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每天下午接女儿,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妈妈,我饿了,我要吃东西。”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女儿的胃口吗?但不可能每天都不合胃口啊!女儿在家吃饭一直是奶奶喂的,不知在幼儿园老师是否喂她吃饭,是否会鼓励她多吃一点?女儿吃得慢,过了吃饭时间会被收掉饭菜吗?我非常不放心。女儿身体瘦弱,吃东西很挑剔,吃饭一直是个大难题。幼儿园活动量增大了,又没有零食吃,小小年纪饿坏了怎么办?我向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但老师说她吃得还可以。是不是幼儿园的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很“正常”的事?我多么希望老师理解我的焦虑情绪,我甚至想,能否让奶奶在午饭时间…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吗?当老师与幼儿围在同一桌吃饭时,幼儿会吃得特别香、特别甜。一般幼儿园在幼儿吃饭时,老师总是在幼儿中间巡视,目的是管理好幼儿的进餐秩序,要求幼儿不讲话,不玩,快快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但此举往往效果不好。如果老师能和幼儿坐在一起吃饭,和幼儿小声说笑,讲讲今天菜的味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接触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往往希望活动环境安静、有序。早上进园时,教师命令道:“不要说话,看书,玩玩具去”;做早操时,老师告诫道:“安静点,其它小朋友正在看我们的表现呢!”学习活动时,教师提醒道:“安静点,先听老师说!”午餐时,教师免不了说一句:“吃饭时不可以说话!”……孩子的世界被要求的无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按照幼儿园对幼儿的早餐、午餐质量高、数量足、色香味要样样俱全的要求,我们一直要求全班幼儿必须吃完份内的饭菜,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给小朋友盛饭菜。徐玲欲言又止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事跟老师说吗?”她点点头:“老师,下次能少添一  相似文献   

5.
在很多幼儿园,都是孩子吃过午饭,上床睡觉后老师才能下班。有些老师为了能早一点下班,就在孩子吃饭的时间上加以限制。有的还让幼儿进行比赛,谁先吃完谁得  相似文献   

6.
瑞土日内瓦的幼儿园,一向注重给孩子自由,以鼓励和培养自主能力为主,从吃饭、睡觉这样的小细节上就可见一斑。吃饭从来不喂每天中午,日内瓦的幼儿园都会供应午餐,并由老师给孩子们分配食物。但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老师从不会以“营养健康”为由进行“强行摊派”。如果孩子对某种食物很不喜欢,老师就少给或不给。领到食物后,大一点的孩子拿勺吃,小一点的也会自己抓着吃。除了身体不舒服时老师可能帮助他们吃饭以表示安慰外,基本不会出现喂饭的现象。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即使在别人家做客,瑞士家长也会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曾有一对当地…  相似文献   

7.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离开亲人,从熟悉的家里来到陌生的幼儿园,环境变了,周围的人、物都不熟悉了,自然会产生恐惧、焦虑和诸多不适应,比如,每天刚入园那会儿,要疯狂地哭闹,幼儿园里的饭菜总觉得吃不习惯等等。面对孩子的种种“不适应”表现,家长应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8.
瑞士日内瓦的幼儿园,一向注重给孩子自由,以培养自主能力为主。吃饭从来不喂每天中午,由老师给孩子们分配食物。但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老师从不会以营养健康”为由进行“强行摊派”。如果孩子对某种食物很不喜欢,老师就少给或不给。领到食物后,大一点的孩子拿勺吃,小一点的也会自己抓着吃。除了身体不舒服时,老师可能帮助他们吃饭以表示安慰外,基本不会出现喂饭的现象。老师只会比划着用勺的动作,启发孩子吃饭。一旦午餐时间结束,不管饭菜有没有吃,都会被收走。此外,即使在别人家做客,瑞士家长也会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曾有一对当地朋…  相似文献   

9.
读《幼儿教育》“大家谈”栏目中两篇关于能不能允许小孩吃饭时讲话的文章,感到这两位作者的见解虽有不同,但着眼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幼儿园是这样认识并实践的:在组织幼儿集体吃饭时,一般不让小朋友随便讲话,这是为了防止孩子边吃边讲,不小心把食物咽入气管,也是为了让孩子比较安静地集中注意力吃好饭。但在不影响其他幼儿吃饭的前提下,也允许幼儿轻声讲话。如有的幼儿不慎把饭菜碰翻了,孩子们可以轻声的告诉老师,请求帮助处理;有时因孩子小,控制能力差,吃饭时要大小便了,我们也允许他们提出请求,并让他们大小便以后继续吃饭;有时吃到  相似文献   

10.
食鱼法     
幼儿园午餐吃鱼时,我们用两句顺口溜:“吃饭不吃鱼,吃鱼不吃饭”来指导幼儿吃鱼。当吃虾时,他们也会举一反三想当然地说:“吃虾不吃饭,吃饭不吃虾。”  相似文献   

11.
蒋俊  邓丽洁 《今日教育》2007,(12):42-42
每到幼儿园放学时,家长接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中午吃饱没有?殊不知,老师也很怕幼儿没吃饱,每次吃饭都给幼儿盛很多饭和菜.一碗吃完了,还要给幼儿盛一碗,孩子想不吃,老师说,吃完要发大红花、奖小星,于是孩子尽一切力量把饭吃完。老师这样做是怕幼儿没吃饱,同时也好给家长交差,让家长满意。我一直以为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  相似文献   

12.
张延伟 《新疆教育》2012,(9):178-178
为了让初如园的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采用了家长陪同幼儿入园适应的半日活动。该吃饭了,孩子们都坐在小椅子旁准备进餐了。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真香呀!刚吃了几口,一位孩子的姥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再给我们的孩子盛点菜,孩子爱吃菜。话音刚落,一个爷爷也让老师再给孩子盛点菜……没几分钟,又有一些家长要求给孩子添菜,由于老师对孩子们的进食量不是很熟悉,转眼间孩子们的盘子里又都添上了不少的菜。老师,我吃不了。老师我不想吃了。有的幼儿索性在家长的带领下主动将剩下的倒进了垃圾箱。  相似文献   

13.
那是去年“六一”节的事情。我们班的幼儿终于兴高采烈地在一起吃饭了。孩子们高兴地说着笑着,盘碗饭菜在来回穿梭。这个孩子要添菜,那个孩子要加饭,好不热闹。闻讯赶来的家长,看见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吃饭的样子,也议论开了。有的说:“真像一群小鸡在啄食。”有的说:“我家培培在家里是不吃鸡蛋的,在这里还吃呢!”……当家长得知这餐午餐是我筹备时,都连声说:“当一名幼儿教师真不简单!”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些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要么边吃边看电视,要么边吃边玩玩具,吃一顿饭要两个小时。但若是问起老师在幼儿园吃饭怎样,老师居然说他(她)吃饭很好,有时还得第一名。孩子为何会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家园教育不一致。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平衡膳食,利于消化器官的吸收,因此幼儿园很注重幼儿饮食习惯的养成。有的幼儿通过老师的帮助自己能好好吃饭,可一回到家家长却不重视这方面教育,孩子难免又犯。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家在园吃饭一样好呢?幼儿园的一些做法值得家长借鉴,同时还要做到家园配合保持一致才好。  相似文献   

15.
给菜取名     
大凡酒楼、饭店的菜,都会冠以美名,如:“八仙过海”、”孔雀开屏”、“海底捞月”等,这些动听的菜名,不但能满足客人的心理需求,而且也能诱发客人的食欲。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一招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愿意吃、吃得香、吃得开心。如:每天在孩子吃饭前,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讲一讲菜,问幼儿菜是什么颜色,闻闻菜的香味,然后给菜起个名字,可以给肉圆起名为。“小彩球”,给豆腐起名为“小白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用餐。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吃饭的口味各不相同,教师不宜从一开始就强迫他们吃完规定的饭菜。可建议幼儿先尝尝,再鼓励他们慢慢吃完。对幼儿不爱吃的食物,可以让他们先吃一点,以后逐渐增加,这样可养成幼儿不剩饭、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幼儿吃饭的速度有快有慢,不宜在吃饭  相似文献   

17.
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每次活动后家长都会及时填写反馈意见。有部分家长写道:“开放日中幼儿伙食质量很好,吃得也挺好,平常也这样吗?”“幼儿园是不是在做样子给家长看?”其实我们每天都有营养师用科学的方法,精心为幼儿配制饭菜,品种多样,荤素搭配合理,营养丰富。老师们更是悉心照顾好每名幼儿,让幼儿不偏食,吃饱吃好。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家长不放心。针对这一现象,我认真思考后认为原因可能在于:1.我班家长由于工作忙,接送孩子时来去匆匆,还有的孩子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接送,他们可能没看过食谱。2…  相似文献   

18.
幼教博览     
德国 —“随意”教育正流行穿多少随你便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在幼儿园室外玩耍的孩子却不穿棉衣或防寒服,对此老师的解释为,孩子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精力旺盛,几乎可以用来“发电”。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灵活性。吃多少随你便吃中饭时,老师把饭盘放在孩子面前,大点儿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纪小的、不会用勺子吃饭的孩子就用手抓着吃。对刚入园不会吃饭的孩子,老师会用手势启发他自己吃,但丝毫没有喂的意思。睡多少随你便在午睡的问题上,老师也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如果在床上躺20分钟~30分…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学会咀嚼进餐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一刻,幼儿园的饭菜色香味均美,是孩子们最美的享受。但小甘甘却是另一幅情景:只见他眉头紧锁,双眼发愣,呆望着那份饭菜,却不往口里送……老师发现了,便走过来问他:“怎么不吃饭呀?”他不答话,老师便舀一勺饭喂到他口里,但饭到他口中却没有动静。老师提示他快吃,但没有用,他丝毫也不动一下嘴巴。老师让他张开嘴巴,饭还含在嘴里,还看见一口又稀又细的小牙。糟糕,这孩子不会吃饭!准确地说,是不会用牙齿咀嚼食物。离园的时候,甘甘的奶奶来接他回家。老师告诉奶奶,甘甘今天没有吃到饭菜…  相似文献   

20.
吴颖莹 《幼儿教育》2004,(12):37-37
进餐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进餐的基本要求包括:饭前用肥皂洗手,饭后漱口;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饭;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响声;不厌食,能愉快进餐;不挑食,能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餐后能将餐具物归原处,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