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不同忽的现实意义和深层的文化内蕴。外国作家与中国褒庇的多元关系 及到全面梳理与总结外国作家与文化关系的基本思路与内容,其中,包括中外文学关系的回顾、展望及其文化观照、外国作家眼听 中国及其文化误读的历史语境、东方各国间的文学文化交流,以及深入周边文化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序跋文本(古籍序跋除外)展示了鲁讯广阅的世界文化视野。从其序跋文本可以解读鲁迅翻译介绍外国作家作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方面的独特贡献。鲁迅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他接受外国文化影响。也在影响着世界文化。鲁迅为介绍外国艺术家及其美术作品所写的序跋,是鲁迅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鲁迅引来外国文化艺术火种,点燃现代中国美术之火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发展先进文化要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局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把人的思想现代化作为重要目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正确处理古代文化与当今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王吉鹏在鲁迅比较研究领域开垦出一片沃土,在鲁迅与外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同李春林合作的学术著作《鲁迅世界性的探寻——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在鲁迅与中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学术著作《鲁迅民族性的定位——鲁迅与中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鲁迅与中国作家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生命与荆楚文化保持着血缘般的亲密关系。荆楚文化以其丰富的哲理内涵,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文化思想及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国现代作家在用身心解读荆楚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内蕴;荆楚文化的艺术精神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创造,他们的文学生命中有着浓重的荆楚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6.
郭洁洁 《邢台学院学报》2021,(2):121-125,133
全景式回放围绕美国华裔作家展开的美国华裔文化发展的历史画卷,归纳构建适用华裔文学系统化、 深入化的文化隐喻的活态传承理论体系框架,并尝试从哲学、 文艺学、 传播学等各领域的关系链出发设计文化隐喻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活态传承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组织架构.分析华裔作家及其作品中的文化隐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围绕文化隐...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6,(4):13-17
温斌教授的著作《民族文化交融与元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以元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交融的角度切入文学历史,在对史料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交融与元代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刻、全面的论述。作者对民族文化史与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关系的研究,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灿烂面貌,而且其分析的元代民族文化交融对当今中国的统一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岩 《考试周刊》2012,(69):18-19
探讨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跨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研究课题,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更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深层的文化内涵。本文运用比较文化、比较文学的方法.大致整理一下中俄文化、文学交流的历史脉络.为大家展现中俄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指某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和稳定性质的文化.自古以来,作家及其作品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相关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部分古典诗词作品是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整合的结果.参考《地域文化研究》期刊与《中华诗词》期刊可知,古典诗词作家的文学创作除受益于中国历史文化熏陶外,还深受地理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既要关注文学演进的纵向考察,又要重视文学发展的横向审视。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作家的关系获得了新的辨认与评价,区域文化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也具备了充分的学理依据。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理论视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不可能脱离共时性参照,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也不能排除历时性比较,两者结合起来,方可在时间与空间、历时与共时相互交叉的视野网络中,立体化、多维度地展现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文化汇通意义。传统文化视野和区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外语教学和文化的关系,并通过实例分析形成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文化因素,说明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引入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裔作家拥有双重文化身份,具有双重文化视野,他们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出了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同时根据切身观察体验塑造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国文化形象。从形象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可以发现美国华裔作家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中美文化产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华裔作家还应做的努力,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促进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增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要求人们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正确确立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课程的文化属性要求幼儿园课程建设也要体现"文化自觉"的精神,幼儿园课程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多元文化进行整合,同时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4.
从中西文化角度看外语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教学是外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只注重目标语国家文化的教学,会走入文化一元论的误区.正确把握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外语教育过程中强调本土文化的回归和人文素养教育策略的实施,是外语教育界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因其各自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发生文化冲击现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诠释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文化冲击的原因,提出外籍教师与学生都应尊重异国文化差异,并注重教育教学方面的文化调适,从而帮助外籍教师与学生减少文化冲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全球化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代表西方文化的麦当劳文化与代表本土文化的中国饮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发生着冲突,二者存在着二元共存,双向交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环境.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的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大千世界的种种看法,体现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因此,对某种外国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对该种文化的了解过程,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王明科《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一书从文化反思的视角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做出了新的开拓研究,首先指出中国文化现代化与现代性之建设论域中的十景病情,其次分别从无名氏、鲁迅、沈从文、杨义等四位文化大家出发,考察了反抗、建构、回瞥、实践等四个方面的文化现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与现代的悖论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矛盾,传统与现代的各自内部本身也是个悖论性结构,在双重内在驱动力的多元文化冲突下,现代作家于互相矛盾的三大向度上试图去建设中国现代文化,这个新系统不是完美的,而是能够推动当时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有某种选择甚至缺陷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19.
浅谈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教学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很多留学生在进入中级阶段之后因为汉字难学逐渐放弃了学习。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得到启发,分析了汉字与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探讨了如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升汉字教学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