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贵的教科书》第三段中有五处用了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着不同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以帮助学生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快卧倒……”这说明指导员连话也来不及喊完,炸弹就爆炸了。表示一切都发生在突然之间。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中包含有让“我”一定要把书保护好的意思。 (2)“我只觉得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里省略的部分,完全可以从“我”醒后所看  相似文献   

2.
一、省略号前面是完整句,即句子后面的标点为“.”、“?”、“!”,原标点保留.如:1.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穷人》)2.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穷人》)  相似文献   

3.
省略号在表示列举未尽的意思时,它的作用相当于“等”或“等等”。如果文章用了“……”就不必用“等等”,或者用了“等等”就不用“……”。但是,在报刊上去却经常出现省略号与“等”或“等等”连用的情况,例如: “文学作品有许多特点:例如通过特殊来表现一般,通过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等等”。(《人民文学》1978年第八期第109页) 例子可以举出许多。这些省略号都应该删去。在省略号和“等等”连用的情况下,一般都以去掉省略号为宜,因为保留后者,无论是从阅读和听觉上来考虑.都是有利于明确、清顺地表达文章意思的。而“……”是无法读出来的。有的文章中,省略号不与“等等”连用,但与类似“等等”的词用在一处,如“……  相似文献   

4.
省略号的基本功能是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省略引文中不需要引用的话;表示语言突然中断或断断续续;不能尽举的事物。省略号有时还用于表示整段的省略。现以小学语文第十册《穷人》一课中的省略号为例:①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②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③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  相似文献   

5.
《故乡》中少年闰土和“我”的谈话四处用了省略号。①“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②“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③“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④“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这些省略号不仅表示省略了不必要写出来的内容,同时表现了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使人仿佛看到他滔滔不绝、话犹未尽的样子,感受到少年闰土的活泼多知、勇敢机智、见多识广。中年闰土的讲话用了十处省略号,其中有三处是叫“老爷”的:⑤“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相似文献   

6.
《故乡》里,“我”见到中年闰土时,作者写了这样两行字: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呵!闰土哥,——你来了……’”“我”只说了七个字却用了引号、叹号、逗号、破折号、问号、省略号六个标点符号,是不是作者滥用了、用错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看标点符号的作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单是表示词句的停  相似文献   

7.
省略号是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话语中没有说完全的部分,或者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其实省略号不仅具有语法标点作用,而且还有文学表现的意义。在文学作品里,它远远超过一个标点符号的作用。且看《坚强的战士》两段谈话。林道静在狱中向郑瑾说:“我永远忘不了今夜,永远忘不了你的鼓励。我一定向你学习,学习做一个共产党员,斗争到最后一口气。我永远用我的生命去追求这个光荣的日子。如果我死了,  相似文献   

8.
省略(lüe)号先生有个毛病,总是说半截(jie)话。比如,有人问:“省略号先生,你昨天去哪儿了?”“昨天,昨天我去……”省略号先生撂(liao)下半句话就走了。你就是等到天黑,也别想知道他昨天去哪儿了。省略号先生的这个毛病,归根结底还要怪他的太太。他的太太是个急性子,吃饭恨不得一口吃完,走路恨不得一步迈(mai)到,别人说话她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听完过。她总是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跟我想的一个样!”  相似文献   

9.
代词“你”一般是指单数第二人称,表示对对方的称呼。可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你”字远远超出这一范围,有不少灵活的用法。下面就联系小学语文教材,说说“你”的几种用法。一、表示泛指任何人。(1)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为人民服务》)(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这两句里的“你”都不指特定的哪一个人,没有固定明确的对象,是泛指任何人。二、与“我”配合使用,构成“你……,我……”的格式,表示人很多,相当于“大家”。(1)“这样大的西瓜真少有哇!”战士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称赞。(《西瓜兄弟》)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执教《月球之谜》一课时,有学生问:“文中第六段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是否也可作为一个自然段呢?”关于这个省略号,《教师教学用书》解释:“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他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另外,省略号也使文章结尾具有了开放性……”如果照书上原文直接叙述,学生理解起来势必产生一定的困难,对此,笔者并未正面作答,而是故意将问题交给学生,让其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并将得出的结论予以归纳整理之后再来讲解。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绝大多数同学认同这个省略号代表了一个自然段,理由有二:一是省略号所省…  相似文献   

11.
省略号 ,顾名思义是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或话语中没有说完的部分 ,或者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在高中的许多篇课文中 ,省略号的使用非常活跃 ,其作用也较为复杂 ,表达的意念也颇多。下面就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省略号 ,浅析一下它的几种用法。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如 :“听筒里传来十分响亮而焦灼的声音 :‘不行 !太原离平陆一千多里 ,而且要翻山越岭 ,交通不便 ,时间来不及了 ,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共山西平陆县委为抢救六十一名食物中毒的民工 ,心急如焚 ,急盼北京市特种药品经营…  相似文献   

12.
省略号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现代文中随处可见。其作用也有好几种。大家都知道:标点符号有体现语气这一作用。省略号在某些方面也有这种作用。如:“要……要……记住……革命……”,表示声音的断续。在书面上,省略号嵌在句子的字词之间,朗读时在语气上可以表达出来,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省略号用在象声词的后面,许多人在朗读时则往往被忽略。如:“哈哈  相似文献   

13.
教师大观园     
鲁迅与省略号 说起来,省略号(……)在我国还是鲁迅第一个使用的。1909年,他在与周作人共同翻译的《域外小说集》中首先把省略号引进来。鲁迅亲笔在书前“略例”中介绍说:“有虚线以表语不尽,或语中缀。”这该是我国最早的省略号了。不过还没有用上“省略号”这一名称。当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时,已经使用一套新式标点,其中省略号也大有进步,改虚线成虚点,且固定为六点,但仍然还没有省略号这一名称。直到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接受了国语统一筹备会《请颁行新式标点符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语文教学与研宄》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不少方便;我现在正在教《故乡》一文,深为本文的省略号所难,也想求您们予以方便。省略号在《故乡》中用得较多,共有二十多处。我将《语法修辞讲话》等书中关于省略号的讲解综为八条,用来解释《故乡》中的省略号,有好多就无法说清楚。这些省略号的作用是否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语法功能而起到了某种修辞艺术表现力的作用?望赐教。郧县柳陂兰善清兰善清同志: 你提出的问题很好,本刊特将杨存根同志的《试淡<故乡>中省略号的用法》一文介绍给你与广大读者,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省略号前后要不要标点,很多同学对此感到迷惑。有的同学认为既然使用了省略号,它的前后就不需要再用标点了。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那么怎样确定省略号前后是否需要加标点呢?这里介绍两条规则。一、省略号前标点的确定1.省略号前面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么句末应当加标点。因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如果不标点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例如:①“阿!闰土哥,——你来了?……”②“红旗插上大门岛!同志们,冲啊!……”上面两个句子都是完整的句子。例①表示吃惊,既有惊叹语调,又有对眼前情形的不敢相信,所以省略前用问号。例②表示…  相似文献   

16.
(五)标点符号教师对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都应了解。钻研教材时,对其中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应該深入探索它所表示的意思,才能加深对课文語意的理解。例如《东郭先生和狼》一課里,狼对东郭先生的三次讲话中共有四个感叹号: ①“先生,救救我吧!……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恩情!”②“……象你这样,哪是救我,簡直是让猎人来打死我!”  相似文献   

17.
[Scene01](天使篇)“我初初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你仿佛有一种魔力,那一刻我竟然无法呼吸……” ——张信哲 《我是真的爱你》(魔鬼篇)“遇见你的一刻,内心热烈在滴汗,我已堕入魔鬼的国邦……” ——黎 明 《十字路口》“白羊,这是水瓶!”“你好,水瓶!”“水瓶,白羊!”“你好,白羊!”……[Scene02]“Oh,第一次我说love you的时候,呼吸难过,心不停地颤抖;第一次我牵起你的双手,失去方向,不知该往哪儿走……” ——光 良 《第一次》“白羊,我喜欢你(知…  相似文献   

18.
课文中省略号的用法归类小学语文单册教材中省略号的用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在文章里,要列举的事物很多而不能尽笔,此时可用省略号。例如:“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地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第5册《爱迪生》)二...  相似文献   

19.
鲁迅《故乡》中的“我”见到中年闰土时,作者写了这样两行:我这时很兴奋,怛不如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呵!闰土哥,——你来了?……”“我”只说了七个字却用了引号、叹号、逗号、破折号、问号、省略号六种际点符号。标点符号和文字一样.都是记录语言的一种手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标点  相似文献   

20.
先请看《雷雨》原文(省略号表示引录时省去的内容,不是剧本中原有的):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周朴园 (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1)了。周朴园哦,三十年前①你在无锡?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2)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