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二次元IP”阅读热在2017年达到高潮,它的阅读主体是以90后、00后为核心的“网生代”.“二次元IP”阅读热折射出网络对信息传播中“反议程设置”进程的催化.“反议程设置”的实质是信息传播的主体由媒体演变成受众,受众成为议程的意见领袖,主导信息传播的全过程.“反议程设置”的出现是网络和自媒体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未来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媒体需要认识到“反议程设置”的利弊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助力网络时代信息优质传播.  相似文献   

2.
“场域”是布尔迪厄社会学中的一个关键的空间隐喻,即“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图式”。在2009年新疆“7·5”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国内媒体积极构建社会舆论的过程可以被看做是对国内媒体进行整合,与国外媒体进行斗争的过程。其间反映出的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国内媒体与国外媒体以及正面舆论与负面舆论之间的斗争对抗,其实映射出了一种社会权力的结构关系,而这恰恰是布尔迪厄“场域”概念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彭化义 《军事记者》2012,(10):15-16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一样。迈入了一个全新的“自媒体”时代。据报道。目前我国有近5亿网民,每天发表许许多多原创微博。在这种“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信息环境中.普通民众随时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登录各种新式媒体。发布所见所闻和思想观点。各种社会信息也必然随之进发。“自媒体”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繁荣与信息泛滥并存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移动终端等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受众获知信息的渠道也不断丰富,可以说,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人人参与的传播多元化时代.但是,无论何种传播媒体,其核心依旧是“内容”,即传播的关键在于信息,“内容为王”依旧是媒体发展的根基. 恪守“内容为王“ 传播媒体进入多元化时代,受众往往可以通过手机等自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多元化的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渠道,而信息传播的目的是影响受众.  相似文献   

5.
马瑛 《中国广播》2008,(9):57-58
提要是对广播新闻内容加以提示的简短文字,是广播新闻必不可少的“脸面”。广播新闻要先声夺人,提要就是“先声”,其在广播新闻中的传播作用显而易见。说得准确点“提”出的新闻“吆喝”得好坏,直接影响广播媒体的传播力或收听率,所以广播工作者应充分发掘提要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点,让其成为发挥广播媒体传播力的支点,帮助我们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融合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推出之后,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进一步加速,基于移动网络的客户端也相应数量剧增,呈现媒体竞争的新景观.“澎湃新闻”“界面”等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也都获得了可观的用户下载量.“端”的探索,对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产品换代和价值再造,无疑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虚假广告、低俗信息和假新闻、有偿新闻等在一些媒体上的存在,降低了媒体公信力,有些媒体受经济利益驱动,捏造和虚构新闻,刻意炒作,充当了“造谣者”角色.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祛除“不良媒体”,整体提升媒介公信力;媒体也应该加强自律.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是报纸、广播、电视等根据自身共性和个性,在内容生产、信息传播、人力财力等方面,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综合发展.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部分记者却走偏了方向.本文从分析不同媒体间记者“串稿”现象入手,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来源多元、受众自由度大,记者“串稿”造成的新闻报道同质化,会严重影响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制止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如何在第一时间内争抓独家新闻成为每个媒体为之奋斗的目标;如何做出“人无我有”的独家节目也是媒体品牌经营的一个标准。然而,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很难做到每个信息都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共享已经成为媒体的趋势。通过媒体再加工而形成的、我们暂且称作再生新闻,也成为媒体处理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去中心化”主要是指技术对普通用户的赋权,由马克·波斯特在其1990年的著作《信息方式》中首次提出.Web2.0时代,自媒体层出不穷,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打破了新闻业传播的特权,个人开始掌握话语的主动权与控制权,每个人都可以发布分享信息.受众由传统被动的收听者、消费者、接收者或目标对象转变为主动的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平等自由的主体交往成为主流.“去中心化”模式中,任何一个节点既是信息源,又是接受点,并与其他节点连通.  相似文献   

11.
国外新闻媒体、代理机构以及广告商们都开始流行使用一个新的度量词汇“engagement”,国内大部分人都将其译为“参与度”,即用户与页面的交互程度,来衡量网站或社交平台的用户活跃与运营效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像其他出版商一样,规模化运营模式将被淘汰转而提高用户“参与度”,并开始着手准备创造“为每个年龄段、每个平台私人定制”的新闻环境.CNN全球栏目社交媒体和新媒体部主管萨曼莎·芭莉表示:“早些时期的社交媒体,当人们还只有150个脸书好友时,会非常舒服地去分享新闻和信息.但是随着朋友圈好友数量的增长,人们就会发现,通过社交媒体来分享新事物的价值感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2.
陈日红 《青年记者》2017,(32):13-14
今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查处的“医药广告表演专家”事件,反映出当前存在的一些所谓的“神医药专家”在电视媒体代言涉嫌的虚假传播现象.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历来被赋予权威性和可靠性,以播放广告为重要创收来源.广告主以付费方式通过电视媒体进行商品相关信息传播,实现传递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的目的.该事件暴露出电视在网络媒体强势覆盖下对广告的“渴求”,而放松了对广告的审核“苛求”.虚假电视广告屡见不鲜,而此次集中性爆发受当下媒介环境影响甚深.电视媒体的关联主体及存在问题在事件中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牛妍 《新闻采编》2015,(2):46-48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间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使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媒介是人的延伸”,“人人即媒体”。传统媒体对信息所拥有的特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媒体和“罗辑思维”“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的一种途径和即  相似文献   

14.
苏欣 《新闻界》2005,(2):125-125
我们以往一直强调的独家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发展不发达、信息渠道不畅通的产物,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产生的特有的新闻概念。现在我们处在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独家新闻越来越难做了。一个新闻事件不管是从信息发布上获悉的,还是报料获取的。多家媒体几乎都会同时得到。无论哪一家都很难控制信息源,而独享信息。那么,怎样才能在这诸多的媒体中使报道“脱颖而出”呢?我市两家媒体的“打法”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迪一改变对独家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洪慧敏 《新闻实践》2010,(11):31-32
记者跑线通常有“冷线”和“热线”之分,科技、农业、林业等行业在都市类媒体里常常属于冷线,不要说发布的信息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一年到头新闻发布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比较难出读者爱看的稿子,记者的工作业绩也出不来。怎么来解决出稿难问题?在采访实践中,笔者琢磨出了新闻挖掘的“交集法”和“延展法”。  相似文献   

16.
徐峰 《青年记者》2012,(8):47-48
电视作为当代社会具有强大传播效果的媒体,其责任重大无需赘述.传统电视媒体,是我播你看,观众被动接受.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同的信息对不同的决策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关联和影响.因而,对于新近发生的各类重大新闻,受众不仅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取有关的信息报道,满足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更希望媒体能够成为自己发表意见、展示主张的窗口和平台,实现其同样强烈的“表达欲”.  相似文献   

17.
任孟山 《传媒》2015,(7):20-21
在笔者看来,所有大讲特讲“内容不再为王”的论调,都面目可疑,或故弄玄虚,或耸人听闻,或偷换概念,或逻辑断裂. 为什么? 我们先从媒体的本体论出发来看待此事.媒体是什么?其对应的英文词汇media有很多种意思,但大抵表达了一个核心:媒体是中介.而这个中介是信息的载体,通过信息生产来发挥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国际间)之间的中介性作用.媒体的信息是什么?是内容.媒体有没有经营?有.但是,经营是围绕内容来进行的.没有了内容,经营无从谈起.当然,可以说没有经营,内容生产的可持续性会有问题,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媒体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是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任孟山 《传媒》2016,(14):38-39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生态中,出现了一种传播新现象,笔者把它称之为“国际吐槽”。
  “国际吐槽”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网民通过互联网网页、社交媒体、网络评论、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等把“吐槽”出口到其他国家。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大家的“吐槽”都集中在国内,很少有机会“吐槽”到国外。国外民众如果想知晓一个国家的内部舆情和民众意见,一般都需要借助国际媒体。国际媒体采集其他国家的信息传播给本国民众或第三方国家。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社交媒体日渐发达的信息传播环境,使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变,国内网民如果通晓外语,以对象国语言进行发帖、评论、广播等的“国际吐槽”很容易被其他国家的民众所获悉。  相似文献   

19.
王垚 《传媒》2015,(14):26-27
今天的媒体如何去描述,已不再是一个界定分明的概念了.报纸被“二维码”延伸了信息呈现形态,电视被“摇一摇”“电视盒子”拓展了用户互动体验,手表被苹果公司创造成了新型智能终端,手机被移动互联网打造成连接虚拟世界的重要开关……媒体的功能不断在延伸、拓展和融合中超越人们的想象,为用户带来不同寻常的新媒体体验.但同时丰富多元的媒体形态、传播方式和传媒内容也带来了繁杂甚至海量的信息,用户在网络时代中的个性化需求纷涌而至,媒体融合的优势如何高效、智能地凸显在新型传媒时代之中?这是媒体融合发展的迅猛势头之下亟需探寻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张梦心  张允 《青年记者》2016,(18):81-82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掀起中国媒体行业转型的浪潮,作为我国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应树立创新理念,从机制、方法、手段及业态等角度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转型之路,即从新闻生产环节、信息销售环节、效果管控环节、全格局的布局环节实现关键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