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宁 《考试周刊》2009,(20):102-103
从心理认知的角度讲,语篇连贯是一种心理表象。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合理运用心理认知因素,从对线性连贯、整体连贯、构建认知语境三个方面的把握,将整个语篇理解为连贯的语篇,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和听力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话题是语篇语义成分和作者修辞意图的集中体现,话题统一和连贯是影响语篇连贯的重要因素,因而实现语篇话题连贯很重要。本文以某高校102名英专学生的英译汉作品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话题连贯视角探究:1.译者如何建立对原文话题连贯性的理解;2.译者如何在译文中重构原文连贯性;3.译文话题不连贯的原因。研究发现实现话题连贯需通过外在形式和心理认知,以期能促进译者在译文中实现话题连贯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也必然有认知心理的运作。现阶段许多语言学家开始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探析语篇的连贯性。在理解语篇的时候,不仅要理解语篇的外在形式,还要有效地开展心理认知活动对语篇的背景知识和预设内容等进行深层的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语篇连贯。认知语言学中的缺省预设和原型理论在解读语篇连贯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证实了从心理认知角度来研究语篇连贯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Panther & Thornberg将认知转喻分为指称转喻、述谓转喻、言语行为转喻。这一分类不仅更为全面地剖析了转喻的本质,而且为语篇连贯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将此三种转喻的认知机制运用至笔者在平时阅读的语篇中,试图从认知转喻的角度解释这些语篇的是如何实现连贯的。  相似文献   

5.
语篇连贯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其研究方法面广,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文章以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为理论依据,试图探讨认知语境观对两组语篇连贯类型的解释力。笔者对比了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论发现无论是形式功能研究还是语用推理抑或是认知心理研究,都与读者或话语接受者的认知存储、推理能力等密切相关。因此,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探析如何理解局部连贯与整体连贯、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是语篇连贯研究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框架理论对语篇连贯的阐释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语篇连贯的背后起作用的是人们复杂的认知机制,读者根据语篇本身和语境等因素构建起容纳语篇各组成部分的框架,从而形成心理连贯。连贯是心智与语篇互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对语篇连贯具有最佳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FauconnierTurnner(1994,1998)的复合空间理论(BMST)、Lakoff的整合观(2007)、MichaelAtherton的神经认知模式(2002),以及Kintsch的构建-整合模式(1988)等,提出了一个类似于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语篇连贯动态模式(DMDCE),目的在于从认知角度分析语篇连贯是如何形成的。该模式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随着语篇的展开,一个个心理空间是如何被构建和连接从而构建局部连贯;第二部分阐述,概念整合是如何通过心理空间的整合从而构建整体连贯,最后得出结论:语篇连贯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在该过程中心理空间的构建、连接和整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玉生 《时代教育》2012,(15):92-93,4
语篇连贯研究是语言学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对语篇连贯的研究主要是从语言形式、语用以及认知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语言形式的连贯研究注意语言显性的衔接结构,认为衔接是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语用研究认为语用推理在连贯的研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推理是寻求语篇内涵和实现连贯的重要手段。从认知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的研究认为人的认知对语篇连贯至关重要,只要语篇能够产生统一的认知世界,就可以认为语篇是连贯的.  相似文献   

9.
李振  王雷红 《海外英语》2014,(4):205-206
语篇连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论述语篇连贯的构建,分析了语篇的对称、心理、数量、距离和顺序象似性原则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作用,指出象似性是语篇连贯构建的重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5,(1):138-140
以一则英语经济报道为例,探讨了经济语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类型及概念隐喻如何构建经济语篇的语篇连贯。单个隐喻的内在系统性为语篇连贯提供了完整的内在结构及语篇信息流向前推进的框架,不同源域或不同目标域隐喻间的共有蕴含实现了隐喻间的语义连贯。通过对所选语篇的分析可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是构建经济语篇连贯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的理论框架对语篇连贯有较强的解释力。文章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语篇连贯的整体性识解假设,并从顺序和层级两方面来看该理论是如何加强了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欧阳燕 《海外英语》2011,(8):268-269
针对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笔者尝试在话语的框架下分析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以及衔接和连贯是怎么作用于话语的。该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衔接和连贯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接着区分了篇章和话语这两个术语,最后基于话语分析了衔接和连贯在话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浅析认知视角下的语篇连贯——从一则广告谈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贯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它涉及到语义、语用及认知等各方面。传统语篇连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形式或语义角度进行考察,并认为衔接是语篇连贯最重要的语法、词汇手段,然而这只是一个显性手段。实际上,具有连贯的语篇的构建和理解都离不开人的认知能力。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以一则广告为语料分析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4.
蒋庆胜  王琳 《海外英语》2011,(8):256-257
首先明确了语篇和连贯的定义,然后分析了时下流行的几种连贯的观点,并提出质疑。最后提出对连贯的看法,认为连贯不仅是语义、语用、认知的,还是哲学的。  相似文献   

15.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语篇翻译的研究不断深入,衔接与连贯作用也日益凸现。中西人民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及美学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之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因此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语篇的连接方式也便有了各自的特点。在英汉互译中要认真考虑如何遵循彼此的语言习惯,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使译文能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语言高度隐喻化的特征使隐喻成为经济语篇极为重要的语言组成部分。本文从隐喻理论的角度对两则经济语篇进行分析,探讨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构建功能。结果表明隐喻是一种有效的语篇策略。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赋予了经济语篇在概念层面和语义层面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7.
连贯是语篇的基础,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它涉及到语义、语用及认知等方面。功能语篇连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形式或语义角度进行考察,认为连贯是文本固有的语言现象。而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交际中话语连贯的实现途径,在语篇话题对连贯理解的作用方面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话语分析是指将一个具有语用和语义连贯的语篇看作一个意义单位,考虑到语境、文化、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对其内在的语法结构、逻辑联系、衔接手段进行破解和分析的语言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衔接是实现连贯的主要手段。文章探讨了连接性词语这一衔接手段在雅思写作中的应用及其对语篇连贯性的影响,以及学生在学习使用连接性词语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连贯(coherence)是语篇的基本特征,在语篇理解中起重要作用。推理是语篇理解者构建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也是构成语篇理解的基础。推理不仅仅涉及语篇信息的长时表征,也包括与连贯有关的信息短时激活,在语篇理解和信息加工系统中有其特定的制约和激发机制,语篇连贯离不开推理。文章探讨了推理(inference)和连贯的关系及其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