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观是生物实驗園地的工作类型之一。参观和在实验園地内上課不同的地方在於:每一次参观中,通常要講到几个题目,参观的内容是上課前的引導性的作業或学習过的材料的总結性的作業。 莖这一單元共分六節,由莖的起源講起,次講莖的种类,再講由芽發展成莖的構造,由構造再講到莖的功用——运输作用。最后还提出了地下的变态莖。本單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認識莖的种类、構造和生理。因为莖是植物地上部分的主軸;是根与叶花的联絡者。学生对莖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才能更進一步的体会植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这一概念。明确了目的以后,就要牢牢地掌握本單元的兩个重点:一、莖支持叶片伸展到空中接受陽光的作用;二、莖在植物体中的运輸作用。講授这一单元时,適值2月下  相似文献   

2.
一怎样通过这一冊教材的教学,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呢? 我們將根据教材特点、兒童实际、联系节日活动来考虑这个問題。看看全冊教材,計31課,除去教育部精簡通知中已經精簡的7課外,还有24課,仍然分为十个單元。第一單元“我羡慕你們”一課,从今日生活的幸福,鼓舞儿童心怀大志,树立学习的責任感。將使儿童从新旧社会儿童生活的对此中,对今日生活的幸福体会得更深刻。第二單元四課是描写自然界景物的文章。日出和晚霞,这是人人見过的“平凡”景色,“海上的日出”和“火燒云”兩課却把它們描写得气象万千。爬山虎和蟬,这是常見的植物和动物,課文中却描繪得那样細致、有趣。这  相似文献   

3.
初中植物学下册中有“植物的分类”一章,本章在本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內容是將整个的植物界加以簡要的叙述,由簡單的單細胞藻类和細菌,直到最高等,具有最复杂結構的种子植物,都各举代表加以說明。本章的教学目的,有兩个主要的方面,其一使学生对整个植物界有一个比較系統和完整的概念,而不至誤解为所謂植物,便是花草树木而已。同时可以使学生概括的認識到整个的植物界是由簡單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其二使学生們了解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經济利用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辯証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而且可以扩大他們的眼界,更深入一步的探測大自然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在尚未能自編出較适用的生物学教材以前,对現用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精简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因其中有些內容重复;有些教材跟当前生产联系不够密切;应該講授的一时又未編上去。教材跟不上形势发展,因此需作适当的处理,使其符合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針。 現將个人的做法提供大家参考指正: (1)“砍”——主要刪掉教材重复和教材不能联系当前生产实际的部分。第三章中关于“綠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意义”“自然界物質的循环”等兩节和第四章中的單細胞生物、多細胞动植物的感应性等四节大部分內容眼当前生产联系不起來,应該“砍”掉。第三章的“新陈代謝作用的原理在家畜飼养上的应用”一节,跟初中农业課“飼养原理”重复,沒有講述必要,应該“砍”掉。  相似文献   

5.
初中植物学下册第十二章植物的分类中,有細菌一課,細菌在自然界和对于人类都有很大的关系,教本中对各方面都广泛的提到,但为了使同志們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知識、所以写了一些补充的材料,虽然文中所触及的面很广,但不能说是包罗无余,因限于篇幅,致使許多問題未能一一詳加述叙,仅作一般的介紹,以供同志们教学时的参考。細菌是最微小的单細胞植物,它的構造非常簡單,繁殖能力很强,繁殖速度也快,由于它們生理类型的多样性,并且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所以細菌的分布也最广,根据其外形可將它們分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大类。細菌的細胞主要是由細胞壁,原生質(細胞質)和核質等部分所組成,由于細菌体积非常微小,所以在进行观察和研究时,就不如观察高等植物細胞时那样方便,因而常借助于一些染色的方法,来观察其結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生物学中,有着講解达尔文学說的內容,为什么要向学生傳授这方面的知識呢?依我看,理由有二个:一是培养学生的辯証唯物主义观点,让他們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釋动植物的起源,去解释生物体構造的合理性,去解釋大自然中生物与生物之間的相互关系問題;另一是达尔文学說本身是門生产斗爭的知識,在农业实踐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也可以說;这就是我們所以要对中学生講授达尔文学說的目的任务。当然,高中生物学中讲授的达尔文学說和过去所用的达尔文主义基础教本比較起来,內容是簡單多了,不过,既然要和中学生講授达尔文学說,就必然要講达尔文学說的基本內容。它的基本內容有三个:  相似文献   

7.
我在定师担任生物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兩課程,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及生物学的教材和教法,进行了如下的的改革: 一、在教材方面: 采取了:删、并移、倒、增、补的六字措施: 1.把厚古薄今而又不能很好地联系生产实际的部分和与初中动植物課相重复的部分(如“單細胞、多細胞动植物的感应性”部分)………删去(或只作概述); 2.把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生物学的重叠部分(如細胞部分)……并于一起来講; 3.把因季节关系暫不能很好地进行实物观察的实驗課(如細胞分裂)………移至春后进行;  相似文献   

8.
大綱草案上說:“閱讀教学的进行采取講讀法。”这个方法的采用决定于閱讀教学的任务。揚州說書艺人王少堂先生講“水浒”是很有名的。他講的“武松打虎”,摹声繪影,把武松的威武形象刻划得栩栩如生。高小語文課中“景阳岡”一課的教学,如果單純地变成“講故事”,把課本丢在一边,即使能講得象王少堂先生那样生动,也使儿童对武松的形象有所感染,却还沒有完成語文課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我們教研室的同志們,正在學習蘇聯的先進教學經驗。現在,把我們在政治理論教學中,進行課堂討論的方法,介紹出來供大家參考。一 課堂討論的目的性輿準備工作 課堂討論是在教師講課的基礎上,對課堂所講授的中心問題,進行有領導的討論。同學通過課堂討論,對一些中心問題,會理解體會的更深入、更明確,更有系統地綜合和集中起來。同時,在討論中要著重啟發同學真能開動腦筋,深入思考,以掌握課堂講授內容的精神實質;而並不是離開課本來單搞一套,或簡單地重複一下講課的內容。 課堂討論的準備工作,在學生方面,應該根據教研室發下的題目,寫出發言提綱。題目太大時,教研室就發下一些參考題。新同學對這種學習方法不熟悉時,教師在討論前要告訴他們題目的重點,以便進行準備。這樣,就可以避免在討論中接觸不到問題的偏向。  相似文献   

10.
在沒有討論生命發生的問題之先,我們有必要來談一談,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物質基礎又是什么? 恩格斯說:“生命是蛋白质体存在的方式,这个存在的方式的重要因素是在於与其周圍的外部自然界不断的新陈代謝,而且这种新陈代謝如果停止,生命也就隨之停止,結果便是蛋白質的解体”。这样的有新陈代謝作用的蛋白質在今天当然只有在有机体內才能找到,而有机体一般講來都是由細胞組成的。於是德国細胞病理学家微耳和(Virchow,1821—1902)就主張細胞是生命的單位,生命只能由細胞開始,細胞以外就再沒有什么生命,因而有机体內除了細胞之外就不可能再有任何活的东西,並且  相似文献   

11.
千篇一律的上課方式是目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一个最大的缺点,这种上課方式的特点是:在口头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后,教师講解新教材,演示直观教具,巩固新教材,布置家庭作业。这样的上課結構在有些場合下还可运用,但不能经常如此。如果在上課时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別是让学生独立地研究所分发的材料、活的植物和教科书上的插图的話,学生將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当教师在进行生物学課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些什么原則呢? 首先,应明确,生物学課程具有那些教学方法,按我們的意見,大致有以下一些:講解法,談話法,中学性的演講法,学生独立工作法,实驗,閱讀教科  相似文献   

12.
一簡單談談語文教学的情况“五四”以前,中学校裏國文科的教材是所謂古文。教國文的方法很簡單,無非講一講,讀一讀,出個題目讓学生作一篇文章,説一些古人已經說过很多回的話。所謂“講”,只是解釋字義,把古文語句翻譯成现代語,就是平麼翻譯翻譯,也儘够消磨一節又一節的授課時間了。那時候,無論教師和学生,要是他們心目中有什麼目的和任務的話,也不过是模仿古人,希望能像古人那樣考慮問題,能像古人那樣説説寫寫罷了。“五四”以後,教材裏才有“白話文”。小学全教白話文,中學裏白話文和文言文同時教。现在不説小学,光說中学。中学教文言文,教材和教法基本上跟先前一樣。至於白話文,其中有些是文学作品,有些不是。就思想內容說,很雜,有好些文章,思想不正確,甚至是反動的,但是有些文章是有進步的民主主義思想的。对这些白話文,一般教師認為文章本身沒有什麼講头,有的唸一遍了事,有的唸也不唸,叫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教学質量最主要首先必須钻研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內容,明确教学目的,抓住重点。只有这样,在教学的活动中方能深入浅出,犹如紅线穿珠,才会井然有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記忆;还有充分利用直观,紧密地联系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很重要。比方講各种脊椎动物的骨胳構造……就利用了挂图和标本,确定了骨胳的構造有二大重点:一方面指出脊椎动物的骨胳都包括二大部分:上面写的是板書提綱。另一方面,还要密切联系魚的生活环境指出魚的骨胳形态構造具有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講到蛙的骨胳时,应該同时挂起蛙和魚的骨胳挂  相似文献   

14.
放假以后,很快看到新的高小自然第三冊課本。把課本仔細的讀了一下,井和原来的第三冊自然課本作了个此較,感到新課本改进的地方很多,不但更符合大綱的要求,同时由于汲取了許多教学中积累的經驗,使教科書的內容更充实,更結合生产实际。本冊全部內容按照大綱規定是无生物界中的主要的有用礦物。修改以后,內容便更完整,系統性也更强。在第一課“地下宝藏”中,从儿童熟悉的地层,引伸到一层层的岩石構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而構成地壳岩石的物質就是矿物,使儿童获得地壳構成的初步知識和矿物的概念。接着研究地壳里几种普通的岩石,如花崗岩、沙岩、  相似文献   

15.
我於一九五二年九月參加工作。去年學期末,教研组讓我講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第六七兩章共十二節课,目的是通過講課的实践,進一步学習「中國革命史」,为今後講課打下良好基礎。在這一個月中由於教研組幫助的及時和細緻,自己主觀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教研组給我的任務。 (一)備課:我的備課過程有三個環節——準備、試講、聽課。1.準備:這是備課的主要环節,要求達到基本掌握講稿。我用的是教研組的統一講稿。我十分信任這份用集體力量寫出來的講稿,雖然它也有缺點,但總比我自己寫的要好。所以决定不在短時期內去作徒勞無益的寫稿工作,以便集中精力去掌握原有講稿。因為只有掌握了讲稿,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語言正確地、從容不迫地講授,才容易使学生聽得懂,所以我紧抓住這一點,一切學習、思索,都圍繞着掌握講稿,特别是講稿中的主要問题。  相似文献   

16.
新編初小一册汉語拼音字母教材较以前的注音字母課的編排更为科学,系統性也較强。例如每一課的插图都是圍繞着这一課新出現的字母的音所繪制的,这对一年級的孩子学字母,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利用这些插图进行直观教学,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又如教材的安排方面,首先出現了基本韵母a、i、u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試教了六节課,教的是《生物学》第一册里的藻类、菌类、苔蘚几个植物类群。经过试教,初步体会到在生物教学中,在組织教材方面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一节課內知識之間的联系問題。生物教材里每一課的知識,如果不穿起一条紅线,就显得杂乱无章,沒有脉絡。应該用什么作红线穿起来呢?我觉得这条紅綫应該是知识本身的內在联系。具体地說,就是要正确地阐述构造跟机能之間、生物体跟生活条件之間的关系。可以用《細菌》一課的教学来說明这个問题。細菌的构造、营养、繁殖对于細菌来說原是统一的,它的营养跟构造相适应,它的繁殖跟营养有关連。讲这課应該先讲清細菌的构造,明确指出它的身体就是一个細胞,細胞里沒有叶綠体。随后由构造引述到营养,說明細菌因为沒有叶綠体,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它是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組織数学課外小組的要求,近年來越來越普遍了。特別是中國数学会决定在1956年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数学競賽会的消息傅出之后,学生的要求更为迫切。我們教师們对于领导課外小組、指導学生参加数学競賽会的热情也很高,兴趣也很大,但一般的都苦于找不到恰当的材料。下面我想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曾經在校內的数学課外小組講演过的內容,希望能够得到各方面的指正,更希望大家多介紹一些內容:  相似文献   

19.
在观察植物細胞構造时,往往用洋葱表皮,或一些草本植物莖的徒手切片,用洋葱表皮或草木植物莖的徒手切片能給学生細胞与細胞的連結整体的概念,但也有缺点,学生容易产生錯觉,即植物細胞是扁平的,所以有必要給学生知道細胞是立体的多角多面的。以前在做植物分离的細胞时多用化学方法处理,比如氯化鉀加硝酸的方法处理等,目的是使細胞的中  相似文献   

20.
初小語文課本第四冊里有43篇課文,排为七个單元,还有12个練习。現在,我们就这些教材作出簡單的分析,并对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建議。一、关千內容的分析第一单元“学校家庭”課文用古人的好学行为,毛主席的模范事迹,儿童的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教育学生要热爱学习,关心和帮助別人,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还要对人有礼貌,并在任何埸所都能遵守秩序。这些課文全是故事,各篇之間固然可以找出它們的內在联系,但基本思想各有重点,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这个特点請教师們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