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媒介融合时代,公共利益原则仍是西方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传播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它体现着“公平”与“效率”两大价值的追求、协调与平衡,其核心是“公平”价值追求中公众的表达自由、知情权、媒介接近权的普遍实现.西方国家广播电视法的“公共利益”原则与中国传媒管控中的“两为”方针差异较大.由于中西传媒所处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根本差异,因此,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面对媒介融合挑战,在管制中要应对的问题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影视改革必须坚持原则才能保证改革稳妥顺利推进.本文从近年来广播影视改革实践中遴选了若干典型案例,尝试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实证分析,阐述中国广播影视改革的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3,35(2)
庞井君的《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对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和战略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力图从战略层面破解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瓶颈,提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培育合格市场主体问题、重构视听产业链问题、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问题和建设现代视听监管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正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媒介融合预示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在传播理念及形态方面发生了新的变革.为适应这些变革,2011年12月15日,第三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二十五周年高端论坛在广州举行.研讨会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暨南大学、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等9家单位协办.来自全国广播界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就“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战略”总议题及相关分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广电产业与新闻出版、电信等相关行业以及发达国家广电行业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大量数据,审视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发展需解决的四个突出问题:培育合格市场主体问题、重构视听产业链问题、健全市场体系问题及统一视听监管体系问题等,力图从战略层面破解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瓶颈,寻求中国特色广电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通信业与广播电视业融合过程中出现各种新型服务的今天,日本提出建立融合型媒介规制的基本构想,旨在解决新的媒介环境下从整体上把握媒介规制的基本理念、原则和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7.
熊科伟  张涛摄影 《中国广播》2013,(12):I0005-I0005
第四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12月1日在广州花都召开,本届研讨会总议题为“新媒体时代中国广播创新与发展”。下设“新媒体时代区域广播发展研究”“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体制、机制和经营”“广播与新媒体的产业联盟发展战略”“网络广播的营利模式研究”“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内容创新”“新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的困惑与问题”“媒介融合时代中国广播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节目创优”等九大子议题。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等机构及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媒体的近8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参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中,新技术带来了媒介融合,成为当前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本文将针对媒介融合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广播影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正从“广播”走向一种全新的融合形态媒体“宽带”.新的媒介环境对电视新闻生产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改造新闻生产的流程以适应“宽带播出”的需要.本文从“延展新闻”和“流程再造”的角度研究了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中,新技术的带来了媒介融合,成为当前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新特点。以媒介融合的情况作为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广播影视产业未来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张斐斐 《青年记者》2012,(17):49-50
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广播被称为“弱势媒体”.在媒介形式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广播更是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在当前复杂的媒介飞速发展时期,广播媒体能否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能否充分借鉴其他媒体的长处,扬长避短,与新媒体融合共进,是广播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12,(3):6-6
《视听界》荣获中国广播影视期刊奖十佳栏目奖2011年度中国广播影视期刊奖日前在湖南长沙评出,《视听界》主打栏目“封面话题”荣获首届中国广播影视期刊十佳栏目奖第二名。另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中国影视纪录片产业在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4年《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国家政策将影视制作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大力促进影视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将会是未来国家重点发展的工作。2011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是国家扶持纪录片产业发展的一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已成为其他产业的核心,中国经济也将在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中从“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型。广义来说,数字媒体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电子出版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我待。国家经济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杂志一直是我案头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每期的重点文章我都会关注。这本杂志为我国广播影视政策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业界资料,研读里面的文章,相当于不用出门搞调研。《中国广播》作为我国广播发展研究领域的领头杂志,其发展空间很大,将继续在世界广播影视期刊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从媒介本身来看,作为一本杂志,它在社会转型及广播影视变革的大潮中,具有更加多元的发展平台、更加优化的发展环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已成为其他产业的核心,广义来说,数字媒体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等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如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电子出版物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17.
王德成  范国平 《中国广播》2011,(10):I0008-I0009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杂志、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新疆记者站联合主办的“媒介融合时代广电新模式”高峰论坛9月24日在新疆库尔勒举行。来自北京、上海、重庆、黑龙江、山东、江苏、浙江、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40多位广播电视媒体从业人员与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交流。论坛围绕媒介融合的现状、趋向、影响,以及中外媒介融合策略、未来传媒人才新要求等话题,聚焦媒介融合新气象,预测媒介融合大趋势,前瞻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全国广播影视局长座谈会,8月14日在兰州闭幕。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广播影视工作面临的形势,着重研究了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规划和跨世纪发展思路,提出了今后5至10年广播影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任务,明确了总的工作目标、要求和对策,并提出要以一流的水平、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建立起中国广播影视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努力把我们的事业搞强搞大。从当前我国广播影视工作面临的形势来看,深化广播影视系统内部改革是贯彻落实兰州会议精神的关键所在。改革是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广播影视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所推动产生的媒介融合大潮是谋划广播影视发展的总体背景。传统广播影视和各种新兴视听形态正在汇聚和走向现代视听传媒。从广播影视到视听传媒转型的概念、路径和目标日渐清晰,传播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发展格局和监管体制随之发生革命性变化。广播影视呈现发展视听化、视听融合化、视听社会化和视听无处不在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改革的深入,如何搞好科学管理的问题已经提到了各级广播电视领导干部的面前。本期“要载”栏目中发表了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的文章《坚持导向,强化管理,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相信将对做好当前的广播电视管理工作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