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为什么活着?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我为什么会生病?地球还会转动多久?为什么会有战争?什么是政治?为什么1+1=2……认真想想,这些问题,你答得上来吗?如果一个孩子突然问你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回答! 事实上,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也经常提出过让大人很为难的问题。我们有时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大人们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
冬日书香暖     
, 《中华家教》2012,(11):48
《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作者:何怀宏出版:中国妇女出版社"爸爸,我可以永远活着吗?我不想死。""妈妈,我为什么一定要上学?"当孩子向你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你该如何回答?是避而不谈,还是加以引导?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是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开始忍不住探索这个神秘的领域。面对孩子们或畏惧、或担忧的疑问,何怀宏教授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消除恐惧、认识生命,给孩子们最初的也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3.
当孩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时候,家长不妨反过来问问:“你看这是什么呢?”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探索事物的兴趣。一天,我们领着孩子散步,走至一处建筑工地前,见工地上有辆吊车正在吊水泥板。孩子停住了脚步,目不转睛地看着。看了一会,他问:“爸爸,这是什么?”我们即反问他:“你仔  相似文献   

4.
当孩子问起,去世的奶奶去了哪里?坠机是怎么回事?飞机为何找不着了?失去亲人的家属为什么需要我们的帮助?……面对这些问题,你将如何回答?也许你从未想过让孩子直面这个事实,但太多例子告诉我们:让孩子们自幼接受正确的死亡教育,不仅能让他们毫无阴影地正确对待生死,通过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提升生命质量,也能有效降低未成年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Jokes and Humour     
世界上最大的东西彼得在老师正在讲课时打着瞌睡。老师:彼得!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大的东西是什么?彼得:唔……唔……是眼睑。老师:什么?眼睑?彼得:是的,老师。因为只要我一闭上眼睛,眼睑就挡住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可能更糟警察:当你的手表被抢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大声呼救呢?男士:如果我张嘴喊叫,他们就会发现我的四颗金牙。那样情况就更糟了!有益的教训在英国,十八岁以下的人不准进酒吧喝酒。汤普森先生以前常常去他家附近的一个酒吧喝酒,但他从来不带他的儿子汤姆去,因为他年纪太小。后来,当汤姆年满十八岁的时候,汤普森先生第一次带他去他常…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位中班老师。我班上有个叫冬冬的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都不错。但是有一次他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家里把碟片、书籍、玩具都搞得乱七八糟的,从来都不知道收拾。我就告诉冬冬妈妈,针对冬冬的这种情况,家长要随时提醒孩子,如看完碟片以后及时放好,不能随手乱扔。开始的时候妈妈可以帮他一起收拾,养成习惯以后冬冬就可以自己收拾了。没想到冬冬妈妈反问我:“我们工作这么忙,我这样整天盯着他,我不是成了专职保姆了?”她的这种想法实在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当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我想告诉这位妈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呵护和教育。为了孩…  相似文献   

7.
电话里,一位家长诉苦说: 我们的孩子不知犯了什么毛病,中学快毕业了,他却不想上学了。平常,孩子就胆小内向,最近告诉我说,他做什么事都害怕,见陌生人就心慌,紧张得哆嗦。有时候,说话紧张就口吃。上体育课时,心里一紧张肌肉就僵硬,总也没有好成绩。我说,你怕什么,他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心里总是想些怕人的事。昨天又告诉我说,他不想上学了,怕去学校。这可真把我愁坏了!您说,孩子这是怎么了? 既然孩子已经长大,最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孩子最幸福?”孩子们会告诉你,爸爸妈妈让我们“疯”的时候最幸福。这样的回答可能会使父母感到茫然,但事实就是这样,容不得半点疑惑。今天的孩子虽然享尽丰富物质生活带来的好处,但在分数的重压下,孩子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因此,如果有机会让他们无拘无束地“疯”一回,当然是最受欢迎的了。丰子恺先生在他的散文《作父母》中记述了自己伤孩子心的一段往事。那天,他的4个孩子正在家里做功课,忽然一个挑着小鸡叫卖的来了,4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赶到楼下,叫嚷着要买小鸡,孩子们一下子疯了起来。然而丰子恺因为价钱贵而没买…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教育情景;老师发现了学生的错误,既抓住了事实,又讲清了道理,可是学生仍挺胸昂首,无动于衷。为什么会这样?当时他是不会告诉你的。当他信得过你的时候,才透露:“当时老师讲的道理全对,可是我一听到那股训斥人的味道,就感到老师不是真心帮助我,所以……。”与此相反,《春雨之歌》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教育情景:通县一中刘纯朴老师,对一个打架“玩儿命”,严重沾染坏习气的学生,不训斥,不挖苦,不空洞说教。当孩子受伤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用自行车推他去医院,亲手给他洗脸、洗手,使孩子内心感  相似文献   

10.
曾经在《人间游戏》里看到过这么一个例子:Johnny是一个5岁的孩子,当他的父母和朋友正在厨房的餐桌前喝咖啡的时候,他从房间跑进跑出,快乐地在拉着他最喜欢的玩具卡车。突然客厅里传来了一阵撞击声。他的妈妈走进客厅,发现一个玻璃花瓶从桌上倒下来;打碎了。“谁干的?”她问。“Doggie(狗)。”他回答。妈妈气得脸红脖子粗,因为她知道5分钟之前她已经让狗出去了。她直截了当地击破小男孩的谎言:“我不要一个撒谎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家长经常会被孩子问到:“为什么爸爸会长胡子,妈妈却没有胡子呢?”为什么天上会下雨?”为什么到了秋天,有的树叶变成了黄色,有的树叶却变成了红色呢?”有些问题家长觉得很好回答,有些问题家长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还有些问题,家长觉得即使把答案告诉了孩子,他也无法理解。那么,孩子为什么爱向家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呢?由于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孩子对那些以前没有见到过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总是想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毕竟,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想要知道答案,很多情况下要求助于家长。作为家长,在回答孩子提出的各…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这个社交变得频繁而且重要的时代,交往更成为父母都关心的话题。孩子的社交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你发现他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还能改变吗?内向的孩子也能在交往中如鱼得水吗?社交能力,到底是一种普通智力,还是社交商提法更为科学、准确?互联网迅速发展,使社交一词有了新的含义。网络社交和真实社交有差别吗?让我们一一解答上述问题,帮你找到孩子社交发展中的一系列密码,优化养育,培养出受欢迎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这个案子是我去年办的,偷 车的少年叫马民,是个看起来特 别机灵的小伙子。他正在读高 一,老师和校长说他成绩不错, 在学校里的人缘特别好。当我们 和他谈话的时候,刚开始他什么 也不说,后来,我们问得多了,他 就哭了,哭得很伤心。当时我们 也没有觉得奇怪,因为凡是到我 们这里来的孩子,几乎个个都 哭,都表示很后悔自己的行为。 但是,马民哭完了以后说的 话让我很吃惊。他说;“别看我偷 了那么多车,其实我自己一辆也 没要,我也没有分一分钱。”这句 话倒是真的让我惊讶了。许多偷 车贼偷了车以后,要么改装了自 己用,要么转…  相似文献   

14.
富贵花     
第一次看到富贵花是我在工学交替的时候,只见它是节节往上长的,似竹非竹,特别的青、嫩柔,有些惹人喜爱,但也不过是一种平常的草本植物而已。一位与我同龄的十七八岁的女孩正在精心地把它制作为厂房里的欢迎用的瓶景,当女孩告诉我它名叫富贵花的时候,对我这样有着远大志向却又不青安于平常岗位的人来说,我打心跟里就有些鄙夷它。  相似文献   

15.
镜头一:中班的积木建构区,男孩李晨与两男孩、一女孩组成一组,进行积木搭建。 李晨选择用积木搭建城堡。当他开始搭建的时候,其他三名孩子并没有与他一起合作,而是站着或者坐在他的周围看他搭积木。当一名孩子主动与正在搭积木的李晨交谈时,李晨立刻斥责道:“别惹我发火啊,听到没有,闭嘴!”当另一名孩子插话时,李晨马上恶狠狠地对他吼道:“你废话多了啊,告诉你,再有两次我就把你开除,听到没有!”而当女孩碰到李晨搭建的积木时,李晨又暴躁地对她说道:“你怎么尽给我添乱呢?你也不听话了吗?”整个区角活动中,真正搭建积木的只有李晨一人,其他三人都是旁观者,他们偶尔的插话或者参与也被李晨斥责或制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以沙作画     
用颜料和画笔作画我们见得多了,但你有没有见过用沙子来作画?用沙子作画,也就是所谓的沙画。当人们谈到沙画的时候,有时候是指沙画工艺品,有时候是指沙画表演。这两样东西分别是什么呢?而它们与平常我们所见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一天,南希对我说,马休斯正在一个游泳训练班学习。哇!这么小就学游泳?小宝宝怎么学?我真的是很好奇,也真想有机会见识一下。她告诉我:他们并不是现在就想给孩子定什么发展目标,也不是希望他以后当运动员,而是要让孩子从小喜欢水,适应冷水,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教育教学论坛》2013,(39):F0002-F0002
<正>有一次,在我参加的一个晚会上,主持人问一个小男孩:"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孩子看看我们这些企业家,然后说:"做企业家。"在场的人笑着鼓起了掌。我也拍了拍手,但听着并不舒服。我想,这孩子对于企业究竟知道多少呢?他是不是因为当着我们的面才说要当企业家呢?他是不是受了大人的影响,以为企业家风光,都是有钱的人,才要当企业家呢?这一切当然都是一个谜。但不管怎样,一个人的人生志向,我以为当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谁,最重要的是从小要立志做一个努力的人。我小的时候也曾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不外乎当教师,解放军和科学家之类。时光一晃流走了二十多年,当年的孩子,如今已是四十出头的大人。但仔细想  相似文献   

19.
[引言]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在课堂上讲了这样一件事:有段时间,他忽然注意到,小孩子们往往喜欢钻到桌子底下。除了捉迷藏的喜好,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当这位作家也钻到桌子底下的时候,他发现,眼前竟是一幅大异于平常的画面:小孩子变大了,只见大人两条腿,人们穿的鞋子也异常大--原来孩子是在体验和欣赏现实世界的另一个版本。作文中视角的变化,也往往能收到与此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创办的巴甫雷什学校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引来了许多老师学生驻足观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摘下了那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去。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漂亮的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