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它呼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有利于学习语文的时机,创设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快快乐乐学语文。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一、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如果教师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游戏的王国,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孩子。如在学习生字时,我和他们玩…  相似文献   

2.
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我一直记得高尔基对他的儿子说的那句话——“‘给’总比‘拿’愉快。”每每读到这句话,我总是想到自己的语文课堂,想到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对于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自己主动的“拿”,的确要比教师“好心”的“给”愉快得多,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3.
<正>让孩子们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就要求我们教师用一颗感受美丽的心灵,用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引领孩子们感受语文的魅力、生活的魅力、人格的魅力。语文课堂到底有多大语文课堂不仅在教室,语文学习最主要的课堂也不是教室。语文应该是用其他书籍重重包围而构建起来的一座山峰。如果语文老师只看一本语文书,是不可能讲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但过去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本身内在的需求。基于这一认识,课堂上我以“我发现、我体验、我成功”实践活动为主,营造语文课堂活力和生机,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课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以语言为根本的学科,语文的教育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理解与表达的愿望,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使学生在母语学习中不断加深对语言、对文化、对生活的热爱。如何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笔者认为,只有努力构建“学”的课堂.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让学生学得简单、自然、快乐,让学生学习呈现出专心、舒心的学习状态,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课,也是孩子们想要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所谓“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笔者以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能将语文学习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孩子们认为学习语文是有用的,是能解决生活问题的;二是要能在课堂中设计出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提高孩子们对于语文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三是能够设计孩子在课外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那么,在课堂上如何设计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真实发生呢?笔者以二下《亡羊补牢》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7.
陈芒芒 《成才之路》2009,(17):I0009-I0009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体系、新的评价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而又鲜活灵动,值得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应是“求真、求实、求美”的教学:一、追求教学的“本真”,把真实与鲜活注入语文课堂。二、让“实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用“朴实”的方法出“朴实”的效果。三、追求“审美”的艺术境界,让孩子们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8.
快乐日记     
李彬 《甘肃教育》2004,(7):39-39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朴素但又不失华丽的文章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刻意让孩子们加强训练,每天让他们记日记,通过不停地写、不停地练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然而,效果并不好,孩子们似乎很反感。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呢?经过反复地思考、观察和了解,我觉得关键还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写“快乐日记”,即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每天一人,记下自己生活中、学习中最快乐的事,把他们“玩”、“乐”的内容写下来。这一想法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他们热情高涨,把自己组的日记本封面打扮得格外漂亮,不但画面构思新颖,而且还写上了“理想屋”、“秘密心情”、“快乐老家”等话语。  相似文献   

9.
张勇 《考试周刊》2013,(8):31-32
语文是生活的浓缩,是情感的记录,是心灵的历史。语文让人感动,语文给人温暖,在语文课上,我与孩子们一起欣赏日月星辰、蜂飞蝶舞,一起感受秦砖汉瓦、历史痕迹,一起体验自信与成功。我与学生一同成长,一起探索。凭着旺盛的精力与诚挚的热情,我总是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尊重学生,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10.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11.
顾玉玲 《成才之路》2009,(26):41-41
歌德曾经说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将生活充实到语文课堂。可以让孩子们感触到语文的亲近与美妙。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有效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快乐的需要。职业中学的学生.对语文普遍不感兴趣。且鉴赏能力偏低。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从产生兴趣开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股清新、亮丽的春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元感悟,充分体现着“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然而,不管语文课堂如何变化、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引导、扶持.教师就像“导演”,引导孩子们在课堂中完成识字、解词、朗诵等基础教学任务,同时让学生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4.
让孩子喜欢我的语文课堂是我的向往,让孩子在我的语文课堂轻松地飞翔是我的追求,让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快乐成长是我的理想。让孩子在语文课堂这一乐园中享受语文是我的幸福!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努力着、探索着。  相似文献   

15.
陈杰 《教育文汇》2007,(6):41-41
《神笔马良》(浙教版《语文》第七册第23课)学习到“惩治贪官”部分,我用这样大框架的问题引领学习:“马良的哪些表现让你禁不住想为他竖起大拇指?”教学行进中,孩子们学习课文语言,时而猜测马良的心思,时而为马良的行为拍手称快,一次次为马良竖起大拇指。当回环到前面段落:“大官请画师画摇钱树却不灵验”的内容,我发问:“孩子们,联系到马良的神笔,  相似文献   

16.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即把生活引入语文课堂,变语文课堂为生活的“天堂”,让学生在生活的海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这里“生活语文”中的“生活”二字,就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怎样让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我们仍常常听到孩子们“我不喜欢上学!”的声音。这些声音令我们不安,小学教师尤其应该重视这些声音,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的主干课,应该力求改善,让学生眼睛发亮地走进语文课堂。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注意“尊重”与“呵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丁立英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的轴心,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在近几年的成人中专语文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力求在“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学得轻松、快乐,如何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创设_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因此,要想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认为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学得轻松、快乐,如何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创设_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因此,要想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认为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