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电”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学好电学知识,是同学们的迫切要求.《电路》一章有关“电荷”、“电路”等知识、技能。是电学的最基本内容,也是第5~14章的重要基础.一、掌握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1.电荷、电流原子结构知识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和它们的相互作用~电流和电流的方向一电量、电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电源2电路二、知识概要1.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现代科技已经证明:分子构成物质,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原子核…  相似文献   

2.
第七章简单的电现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要求本章教材包括基本静电现象、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的组成。教材的编排是由静电到动电,由电流到电路,相互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是学习电学的预备知识。同试用本的相应章节比较,新教材删减了一些与解释摩擦起电无关的原子结构的内容,增加了电流的效应一节,使神秘莫测的静电和电流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观察的具体现象。本章教材中的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电流和电路组成,对于学生进入电学大门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是本章的重点。通过本章教学要求达到:1.了解两种  相似文献   

3.
<正>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的第一章第一节。作为"静电场"的第一节,是本章的预备性知识,也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必须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节由电荷、起电方式、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四个部分内容组成。关于静电现象方面的知识,初中已有介绍,而高中更侧重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具体情景,理解电  相似文献   

4.
“静电现象”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教材新增内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然而从教材的安排来看,本课仅仅让学生在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的基础上,知道原子可分,为“探索更小的微粒”做准备.因此教学中没有必要过深地挖掘有关静电的知识,而是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初三电学的第一堂课“简单电现象”中的第一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要讲授人们认识电的历史,要做物体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及异种电荷的相互作用、验电器等实验,讲述生活和生产中的静电现象等,从授课老师的板书看,几乎都抓住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的“电流的定律”这一章,是电学的基础和重点。学好这章有利于后面电功率的学习。 这章主要内容是讲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电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从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引出电的基本规律——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计算。这章的难点是:电学基本量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较抽象,和力学中的物理量不同,没有实物作联想,而初中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7.
自1831年法拉第磁生电的十年梦圆,人类便跨入 了电气时代,电已成为现代社会须臾不可离的“空气和水”。流 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各种家用电器、功能强大的手机等,现代社 会人们的生产、生活、各类活动都离不开电。初中物理教材中 电学共有三章内容,作为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第13章《电路初 探》,在电学学习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学好后面章节的基础。本 文将以第13章为例,阐述自制电学教具在新授课、复习课,以 及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欧姆定律》这一章是电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全章五节内容中几乎充满着探究物理问题方法,寻找物理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这一章呢? 首先,学好本章需要明确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路”知识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又是学好电学知识的关键,对高中电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着突出的铺垫作用,其重要性不可低估.但由于“电路”知识是电学知识一开始就必须出现的内容,因而原有知识准备不足,加之其内涵较为丰富,与后续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是初中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道门槛.若电路知识一旦“梗塞”,整个电学知识的学习将面临“瘫痪”.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引入"活动课",变死课堂为活教室,让同学们在动手中动脑,实践中益智,取得了较好明显的教学效果.摩擦起电现象把人们的视野引入了电学的世界,但对于初电学之门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点.面对人类内眼看不见的原子结构,将如何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和本质呢?通过课本知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加强点:①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是中性的.②不同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不同.③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相似文献   

11.
对摩擦起电及其原因的教学建议□天水市北道区赵崖初中何旭光在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电路》一章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教材的第一节是《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第二节是《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按教参的建议,这两节内容是分在两节课来教。而笔者以为,这两节知识同在一...  相似文献   

12.
一、漫长的思辨电学期(电学史前期)相传古希腊的泰勒斯(Thalas,公元前640年—公元前546年)曾注意到用木头摩擦过的琥珀可以吸引草芥、毛绒等轻小物体,希腊文“琥珀”就成了“电”的代称.自泰勒斯以后的3个世纪,欧洲人对摩擦起电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泰勒...  相似文献   

13.
生:老师,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是“圆”一章中的重要知识,请您和我们谈谈怎样才能学好它,好吗?  相似文献   

14.
“二次根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好后续知识的基础。怎样才能学好这一章呢?这里提几条建议,供初二同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电学一章的教学中发现,由于电学问题的抽象性和不直接可知性,使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成为学生学习物理课的一个“拦路虎”。如何帮助学生学好电学,理解抽象的电学知识,就成了教师教学中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寓情于景,寓理于境,使学生置身于电学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就此作一简单阐述,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6.
学过“三角形”这章以后,不少知识让某些同学认识模糊,必须设法矫正,使自己对这些知识保持准确清晰的认识,才能为今后学好几何打好基础.下面例析阐明.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就是三角形的内角的平分线吗?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电路》一章的过程中 ,同学们往往对以下几类问题理解不清 ,从而导致解题错误 .疑点 1 摩擦起电的原因例 1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 ,丝绸带什么电 ?为什么 ?分析 如果问玻璃棒带什么电 ,同学们都知道是带正电 ;但现在是问丝绸带什么电 ,一些同学就无法回答了 ,因为课本上对这个问题没有做正面的说明 .要解决这类问题 ,必须先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 ,因它们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 ,从而在这两个物体间发生电荷的转移 ,使得它们都带电 .其中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获得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束缚电子本领弱的…  相似文献   

18.
孙伟河 《考试周刊》2008,(7):109-110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这里涉及不同种物质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够带电.我们质疑:摩擦后,物体所带的电荷是摩擦力"摩"出来的吗?不接触、不用摩擦能否起电?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也可以起电吗?不断摩擦,电会不断增多吗?……带着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电工基础>是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实验性和理论性较强.学生要想把<电工基础>这门课学好,需要有一定的高中电学部分知识.而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初中升上来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把<电工基础>这门课学好呢?教<电工基础>的教师在这里就起桥梁作用.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23电器 [知识要点] 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__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__.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