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动句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试图从连动句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等几方面介绍汉语连动句,然后通过比较英语连动意义的表达法,引出汉语连动句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首先梳理了汉语连动句的句式分类,然后结合语料库归纳总结了汉语连动句的英译方案.研究发现,若句子的动词项较少且动词之间没有过多的修饰词,连动句可以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句,也可以摆脱汉语连动句的句子结构,只选取一个动词作句子谓语,尤其是包含多个动词的连动句,可以使用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从句等形式来完成动词的转换,从而使译句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此外,还可以适当地进行省略或动词语序的调整,以保证句子逻辑缜密和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3.
朱林 《文教资料》2013,(33):24-25
英语和汉语在词类的划分及功能、词语搭配及句子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两种语言词对词的翻译变得很困难.汉语连动式便是一例。本文从汉语连动式的句式特点入手,探寻对汉语连动式中不同类型的谓语动词结构的英译处理方法.同时对连动式英译简单句与复合句的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汉语连动式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利 《大学时代》2006,19(2):18-19,8
连动句是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关于汉语连动式的研究已有50多年,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还没有一个定论,存在很多分歧。本文将对汉语连动结构的特征与其他一些结构进行比较,重新界定连动式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郭杰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2,14(2):114-117,133
分析了世界不同地区语言连动结构的特点,指出连动结构并不是汉语所独有的句法结构,而是广泛分布于约占世界三分之一的语言之中,且具有较强的跨语言变异性,其类型学研究价值较高。认为汉语连动结构的研究必须纳入世界语言的视角,并以语言共性的理念加以考察和分析,才能够最终认清汉语连动结构真正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连动式是现代汉语特有的句式。本文通过实例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汉语连动式的语义结构,并以此归纳出连动式的六种语义结构类型及其在维吾尔语的相应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连动句在汉语句型系统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连动句的构成条件问题是连动句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语和连动动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充分讨论这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对连动句构成条件进行了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句子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担当,但不同的是,汉语的谓语动词可以连用,和英语相比,连动谓语可以说是汉语谓语的一个特点。在表达方式上,除少数情况下,汉语的连动谓语可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选连动谓语中一个动词为英语的谓语动词,而另一个动词则需要译为非谓语动词形式。  相似文献   

9.
连动式是古今汉语一种重要的句式,对连动式的研究从三个平面的角度作一个综述,有利于发掘出连动式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汉语"共宾连动句"是一种处于连动句和兼语句边缘的句式。研究发现共宾连动结构具有致使义,当目的范畴实现为"来"和"去"的时候,可以变换为相应的"把"字句。此外,文章通过移位测试、时体标记测试等方式证明V1是动词核心,V2是表示目的的限定性从句。最后我们将汉语共宾连动结构归类到把字结构中去。  相似文献   

11.
细致考察“伸手”构成的连动结构,发现在序列动作连动结构中,V1往往决定了V2的语义范畴,而且两个动词的体特征是相互制约的。从这个个案可以看出,汉语的序列动作连动结构表达的事件具有单一事件的特性,连动在汉语语法系统中并非仅仅是一种结构类型,而是一种语法手段,是一种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连动式结构在汉语中很普遍,也是世界语言中一种广泛存在的语法结构,学术界对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充满矛盾与争议。现就现代汉语连动式的命名、存废、分类等三个方面进行述评,力图展示半个多世纪的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法结构,它既具有连动句式的特点(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又具有兼语句式的特点(其谓语部分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这种句式实际上是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合用,笔者姑且把它称为“连动兼语句”.例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框架理论,从框架激活、视角、脚本这几个理论点出发,对汉语连动式的产生与分类进行讨论。连动式是框架操作在汉民族形象、具体的思维认知影响下催生的语言形式。以连动式具体特征形成的认知动因作为划分依据,连动式大体分为脚本型顺序连动式与视角关系连动式。  相似文献   

15.
李林徽 《文教资料》2010,(28):23-27
本文就无可回避而又急需解答的语法教学实践和就业语言社交实践问题.以及已经成为学校语法教学规范却依然争议极大、存废观点截然相反的连动句学术研究问题。阐述了从汉语析句目的的角度对汉语连动句进行析句目的考察的实践背景和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连动式结构是句子谓语的常见形式。连动式谓语是指句子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使用所构成的语法结构,连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都与句中的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彼此之间表示动作的接续或语义上相互关联的动作(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第111页)。在语法形式上,连动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ids短语之间处于并列的关系,但在语义功能上,有些连动式表示并列的语义关系,有些连动式却表示偏正的语义关系。因此,在语义功能上,汉语连动式又可分为并列语义结构和偏正语义结构两种。由于…  相似文献   

17.
"连动式"这个术语,最早出现于李荣先生编译的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原名<国语入门>,出版于1948年)一书中,原文是"动词结构的连用式"[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之后,尽管它的范围有大小之争,"连动句/式"这个名称还是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80年代后,随着句型句式研究的深入,连动句/式的研究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对连动句的性质、存废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连动式与动宾词组作宾语的句子有时是很难区别的。这是因为,无论是连动式,还是动宾词组作宾语的句子,在它们各自的主语的后面都  相似文献   

19.
动词连用是汉语一种重要的语言机制,它与汉语语法体系相适应,可以弥补汉语词汇方面的不足,并发挥类似非连动语言中的功能成分的作用,是汉语语法自我调整、自主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结构,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促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连动式是观代汉语中动词性谓语句里的一个极富特点的句式。其表面结构形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部分,而这两个谓语之间“没有状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没有补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也没有动词和宾语的关系,它们也不是合成谓语或者联合谓浯,主谓谓浯”。①其结构比较特殊,谓语部分形成了多个中心。因此,连动式又成了观代汉语语法分析中比较棘手的一种句式。长期以来一直引起语法学界的争沦,尤其表观在对其作为一种独立句式的认识上:有的人主张,连动式是一种独立的句式,可以表示祖国语言的简炼与灵活,不宜取消;有的人认为连动式的存在是多余的,对语法分析有害无益,主张取消;还有入主张应缩小连动式的范围,将部分连动式归入一般的单句句型。本文试图通过对连动式的再认识,进一步说明连动式的结构特点及其语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