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爸爸和妈妈让我懂得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不是谎言,而是一份生活……  相似文献   

2.
《今日教育》2012,(3):56-56
我们在校园中为人师表.是否应该示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教书育人的路途中,我们携手同行,成长的路途中,你与我同在。我们是否应该并肩走入另一个成长旅途.携手开始我们的新人生?  相似文献   

3.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中的《击鼓》篇,如今经常被人引用为爱情宣言,但也有人说这句诗最初是用来歌颂战友之隋的。它到底是写什么的呢?让我们先来看—下原诗。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4,(8):17-17
本组文章的可爱之处,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即它们兴许还有其他答案(比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实际上是形容战友情,现在多误为爱情)。具体究竟还有哪些,就得靠你们来酷咖网(kuka.hnjy.conl.cn)告诉我了。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4,(22):17-18
正本组文章的可爱之处,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即它们兴许还有其他答案(比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实际上是形容战友情,现在多误为爱情)。具体究竟还有哪些,就得靠你们来酷咖网(kuka.hnjy.com.cn)告诉我了。中国古代"情书"中十大经典语句1.十年生死两茫茫。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4.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5.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7.问世间情为何物。8.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9.曾经沧海难为水。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6.
陈洪义 《师道》2014,(6):15-15
幸福是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爱的人能够相扶到老,是幸福的;贫者举家共食一锅粥,你推我让,笑语满堂,其乐融融,是幸福的;居陋室者时闻窗外梅花香而心旷神怡,是幸福的……幸福的概念有很多,老师的幸福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对于人来说,只有两个地方才是好地方,一个是走过的地方,另一个是还未去过的地方。——题记愿景是,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的从容;愿景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定;愿景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愿景是,破茧成蝶展翅重生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是一个电视剧爱好者,你一定熟知一个名字,六六。2003年就以一部轻喜剧《王贵与安娜》蜚声海内外,坚持用生活的眼光诠释爱情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的故事表面,也许有一些轻松,但是背后,实在是生活这个最沉重也最难解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直欣赏这样一种爱情: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有的是像流水一样绵延不断的感觉,没有太多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有的是相对无言眼波如流的默契……这该是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觉吧,在陌生的人群中,在迷失和彷徨间,你却始终安详而从  相似文献   

10.
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处:《诗经·国风·邶风》今译:握住你的手啊,就要和你甘苦共享,责任同担,一同到老。评析: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爱情宣言,千古传诵,广为流传。今天仍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句。“牵手”意味着终身相托,我和你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直到永远。  相似文献   

11.
钗头凤     
二十岁时,他娶了她。满城灼灼的桃花,在他眼中,都比不上她的明艳吧。月光下,他们默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能白头到老吗?他苦笑。漫步在沈园之中,十一年前的回忆再次涌上了他的心头。桃花飘飘洒洒地落下,呵,又是一个春天。他买了酒,自斟自饮。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什么?《诗经·邶风·击鼓》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美好永恒的爱情誓约让后人仰望不已.相携到老就是真正的爱情吗?真正的爱情具备哪些元素呢?通过对《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元素的重新审视,我们会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诗经>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表明恋人牵手的结盟,殊不知执手中是开始,如求偕老,则是生死契阔、至情不渝,而且彼此可以用生命交换的过程.这样的情感在平常岁月里都罕见,何况在那个蔑视爱、否定爱,把人与人之间的相慰相勉看作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年代里.  相似文献   

14.
与爱同行     
寒来暑往,花开花落,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岁月的风雨或许使我容颜已改,青春不再,但我心依旧,情怀如初。十年前,我与菁菁校园一见钟情,美丽相约,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十年间,我们以心相会,以情相悦,育化桃李芬芳无数;十年后,我依然迷恋于那方  相似文献   

15.
看见一对双鬓斑白的老年夫妻,互相搀扶着蹒跚前行,我发现了“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之美;看见一位儿子背着体弱的母亲在泞泥的小路上艰难行走,我发现了母慈子孝的人性之美;看见路边的小白杨经过风雨的洗礼茁壮成长,我发现了那种坚忍不拔的生命之美;面对  相似文献   

16.
那些花儿     
乔文艳 《山东教育》2011,(12):58-58
(一) “死生契阔,与子相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张爱玲《倾城之恋》  相似文献   

17.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通过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提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婚恋观: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因情而生爱,因爱而结为婚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基础不是“门当户对”、“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是高于现实之上的纯真爱情,也正是因为文本对这一千古命题本身的关注,才使它具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历久常新。  相似文献   

18.
诗经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若能如是相伴走过冬季,便也是最温馨的幸福。秋风瑟瑟,梧桐更兼细雨。寂静的黄昏,无人的花坛,零落的枯叶,这个深秋更显凄凉。我抬头望向天际,一轮斜阳缓缓下落,泪水就那样在不经意间从脸颊滑过,痒痒的,凉凉的。回响在耳边的声音在安静的世界中愈加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与书邂逅     
最初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你的呢?也许从那第一眼起,我们冥冥中注定密不可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你我最好的写照。依稀记得,小时候父母在家中互相怒视、冷战、争吵。家庭本应是我小小的避风港,但这避风港太小了,以致于在风暴来临时我无处可逃。可我还是害怕的,于是只有逃入书房,把自己的身体锁在这个小小的立方体空间里,把无助的情绪隐藏在书房门后。  相似文献   

20.
子,音zǐ,甲骨文写作像头大体小、舞动手臂的幼儿之形,表示幼儿、子女之意。在我国的上古时期,尤其是先秦时代,“子”常常用作尊称。可以单称“子”:“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宣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女曰鸡鸣》)如同现今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