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大力发展工业、科技行业等方面,早期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我国水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源的质量每况愈下。国家逐步意识到水源保护的重要性,但受限于缺乏完备的水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水源环境监测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合理等因素,使得水资源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应该正视水源保护的意义,加强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升水源保护的质量水平,逐步实现水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据面向服务的GIS技术特点,分析了ArcGIS Server的架构。并通过ArcGIS Server和相关的开发工具阐述了饮用水源保护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给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GIS技术构建饮用水源保护信息系统的功能体系和系统框架结构,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饮用水源监测站管理、监测数据自动入库,以及基于地图的相关信息发布、查询、统计,饮用水源污染分析等功能,达到饮用水源在线监测与信息共享的目的,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源,本文从水源管理体制、水质监测、水质安全评价措施等方面对饮用水水源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不足与缺陷,为以后进一步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的身体健康,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本文首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现状、饮用水水源保护概况和饮用水的常用处理技术,然后深入的探讨了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9)
饮用水源水质的好坏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合理、有效地保护饮用水水源有利于人体健康,据调查,广安市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多来自中小型河流、水库、地下水等。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特别是农村饮用水源被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对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及建议,希望为加强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源保护林的营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水源保护人工林的营造,主要是水源区内水草坡、灌草坡和灌木林及其他宜林地的人工造林;二是现有水源保护林(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主要是水源保护林的理想林分结构及培育(或作业法);三是水源区内天然次生林,低价值(指涵养水源功能低)人工林、疏林的改造。  相似文献   

7.
水质污染、水源短缺是我国水环境的现状,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矛盾。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保护水源、合理利用水源、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等几个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东江湖既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也是资兴、郴州等下游城市上百万人口的生活饮用水源.为了保护饮用水源的安全,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的水,开展了东江湖水环境质量的调查工作,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东江湖水资源保护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潘家口水利枢纽工程,是津唐两地重要的水源地,多年来为天津、唐山两座城市居民饮用水和滦河下游两岸万亩良田的丰产丰收提供了优质的水源保障。利用好、保护好这一水源,引滦人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结合水资源分配,取水许可,水政执法,水法规宣传等方面,分析了该枢纽工程水资源保护、水政执法的沿革、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车越  吴阿娜  杨凯 《中国软科学》2007,(4):84-93,108
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区域发展与水源保护的冲突,系统梳理了这一自然地理区域协调区域发展与水源保护的规划、控制、辅助技术手段,初步设计了以资料收集及框架设定、现状调查及评估、管理目标设定、管理策略制定、适应性管理为架构的基本程序,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协调区域发展与水源保护的关键方法,即:基于多目标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水源地系统综合评估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调控与水源保护区设置的水源地双相圈层保护方法,基于分权型管理思路与全过程利益方参与的水源地合作保护方法,最后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研究区域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韬  李春燕  宫照红 《西藏科技》2010,(6):69-72,77
森林是全球维持生态平衡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源涵养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和净化水质的功能。水源涵养林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调节来发挥其水土保持、滞洪蓄洪、调节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含量高,是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低运行成本系统,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只提取取水水源的热量,不消耗水量、不改变取水水源的水质,有效的保护了水资源。被称之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空调技术"。其充分利用蕴藏于建筑物周边的花园、草地、道路、停车场等土壤中的巨大能量,循环再生,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  相似文献   

14.
阜蒙县农村饮用水源短缺、水质不达标问题严重,因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的农村人口发病率高,波及范围广。通过实施基本饮水井工程和防氟改水工程,采取统一规划,保护水源,政府协调,多渠道筹资,合理选择供水水源工程等措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15.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现状 草原作为陆地覆盖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固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嘉兴市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量、水质等特征,结合城市规划、现状条件,并响应当地正常期间地下水禁止开采的政策,合理选取了应急地下水源。设计4种供水情景,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应急水源启用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对相关部门开展城市应急供水规划和保护地质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某市水源保护区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在该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如何处理好饮用水源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基于生态补偿的调控措施,以期实现保护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路大中修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环评中应重点考虑的路面拆除平整、桥涵施工、水源保护、风险分析等需引起重视的问题,供类似道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本文通过调查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对其进行保护既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和生存权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重要物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国饮用水源基本情况的研究,并对新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对饮用水源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调整进行介绍,提出我认为还存在的不足以及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