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臻 《成才之路》2013,(9):16-19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学习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者学习成败的关键。英语教师心理场对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影响举足轻重。因而,教师要研究成才规律,探索英语教师心理场和学生英语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建立最佳教师心理场来激发职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调适他们的心理环境并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初中生学习英语一直处于艰难之中,尽管教师与学生在英语的教与学上都很努力,但很多学生还是走不出学习英语的低谷.造成此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都忽略了在英语学习中一直存在的,并起内因作用的学生的复杂而微妙的英语学习心理.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和运用英语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正确引导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英语学习心理机制,从而使学生自我发现和挖掘自身英语学习的潜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学习心理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本文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调查,探讨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分析人格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影响,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深入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特别是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的基础上,拟将现代化的心理训练手段引入英语学习活动,并制定《初中英语学习心理训练方案》,使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满足英语学习的要求.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本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学习态度亦有了较大的转变。同时,实验班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学习心理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本文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调查,探讨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分析人格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影响,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遵循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质量观;通过合作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强调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6.
丁一凡  朱莹 《考试周刊》2012,(29):86-86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存在着浮躁心理和英语学习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本文分析学生浮躁心理的特点、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矫正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及耐心是极大的考验,因此,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英语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小学生学习英语中往往缺乏耐性及兴趣,这就在客观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在小学英语学习中采用情感教育可以充分克服学生学习英语中存在的心理困难。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深入研究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的基础上,拟将现代化的心理训练手段引入英语学习活动中,并设计制定了《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训练方案》,使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满足英语学习的要求,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轻松上阵。通过将语文和英语进行对比与分析,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心理上将学习英语看做是一件简单的事,促使他们以一种积极、欢快的心态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心理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本文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调查,探讨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分析人格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影响,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遵循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质量现;通过合作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强调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阴影,并针对于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阴影,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观点认为大学英语中学生自身的动力与自觉性对教学的影响丝毫不逊于教材、课程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英语的学习中才能实现较高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心理因素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其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升英语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心理环境中和一定的动力驱使下进行的,因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环境及提供足够的英语学习动力便是教师的两大基本任务。这两方面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人们对英语教学机制认识的加深,开始逐渐意识到心理环境和心理动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下面就英语学习的心理环境和心理动力给予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焦虑这一情感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很大。本文从焦虑心理的成因、种类、对中职生的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经验提出了一些控制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以期找到一种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焦虑心理的最佳对策,使教师逐步探索出正确、有效、适用的教学方法,排除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焦虑的缓解方法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祖保 《考试周刊》2007,(49):73-74
焦虑心理是妨碍英语学习的最大不利因素,要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有效地学习英语,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其学习的环境,使他们培养起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受尊重的,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或方法帮助学生缓解英语学习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6.
充分运用心理语言学理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本文作者从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心理语言学中的阅读模式,指导英语阅读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英语学习倦怠是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的学习情绪、心理和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作为高等院校的特殊群体,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情绪尤为严重。鉴于以上情况,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城市学院美术专业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大一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倦怠心理,大二学生的倦怠心理更为严重,而且二者在负面情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英语学习倦怠问题更严重,在消极的英语学习行为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帮助学生缓解英语学习倦怠情绪。  相似文献   

18.
张庆荣 《华章》2007,(12):170-170
高职英语教师所面对的是英语基础差,对英语已经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情绪的学生.只有首心从心理上消除他们对英语的冷淡、反感、甚至厌倦、恐惧的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通过情感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真正改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严晓萍 《考试周刊》2012,(80):92-93
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理想和目标,本文用温内和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型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结合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存在问题.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以心理机制为着力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英语就带着惧怕的心理,这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也变得越来越吃力,甚至开始产生排斥心理,从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打消学生这种惧怕的心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正是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能否让待优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做出探索,力求创造和谐、轻松的英语课堂,构建师生和谐融洽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