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希斯金的<林中雨滴>和肖邦的<雨滴前奏曲>,初步感受雨中大自然那宁静、幽远、朦胧、清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希斯金的<林中雨滴>和肖邦的<雨滴前奏曲>,初步感受雨中大自然那宁静、幽远、朦胧、清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对大自然四季景色的描绘,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2.通过多通道感受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作品选择与活动准备文学作品:散文《春天来了》、《秋天的雨》、《第一场雪》,古诗《小池》等。音乐作品:选择描绘四季景象的轻音乐曲《春》、《夏》、《秋》、《冬》和《四季》。美术作品:选择希斯金的油画《林边的花》(表现春天的景色)和《橡树·傍晚》(表现夏季的景色),列维坦的油画《秋》(表现秋日的景色)和《三月》(表现冬日的景色)。设计思路与活动建议在“我爱大自然”…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鼓励幼儿运用自己领会的美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所喜爱的人。 活动准备 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挂图《梦》,油画棒、彩色水笔、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的: 1.感受行动绘画大师波洛克作品的风格、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感受色彩相溶的奇妙变化. 3.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色彩刺激,体验玩色过程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油画棒,各色水粉、白纸、塑料小瓶若干;节奏感强和舒缓的音乐;波洛克作品和其它作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 1.欣赏作品,我去感受. 欣赏《形式的自由》、《作品13号》、《薰衣草之雾》,请幼儿谈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感受?画家用了哪些颜色?你认为画家是怎样画的,用了哪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七彩下雨天》这篇散文以雨为切入点,充满趣味,又不乏优美的意境,能够充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包括集体欣赏、感受诗句、学说诗句、创编诗句四个环节,旨在帮助幼儿理解内容,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尝试进行仿编,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美术领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主要以欣赏为主,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从而培养审美愉悦和审美能力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孩子用情感去体验,享受作品带来的愉悦感受。于是,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挖掘作品的教育价值,为幼儿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欣赏,加深对事物的审美体验成为我们思考和研讨的重点。为此,我们展开了专门的教研活动,选取大班《建构式教材》下册毕加索的作品《梦》,组织教师在深入挖掘作品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河船夫曲》,感受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精神。 2.学唱五声音阶歌曲,培养幼儿准确歌唱的能力,引导幼儿表现勇敢、乐观的情绪。 3.练习稳定节拍律动,准确掌握休止拍节奏。 活动准备 1.准备《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录音。  相似文献   

9.
李智玲 《教师》2013,(29):56-57
童话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幼儿这一观念一直影响着幼儿园的童话欣赏活动,教师在童话欣赏教学中走入只重视童话的教育作用的误区.教育作用是童话的功能之一,但童话本质是审美的,童话的功能都应通过审美来实现.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童话欣赏教学中应该重视童话的审美作用,充分挖掘童话的美,引导幼儿感受美.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但是,在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活动中,存在着教师的选择替代幼儿的选择、教师的感受替代幼儿的感受、教师的表达替代幼儿的表达等突出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尝试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依据“物”“事”“趣”“情”的顺序,组织引导幼儿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欣赏、体验、领悟.  相似文献   

11.
第一层次:画脸谱 活动目的: 1.欣赏脸谱的色彩美。 2.会用对称的方法画京剧脸谱。 3.随音乐自由表演,体验当京剧演员的乐趣。 活动准备: 供幼儿欣赏的脸谱若干张。椭圆形卡纸、彩笔、松紧带。录音磁带《月色美》。 活动过程: 1.出示脸谱,引导幼儿有序欣赏。 2.引导幼儿了解脸谱的含义和颜色特征。 3.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特点(夸张和对称),鼓励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脸谱。  相似文献   

12.
郑荔 《幼儿教育》2003,(4):10-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一规定削弱了学教育的工具色彩,而突出了艺术欣赏要求。那么,如何欣赏?欣赏什么?教材方面作何调整?儿童诗是幼儿学的重要体裁,我们在此探讨儿童诗欣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准备:1.幼儿欣赏过其他进行曲。2.小铃、圆舞板、铃鼓若干,音乐磁带一盒。3.请8个大班幼儿准备表演。过程:1.引导幼儿反复听《巡逻兵进行曲》,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如乐曲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等。2.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大胆地讲述给大家听,如乐曲是神气的、有力的,节奏是欢快的等。3.让幼儿边听乐曲边自由地表现巡逻兵的样子,进一步体验巡逻  相似文献   

14.
眼泪     
天空哭了,眼泪变成了雨水;星星哭了,眼泪变成了流星;小草哭了,眼泪变成了露珠;我可不能哭!因为眼泪会变成咸咸水。(陈娇/文)提示与建议:这首儿童诗抒情、优美,充满童趣。教师可运用这首儿歌给不同年龄的幼儿组织不同活动,如在小班可以开展欣赏活动,在中大班可以开展诗歌仿编活动,等等。在欣赏活动中,教师应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注重营造相应的氛围,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和理解作品,不仅理解作品的语言,还能想像作品的画面,感受作品的柔美和童趣。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多媒体课件及背景音乐等引导幼儿欣赏,让幼儿换一个角度来感受自然,体会自然的…  相似文献   

15.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对诗歌的兴趣,欣赏、感受诗歌的美,并学习用语言、绘画、舞蹈等形式进行表达。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仿编诗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带幼儿户外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云朵,丰富一些词  相似文献   

16.
<正>活动背景夏天,在雨水的滋润下植物生长繁茂。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雨的特点,引发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兴趣,教师选取了幼儿常见的几种食物——苹果、柠檬、辣椒、苦瓜,形成自编儿歌《雨的味道》,在农庄的模拟场景中营造童话氛围,让幼儿生动、直观地体验食物中蕴含的酸甜苦辣多种味道,感受儿歌拟人化的语言特点。同时,该儿歌句式简单,适合小班幼儿欣赏和学习。活动目标1.在品尝食物中体验酸甜苦辣四种味道,通  相似文献   

17.
大师的对话     
一、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肖邦、李斯特的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爱之梦》,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2、通过鉴赏两首作品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了解两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的贡献3、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初步了解"练习曲"的基础知识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聆听作品,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歌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难点: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三、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克罗地亚青年钢琴家马克西姆的钢琴演奏片断,学生聆听感受。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蒙德里安是荷兰著名的新造型主义画作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各种事物,简洁而大气,适合幼儿欣赏。在设计本活动时,我不仅仅着眼于引导幼儿感知蒙德里安画作的特点,更关注、启发幼儿感受蒙德里安画作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提升活动的价值。目标:1.欣赏蒙德里安的代表画作,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格子画的特点及其含义。2.借鉴格子画的特点,设计、装饰T恤衫。准备:由与图画素材相关的资料制作而成的幻灯片,电脑投影设备,白色T恤衫,不干胶,爵士音乐。过程:一、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特点1.出示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雕塑存在于生活的诸多角落,俨然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许多雕塑形象逼真、可爱。幼儿非常喜欢。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欣赏、感受雕塑作品及其寓意,我结合幼儿园文化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幼儿能在欣赏雕塑作品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审美经验,逐步了解自己所在幼儿园的文化。【活动目标】1.感受雕塑作品《晨曦》的形体美及其寓意。  相似文献   

20.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对诗歌的兴趣,欣赏、感受诗歌的美,并学习用语言、绘画、舞蹈等形式进行表达。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仿编诗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活动准备 1.带幼儿户外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云朵,丰富一些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