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课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一年12个月,大约有9个月在上课,每个学期至少要上600多节课.毫不夸张地说,中学时代的黄金时光,主要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要学会学习,就一定要学会听课.  相似文献   

2.
候课,即等候上课,小学生一天要上6节课,每天的候课时间就有12分钟。我们不妨把这些零打碎敲的时间利用起来,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课前两分钟里自主开展诵读活动,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诵读的内容为:每周积累至少4个成语,2则名言,1首古诗,1个优美片段。  相似文献   

3.
一节思品课留给我的遗憾桂平市桂平镇中心小学梁欢不久前,在贵港市召开的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我上了一节“思想品德”研究课。从接到上课任务的那一天起,我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一面和学校领导、课题组的全体老师一起集体备课,一...  相似文献   

4.
会上课是老师获得职业幸福的首要基础,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基本准则。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既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又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能否提高。根据教学大纲,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上课的总数大约有两万多节,如果把每节课45分钟累积起来,这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时间数字啊!所以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首先,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1月,南京市教研室安排我在浦口车站(始建于1908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一节《背影》。这节课我执教过许多遍,但在浦口车站以"实景课堂"呈现,却是个难题。当时,中学语文圈子内也正围绕《背影》这一课进行许多争辩,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面对这一熟悉的文本,半个多月来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切入口。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从金坛  相似文献   

6.
上好一堂课,课前除充分备课外,做好其他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單班複式教学。因为在同一時間內要上四个或五个年級的课,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我是这样做课前准备工作的: 一、我在批改作業時,把明天各节课上所要用的簿本有次序地分别放置好。如第一节上什么課,要用什么簿本;第二节上什么课,要用什么簿本。把它們分别集合在一起,在各节课前由值日生分發。这样做就可免得上课時再找簿本,以致浪費時間。二、早上,在做课前准备工作時,我先把整个上午和下午的课程估計一下,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要写或画在小黑板上的有哪些,要用何种卡片和直观教  相似文献   

7.
陈婷 《福建教育》2009,(9):14-14
走上工作岗位不到三个月,校领导就点名要我上一节公开课。作为新教师,我深知这节“亮相课”的重要性。在忐忑不安中,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全力把课上成功,给全体同事留个好的印象,也给自己一份信心。  相似文献   

8.
一、课例背景2 0 0 1年 1 0月 1 2日上午 ,中学骨干教师西安市培训班的学员在西安市长安一中进行课堂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内容之一是由培训班的史利飞老师上一节教研课 ,课题是《幂函数》(第二节 ) ,每节课 4 0分钟 .由于上课前突然停电及上课班级临时改为竞赛实验班 ,使原来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及为普通班上课的计划被打乱 .为了不影响教研活动 ,在与周益平、张可等老师紧急商量、修改计划后 ,史利飞老师开始上课 .二、课堂实录 (T代表老师 ,S代表学生 )T :上一节课通过对函数y =x2 ,y =x3 ,y =x13 和y =x12 图象的观察 ,我们总结出…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要提高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实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为此,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建立量化评估体系。逐步形成上好课——多上课——多得益;上差课——少上课或不上课——少受益或不受益(保基本工资)的局面,使全体教师把学校整体的质量就是生命,内化为自身的质量就是生命,形成全体教师想上课、上好课、多上课的氛围,把主动搞好教育教学作为自身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0.
祠堂小学     
我在农村念过三年小学,其中有大半年是在村祠堂小学度过。祠堂小学顾名思义,是一极小的祠堂改建的。就一间教室,一个老师,门口挖了个坑,埋上一口大缸,中间隔一块木板算是男女厕所。大约30名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老师大约30多岁,胸前挂着哨子,上课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参加一节常态化的优课评比,从接到课题到上课短短的几个小时,匆忙之间把课上完,并有幸听到其他几位老师的课,从课程目标到苏科版的教材分析,并结合施教学生整个水平,获得如下反思,即真探究,真优课.要上好这节课,必须先分析一下课标对此内容的要求是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由此可见,我们的  相似文献   

12.
叮铃铃,清脆的上课铃声响了,我一边盘算着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一边争分夺秒地向教室奔去。时间就是效率,这节课我一定要把刚考完的试卷讲评完。来到教室,我迅速点了几个头脑机灵、反应敏捷、成绩突出的学生名字,然  相似文献   

13.
我对她说:和别人一样,你也有自己的幸福,有这么多关心、爱护你的人,还有你的妈妈……12004年5月,我为了逃避一段支离破碎的感情,报名到兴安小学支教。我上的第一节课是音乐课。上课前,胖胖的老校长嘱咐我要收齐买竖笛的钱再开始上课。校长说:“不然把竖笛发到孩子手里,钱就收不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年、月、日》的练习课,上节课前我和四(3)班的同学一起学习了时间单位年、月、日、世纪、季度的知识,课后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其他时间单位的知识。于是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关于时间单位,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相似文献   

15.
怎样上好课     
不少人把中学阶段(13岁—19岁)誉为人生的黄金时代,而这黄金时代的大部分宝贵光阴,正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所以说,学生如果不把上课作为学习的中心环节来抓,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相似文献   

16.
吴敬德 《学周刊C版》2014,(8):187-187
几个月前.笔者观摩了几节美术评优课。其中某中学美术教师的课件出了点故障.临上课时怎么也打不开。那是一节人物写生课,面对下面听课的五十多位学生和七、八位评委.这位教师的紧张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即使没有课件也完全可以请学生担当模特.介绍人物的比例、动态等来完成教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教师在讲台上给大家鞠了个躬.说道:“我的课件打不开了.这节课没法上。”接着就准备离开教室。我不禁愕然了.参不参加评优姑且不论,而教室里还有五十多位等待上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抽查背书     
上课铃一响,就有同学叫道:“悲惨世界将要来临!”还有人指着铃声发出的地方大喊“哀乐”——这节课,王老师要抽查背书,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早在上节课,王老师就说过要抽查背书,刚刚课代表陆星宇又提醒我们,顿时教室一片翻书声。令人揪心的上课铃刚响过,王老师就笑吟吟地走了  相似文献   

18.
叮——上课铃声响了,这节是作文课,后面有好几位老师搬着椅子来我们班听课,同学们的心顿时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不知道这节课要上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学期,我校围绕省级"十二五"课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研组磨课活动,具体做法是让组内教师先独立备课上课——教研组共同评课议课、开展教研活动——被指导教师再次备课上课——进一步互动交流、提升总结。整个活动过程突出了"跟进",组内成员要紧密跟进作课教师,作课教师要紧密跟进集体的互动交流。这样的磨课活动使更多的年轻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得到快速成长,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教研活动中,自己参与其中也收获颇多。下面就从我们教研组打磨的一节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说起。  相似文献   

20.
对一个教师来说.上一节课容易,围绕一个主题上好一节课就难了,而要让教师明白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上就更困难了。课例研究就是让教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上课的教研方式。它通过广泛开展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异构、多人同课同构、跟踪式听课等行之有效的课例研讨方式,让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