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随之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相邻脊神经根引起的,是腰腿疼痛常见原因~([1])。该病症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尤以青壮年居多,并且具有并发症多、病程迁延漫长、复发率高的特点。本文重点针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力求找出可以针对次病症更合理的治疗、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病变,易发于20—40岁之间,临床以腰椎4—5和腰5骶1间盘最易突出。本科从1995年4月-2003年3月。采用侧卧点揉配合活血行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西藏高原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早,现已严重影响高原人群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显示其发病率近年来已明显升高,对其治疗与预后也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关注与重视;因此有限的手术创伤、有效的神经根通道减压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成为目前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我院今年应用METRX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9例,共23个间隙,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传统组42例,采用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微创组42例,用Quadrant微创系统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对术后患者的腰痛情况进行VAS评分。结果:微创组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AS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微创手术比传统手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临床所见皮肤感觉改变高于节段平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20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查体发现有皮肤感觉改变明显高于病变节段,予以手术治疗。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随访观察6个月~3年,平均1.2年,未见有高节段的皮肤感觉改变再次出现。结论:对于排除有其他疾病的高于病变节段的皮肤感觉迟钝,可以果断对较低节段的椎间盘突出行手术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身痛逐瘀汤加减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篇文献、774位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软件为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man5.2专用软件。结果:提示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好。结论:纳入资料Meta-分析后,同等基础条件下,治疗组中加入身痛逐瘀汤加减,对照组中加入单一或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防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疗程均为1个月,随诊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补中益气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病变,易发于20—40岁之间,临床以腰椎4—5和腰5骶1间盘最易突出。本科从1995年4月—2003年3月,采用侧卧点揉配合活血行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方法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51例,男性78例,女性73例,年龄28—61岁,平均44岁。本组131例有外伤史,20例均有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腰痛并伴有腿痛。单侧下肢疼痛者102例,双侧下肢疼痛者49例,臀中肌压迫试验( )者,单侧102例,双侧49侧,()背伸肌力减弱者131例,屈颈试验( )者29例,直腿抬高试验( )者138…  相似文献   

9.
屈宝玉 《科技风》2012,(19):194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是身体非常重要的部位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放射性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后可导致腰部胀痛,坐骨神经放射痛,下肢麻木胀痛,感觉减退、疼痛过敏,肌肉萎缩,患腿变细,行走困难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  相似文献   

10.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xtreme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ELLDH)的医治措施有很多,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较严重,保守医治改善效果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以往此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类型以开放性为主,随着微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相关器械的不断研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我们主要从手术切口范围、椎体节段数量、是否为自然间隙方面,区分是否为腰椎微创手术。社会的人文心理也渐渐地接受微创理念,人们对微创技术的认可,更加推动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的发展。脊柱微创治疗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向鹏  潘汉升 《大众科技》2021,23(7):64-66,5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是临床上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上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快速发展及其独特优势,而广泛受到患者欢迎.但术后的恢复及其并发症依然是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担忧的问题.文章将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不同的疗法对促进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影响,结合文献进行汇总整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壮医经筋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各50例,分别施以壮医经筋推拿和常规推拿治疗,隔日1次,每次30min,共21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患者下腰痛评分(JOA)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齐同,治疗后,两组JOA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壮医经筋推拿组JOA优于常规推拿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枢经推拿组为90%,也明显高于常规推拿组的76%,(P0.05)。结论:壮医经筋推拿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并发椎间盘炎比较少见 ,迟发性椎间盘炎更少见。我院自 1 986年 3月~ 1 998年 1 0月收治迟发性椎间盘炎患者 1 1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1 1例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3 1~ 49岁 ,平均41 .5岁 ;腰 4~ 5椎间隙 6例 ,腰5骶1椎间隙 5例 ;术后 3个月出现症状 3例 ,术后 6个月出现症状 3例 ,术后 1 0个月出现症状 4例 ,术后 1年出现症状1例。1 .2 临床症状1 .2 .1 腰痛 :手术后原腰痛症状消失 ,术后 3个月~ 1年出现持续性隐痛 ,休息后疼痛症状无减轻 ,腰围和支架固定可减轻腰痛 ,不向双下肢放散 ,无感觉…  相似文献   

14.
误区1 随意自选检查 在骨科,有的病人一见到医生,就要求医生开CT检查,看有没有椎间盘突出。不错,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做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突出部位、程度,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但腰椎间盘CT扫描通常只选择3个椎间隙(L3/4、L4/5和L5/S1),做CT检查可能既费钱又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腰腿痛病因研究最多的疾病,经皮椎间孔镜作为微创技术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最初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在国内外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文章通过检索近5年的文献对该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CT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晟 《科协论坛》2008,(4):44-4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随着CT、MRI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显著提高.有的医师认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与CT等影像诊断相比,检体诊断已显得不太重要.面对大量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下腰椎手术失败率、手术并发症的上升趋势,我们必须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和后关节退变等因素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病,临床症状多见颈肩痛、手臂麻木、无力、肌肉萎缩,我们采取奇经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属于中医的“痹症”、“腰痛”范畴,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骨伤系曹贻训教授经验方“腰康宁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17-58岁,平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形成的解剖机制、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对1999年到2003年手术治疗的99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进行2年随访并总结分析。结果:经椎板间开窗手术效果优于经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手术效果。结论:经椎板间开窗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讲述该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入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患者予温针灸治疗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保守治疗,经过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经统计检验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保守治疗手段,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在护理方面以防止烫伤为主,积极开展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将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