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兴趣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与感悟,让学生更多地采用研究性学习,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传授知识的方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要的,研究性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现代汉语的研究性学习应该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突出知识的应用,教会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重视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则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它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