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那屹立悬崖、凌霜傲雪的青松,表现出一种咬定岩壁的坚韧;那顶天立地、俊秀挺拔的翠竹,表现出一种百折不挠的坚韧;那穿越千山、奔流不息的小溪,表现出一种汇聚沧海的坚韧。  相似文献   

2.
宋唯唯在打工文学作品《长河边的小兄弟》《家政工》中不仅创造性地运用轻柔明快的"边城"笔调进行书写,而且也成功地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含泪的微笑"的氛围。她对打工文学的精神视野也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即她用"轻逸"美学的理念向人们展现了农民工群体那坚韧不屈的生命形态。她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情感既给我们以震撼,也让我们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3.
历史车轮滚滚驶向21世纪。在彷徨与失落之间,我没有失掉自己。有一种力量始终支撑着我,那就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板桥的坚韧;“蒸不烂,煮不熟的铜豌豆”,这是关汉卿的坚韧;“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相似文献   

4.
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以主人公对我国北方山川河流的探索,考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人生的追求,展现出新一代知识分子身上洋溢着的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时代精神,其坚韧不拨的赤子之心正是作自己的写照,小说凝结着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深层思考,具有一种雄浑,崇高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远望小教堂     
尖顶的十字,那灰灰的、斑斓的窗玻璃所折射的光,我相信尘世间应该还有许多使人安静的事物;这种美,也许真的很神秘,幸运的是它不时邂适于人的心灵。而真正的大美,那是博爱,它在艰难或困厄时显示出的坚韧的力量,格外地打动人们丰富而又脆弱的内心。习作还在表述的文字里透出一种温润与唯美。  相似文献   

6.
笔的遐思     
拿起笔我静静思索,笔下能生花。在我内心里,我一直认为最神圣的不是书,而是笔。昔日,王羲之曾飘若浮云、惊若蛟龙地奋笔疾写,写下了篇篇史诗、书法瑰宝;鲁迅以笔为剑,与黑暗厮杀;郑板桥的笔,画出了竹子清幽的神韵与坚韧的傲骨……一支笔,留下了中国古朴的文化;一支笔,记下了神州的辉煌与悲怆。回首历史,李白的一支笔,写尽了江山多娇;杜甫大笔一挥,尽道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理念]高中生人格核心素养包含三个维度,即志远、尽责和坚韧。其中,坚韧是学生在高中阶段人格塑造中的重要内容和必备品格,它既体现为一种自强不息、万难不屈的顽强意志,更表现为一种说到做到、百折不挠的行为特征。坚韧这一人格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从6个维度入手,即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执行力强、不惧挫败、驾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故乡》中以“老屋”“香炉”“狗气杀”为载体表现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中国农村社会的图景。老屋的变卖易主折射出中国农村社会的解构与重生;香炉表现出封建等级观念与迷信思想在中国农村社会的传承;狗气杀表现出中国农民勤劳吃苦、坚韧负重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在困难面前夹着尾巴落荒而逃,然而古语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诚然,任何难事,只要我们一点一点,以一种积土成山的坚韧毅力不断坚持,那些难事皆浮云。我们总是钦羡大山的高峻与挺拔,渴望有朝一日能站在那巅峰之上,体验一种极目骋怀、俯视大地的万丈豪情。可是,那奇谲险怪的山石、那陡峭的崖壁,总会让我们从心里  相似文献   

10.
秦牧 《大中专文苑》2011,(11):56-58
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在盆栽里的仙人掌,它的坚韧的性格已经够使人吃惊了。有水、缺水、天热、天冷、它都不在乎,它那翡翠似的,长满硬刺的掌状茎一直向上伸着,像叠罗汉似的,一片“绿色的手掌”上面又长出一小片来,重重叠叠,以这个姿势矫健地挺立着。  相似文献   

11.
王蒙 《中文自修》2005,(10):54-55
即使是最最抽象的哲学与数学的论述,也体现了智慧的魅力和光辉。智慧有一种自信,有一种雄心.有一种光明.它不承认黑暗,不承认失败,不承认混乱和无序,理性在宇宙的隧道里按部就班地前行,一步一个脚印,理性顽强地伸展着自身,拨开重重迷雾,打破层层坚冰.照亮了这一部分.又照亮那一部分,在哲学原理、数学原理后边你会发现怎样的智慧与深沉、勇敢与坚韧.还有是怎样地和谐与完满的美!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掌握阅读方法,就会提高阅读效果。现介绍八种方法,请同学们在阅读中试试看。一、想想如读《丰碑》一文,作者刻意描写了军需处长被冻死的场景。读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冰天雪地里,“一位冻僵了的老战士,依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那神情,那动作,那装束,那形象,不正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吗?二、画画边读边根据要求画出有关内容,或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可加深理解。如读《黄继光》一文,可画出表现黄继光顽强意志的句子;画出表现黄继光堵枪口的动作的词;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通过画词句,…  相似文献   

13.
日本儿童文学作家安房直子的童话作品除了具有幻想特征之外,更富有深厚的内在意蕴:一方面,她的作品呈现出“爱”的母题的丰富审美形态,如母爱、友爱和对生命之爱等;另一方面,其作品秉承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森林思想”,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生命观念.这两种意蕴使儿童在潜入各种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中心灵变得温柔、坚韧、聪慧、自信与博大,成为儿童读者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养料.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面伟大旗帜,代表着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他以笔作刀枪,在同各种邪恶势力斗争中表现出的硬骨头精神,是我们的国家魂、民族魂。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斗争性、战斗性,这便是硬骨头精神的核心。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微鲁迅的硬骨头精神:一是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二是探讨其在作品中的表现;三是探讨硬骨头精神现实意义,从而启示和引导我们新一代人,构建一种适应时代要求,富有社会责任感、独立自主精神及坚韧意志的新型知识分子人格。  相似文献   

15.
从献县单桥的建造、栏板中动植物图案的选择及特点,说明单桥作为民间艺术,表现出宽和、仁爱、正直、坚韧、淳朴的精神,堪称优秀民间艺术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刚与柔     
中华大地多山水,山水有柔亦有刚。不必说那洞庭湖平铺十里湖光泛起的粼粼细浪;也不必说那皑皑的梅里雪山不畏霜寒、直入云天的坚韧模样。  相似文献   

17.
成吉思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是蒙古民族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成吉思汗的箴言以及《蒙古秘史》,说明成吉思汗的高人格坚韧性表现出战胜困难的勇气、机智果断的决策力和创新与挑战意识的特点.探讨成吉思汗的人格坚韧性的形成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具有哪些蒙古民族独有的特质,对于青少年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宇 《成才之路》2010,(14):I0017-I0018
逆反并不是中学生才有的现象。在幼年时期,人的行为、想法就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与众不同。如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所谓“人来疯”就是一种对平时在家不被重视、情绪受压抑的逆反。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扩大,中学生的逆反情绪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所以。中学生的父母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自从上中学的那一天开始就不听父母的话了。  相似文献   

19.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体验与评价,或者对自己看得多高或多好的评价,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高自尊与个体的积极心理和行为相关,低自尊与消极心理和行为相关.[1]坚韧人格(hardiness)被认为是集认知、行为、情感为一体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2],具有该特质的个体,经常能看到事物积极的方面,保持一种积极投入、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的认知情感状态,面对困难和挑战,表现出较强的预见性和控制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坚韧人格是一种积极的人格资源.而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既来自于环境的影响,也来自于初中生自身的人格特质等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初中生的人格特质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密切,培养积极、乐观、坚韧的人格特质,将有助于初中生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日本残酷无情的侵略,海峡两岸的百姓愤起抗争,抗争母题成为海峡两岸文学一致的母题书写。在战时大陆乡土抗日小说和日据时期台湾乡土抗日小说中,抗争母题呈现的形态、基调、力度各不相同,迥然有异。大陆小说中的抗争坚韧有力,台湾方面更多的则是表现为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