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是官修史书制度初步确立的时代,官修史书主要包括官修前代"六史"及本朝国史两类.官修史书机构并无固定的属员配置,修史者多是临时措置而来的"兼职"官员.修史兼职人员多,工作耗时长、难度大是补偿性奖励官修史书编纂人员的重要原因.官修史书具体的奖励形式包括赐物、玺书褒美、封赐爵位、加散官、追赠、职秩变迁六大类.这些奖励具有前后期时代差异,既重原则又不失灵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经史子集为序论述了明代官修书的大概情况,分析了官修书发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官修书、私人著书、图书内容、编撰形式等方面论述了辽金元图书编撰的成就,还分析了产生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隋代著作数量进行估计的基础上,指出隋代图书编撰有数量不多、精品不多、官修书多、四部皆备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局本     
《津图学刊》2004,(3):60-60
局本指清代各省官书局所刻印的书本。清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之后,以曾国藩创立的江南官书局为起端,先后有淮南书局、苏州书局、浙江书局、崇文书局、思贤书局、江西书局、存古书局、皇华书局、福州书局、广雅书局、云南书局、山西官书局等相继建立。这些官书局是清代以前历朝所没有的。在晚清的半个多世纪中,这些官书局刻印过不少书,还联合刻印过一些书,如五局合刻《二十四史》等。有些书校勘精审,刻印精良。像浙江官书局校刻的《二十二子》,金陵书局张文虎校刻的《史记》,就都很有名。局本  相似文献   

6.
金陵书局是清末创办最早而且是最负盛名的官书局。在各种相关文献的记载中,后人对它四十余年经营中刻书数量有不同的统计结果,对它与江南书局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解释。本文是在对国家图书馆大量有关藏书翻检后写成的,从金陵书局初期的刻书情况,到总体刻书类别、版本特征、品种、数量等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对江南书局刻书也做了统计,并谈了个人对两书局关系的初步理解。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元行冲生平情况,详细地探讨其领衔编撰《群书四录》蕴含的目录学思想即完全承袭西汉刘向《别录》体例、收录图书资料丰富、首创官修目录辑录体提要之法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宋时期的图书整理与目录工作--宋代目录学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书在官府,整理藏书、编制目录皆由中央政府主导,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等三馆四库的校书编目,构筑起官修目录学的兴盛。但随着书籍与读书人的增加,私人藏书渐多,目录工作由官府垄断的局面开始受到冲击,民间目录事业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9.
宋代时期是我国古代图书搜集和整理的鼎盛时期,宋朝统治者采用了多种图书的征集途径:搜集前朝旧书、民间搜集和呈献、抄写书籍收录、官修书籍和私人编撰书籍和政府刻书等方法,极大了丰富了宋朝馆藏事业。  相似文献   

10.
崇文书局是清末五大官书局之一。本文对其设局始末、刻书内容、特点与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评与阐述。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也是规模最大的一部官修目录书.从经部诗类和春秋类著作提要可以窥见其主要的著录思想,浓厚的尊经思想、强烈的复古意识、很强的征实精神和宽厚的学术兼容气度等.  相似文献   

12.
于多珠  张文军 《北京档案》2006,79337(9):48-49,51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书3461种,总计79337卷,约97700万字.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文献内容、刊刻机构和刊刻地域3个方面对明清两代福建官刻本的刊刻情况进行统计,并结合明清两代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背景分析和探讨该时期福建官府刻书事业发展的源流与演变,以期深化对该时期福建官府刻书事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正>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私撰目录在系统目录的建设上都卓有成效。官修目录以苟勗《晋中经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为代表,奠定了四分法目录的基础,私修目录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为代表,补充官修书目,其成就甚至压倒了官修书目。《七录》是魏晋南北朝书目成就的集大成,把系统目录建设推到了这  相似文献   

15.
宋代官修史学文献在我国古代史学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官修史学文献的编撰机构、文献类型、突出特点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6.
天禄琳琅是清代宫庭藏书处所,《天禄琳琅书目》和》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是清高宗、仁宗朝宫庭藏书的官修善本目录,在目录学、版本学领域有极重要之参考价值.按此书编制体例,书中已著录若干方伪印,于版本鉴定大有裨益.然而百密一疏,书中遗留不少当时没有发现的伪印,文章依序一一指出,并分析伪书的版本及欲冒充之印主,归纳出藏书印作伪主要集中在明代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官书局刻书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磊 《图书馆》2001,(2):76-77
考察了官员书局刻书的特点,论述了其兴盛的原因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私撰目录在系统目录的建设上都卓有成效.官修目录以苟勗《晋中经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为代表,奠定了四分法目录的基础,私修目录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为代表,补充官修书目,其成就甚至压倒了官修书目.《七录》是魏晋南北朝书目成就的集大成,把系统目录建设推到了这  相似文献   

19.
王传奇 《兰台世界》2014,(1):105-106
黄宗羲作为晚明的文学大家,基于对故国的历史责任感,不得已参与清朝的官修《明史》,而且他还同意自己的弟子和儿子参与官修明史,并作为顾问提出一些修史意见和建议,为修史提供资料,对官修《明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作为晚明的文学大家,基于对故国的历史责任感,不得已参与清朝的官修《明史》,而且他还同意自己的弟子和儿子参与官修明史,并作为顾问提出一些修史意见和建议,为修史提供资料,对官修《明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