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倪/  综合 《教师博览》2014,(4):61-62
<正>1.不要临睡前才洗热水澡体温太高也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你的睡眠质量。因此,临睡前才洗热水澡绝不明智。聪明的做法是,在睡前90分钟沐浴,这样等到临睡时,体温刚好降到最适宜睡眠的温度。如果迫不得已在临睡前洗澡,就在最后用冷水冷敷一下额头,也有助于体温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2.
明兰 《职业技术》2006,(3):52-52
由于气候的变化,皮呋变得黯淡尤光,晦暗憔悴。怎么办?睡个“美容觉”吧。如果时常能睡个美容觉,不用昂贵的化妆品,肌肤也能漂亮非凡。不过.美容觉可不是简单的睡觉,只有掌握优质睡眠技巧,才能轻而易举让红润的肤色睡出来。比如,睡前洗个舒适的热水澡,并进行面部肌肤深层清洁;注意睡眠的姿势正确,睡眠质量才会高。  相似文献   

3.
失眠的自我疗法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白天午睡时间不可太长,以1 ̄1.5小时为佳。睡前不饮咖啡、茶、可乐及别的兴奋饮料。睡前先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足。晚餐勿饱,少饮酒,睡前可喝一杯热牛奶,因牛奶中含有助睡眠的邑氨酸。白天注意体育锻炼,散步是一种好办法。睡在...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05,(10):5-15
<正> 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一般情况下,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但入秋之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而偷懒”,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也就成为了民间所说的“秋愁”。  相似文献   

5.
勇俭 《良师》2004,(10)
睡眠还会无益?是的,以下这些睡眠习惯就不科学,成了于健康无益的睡眠。睡前乱吃睡前不要乱吃东西,尤其不要吃糖果之类的甜食。也不可吃得太饱,否则大脑就得不停地指挥消化系统“加班”工作,妨碍了它的普遍抑制。睡姿不正按照解剖生理规律,以右侧卧为好。因为人的心脏在左侧,而食物从胃进入肠道的出口在右侧。右侧睡不压迫心脏,又有利于消化。右侧睡时,身体微弯曲,像弓一样,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能睡得更舒服些。开灯睡觉科学家发现,灯光可扰乱机体的自然平衡,给人以“光压力”。时间长了,人体生物钟就会发生紊乱,改变人们通过外界环境周期调…  相似文献   

6.
再洗一次     
蛤蟆到青蛙家洗澡。“你家不是有澡盆吗?”青蛙问。“我家没热水,你家有热水,”蛤蟆说,“洗热水澡舒服。”“那好吧,”青蛙告诉蛤蟆,“热水是宝贵的,请别浪费。”“当然,当然!”蛤蟆一个劲儿点头。蛤蟆一头钻进青蛙家的浴室,打开热水龙头,灌了一澡盆热水,就“哗哗”地洗起来。啊呀,太舒服了!蛤蟆痛痛快快地洗了一遍,他放掉盆里的洗澡水,换上干净的衣服,跑出浴室。  相似文献   

7.
体力疲劳:消除疲劳的最佳方式是睡眠,临睡前洗一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效果更好。脑力疲劳:消除疲劳的最佳方式是运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但活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8.
睡眠九忌     
一忌生气不同情绪的变化,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睡前生气发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难以入睡。二忌饱餐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产生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稳入睡,正如中医所说“胃不合,则卧不安”。  相似文献   

9.
体力疲劳:消除体力疲劳的最佳方法是睡眠,临睡前洗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这样效果则更好。脑力疲劳:消除脑力疲劳的最好方法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等。但活动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0.
教女拾趣     
用点激将法女儿已经六岁了,每晚还要我替她洗屁股洗脚,其实她完全能够自己洗,就是不肯干,我暗暗着急。一天晚上,与她同龄的张丽来玩。我问:“张丽,你会自己洗屁股洗脚吗?”张丽说:“会的,每晚我自己洗,不要妈妈洗。”我说:“你长大了,像个姐姐了。我家慧慧不会洗,她还没长大呢,是个小妹妹!”女儿立即打断我:“谁说我没长大?谁说我不会自己洗的?”我说:“好,那你今晚开始自己洗,说话算数!”睡前,替她把脚布、热水准备好,我便走  相似文献   

11.
助眠十八法     
人的一生,将近一半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如果你的睡眠良好,也许对失眠不以为然;一旦你加人了失眠者的行列,便会在夜深人静之时,辗转反侧之余,体会出那苦不堪言的滋味。但是,也大可不必垂头丧气,这里介绍一套“助眠十八法”,只要从现在做起,即可帮你重返梦乡。1.早上在晨光中散步,会缩短睡眠周期,使你晚上上床之后容易人睡。因为阳光的照射会使大脑里的松果体早一点分泌褪黑激素,强烈的人造光也有同样的效果。相反,如果发觉你晚上人睡太早,不妨在下午或傍晚多接受些阳光照射,这会延长你的睡眠周期,推迟人睡时间。2.锻炼能缩…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2011,(3):48-48
许多家长已经了解性早熟和营养过剩有关,但除了吃以外,还有很多细微之处也会引起孩子性早熟,开灯睡觉较少受到关注。夜晚孩子入睡后,人体在黑暗中会分泌一种名为“褪黑激素”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内分泌水平,抑制身体发育速度,不让其像白天一样快速增长,从而达到平衡。夜晚长时间在人工光源下学习或睡眠太少、  相似文献   

13.
甜甜的梦     
图小图 《动漫界》2022,(14):26-27
小昭想要做一个甜甜的美梦,她跑去问家里人:"怎么才能做一个甜甜的梦呢?" "睡前喝一杯温温的牛奶,有可能会让你做一个甜甜的梦哦!"妈妈对小昭说. "洗个热水澡,会让你睡得很舒服,也许就能做一个甜甜的梦了!"爸爸的主意也不错!  相似文献   

14.
有医家提出:“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因为睡眠左右人体的免疫力。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免疫力的强弱,免疫力强,就能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扰。因此,那种只注意饮食和运动,而忽略睡眠充足与否的观点是错误的。 按照生理学的观点,睡眠是一种最全面而又有效的休息。它不仅能使人恢复精力,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我国古代就有“睡眠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之说。睡眠不足,会导致眼睛疲惫,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血压异常。俗话说:“吃五斤不如睡一更”,也是讲睡眠对于人体之重要。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免疫学家贝里·达比教授的研究小组,对睡眠与人体免疫力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研究,发现睡眠除了消除疲劳,使人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密切关系。达比教授对28名试验人员进行自我催眠训练。结果表明,施行催眠术后的受试人员,其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而这两种淋巴细胞正是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这两种细胞数量的增加,意味着肌体抵抗多种病菌侵袭的能力增强。 有资料说,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者,比每天睡眠7小时者死亡率高80%。由此看来,足够的睡眠是养生的要诀之一,不可等闲视之,珍爱健康应从注重睡眠开始。 (《大众科技报》2000年12月3日)  相似文献   

15.
小熊特别喜欢洗热水澡。“我可不能天天上浴室去洗澡,得有一个自己的热水器。”小熊说。他决定自己做一个热水器。于是,他找来一个大木桶,把它放在高高的架子上,又在木桶里面放上热水,然后,再从桶里接出了一根管子,管子上再装一个莲蓬头,这就可以啦。“这是我的热水器,是我自己发明的。”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睡觉的科学八小时睡眠说并没有足够的根据。有些人睡眠时间很长但仍然困倦,以为生了病,其实是睡眠质量的缘故。有人认为,睡眠是为了恢复体力,其实睡眠的第一目的是让人脑充分休息。一天中,人即使不运动大脑也一刻都没休息。大脑占人体重量的2.5%,消耗的...  相似文献   

17.
有专家认为,高三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不要少于6小时,否则会影响同学们学习的效果。深度睡眠效率高——高三的学生要切记,千万不要一离开书桌就直接上床,一放下书本倒头便睡,这样不利于进入深度睡眠。同学们应该在睡觉前让大脑放松5分钟,慢跑一小会儿或洗个热水澡,这样容易尽快入睡,且睡眠质量较高。睡觉学问大——睡觉的时候应该侧卧,左侧在上,右侧在下,这种睡姿不会使心脏受到压迫;睡觉时穿的睡衣应该宽松,面料应该柔软;被子不能盖得过厚,因为压在身上的重量过重,会容易做梦;还有一点很重要,睡觉时千万不要蒙头,棉被内空气污浊,长期这样…  相似文献   

18.
南天 《师道》2006,(4):60-60
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暖洋洋的天气,却常使人感到懒洋洋,即使晚上有充足的睡眠,白天仍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春困”。春天,气温适中,皮肤和肌肉微细管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于是出现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春困”虽然是自然气候因素作用于人体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顺应人体自然变化规律,遵循春季养生原则,注意自我保健和调理,是可以减轻甚至克服的。俗话说,早睡早起精神好,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9.
大脑的食物     
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每天进行着繁重的活动。所以,你一定要给大脑吃适合它的食物。你知道大脑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吗?看看下面的文字你就明白啦!大脑喜欢吃什么1.牛奶:牛奶含有蛋白质和钙,尤其是含有脑所必需的氨基酸。如用脑过度而失眠时,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  相似文献   

20.
《小读者》2008,(5)
1.睡前生气:睡前生气发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以致难以入睡。2.睡前饱餐: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正如中医所说"胃不和,则卧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