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男孩杨晓磊     
上学期我班转来了一个新生,高高的个头、结实的身体,一头短发,根根竖起.刚走进教室,男孩子的大眼中闪烁着疑惑与不安.与他交谈了几句之后,我发现他略微有些木讷,是个内向的男孩.我让他向全班同学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他答应了.但是,他自我介绍简短得令我发楞:"我叫杨晓磊,是从凤阳路小学转来的."他似乎不愿意让别人了解他.看样子要集体接纳他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他接纳这个新集体更是一件难事.正巧,李中闻同学的后面有一个空位,我就把他安排在那里.  相似文献   

2.
1.交互原则。心理学家阿伦森等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的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对我们的喜欢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接纳他们,即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我们对别人态度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喜欢与厌恶、接纳和疏远是相互的。据此,我们与人交往时应心态宽容,悦纳别人,尊重别人,对别人的成绩要表示真诚地赞美。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是每个人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我们先真诚地…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总是自责,不敢给自己提高要求,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接纳;一个人总是埋怨别人,不能接纳他人,其根源也在于他缺乏自我接纳;而一个人不仅能善待自己,也能善待别人,关键在于他能够接纳自己。所以,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从自我接纳出发,不仅可以早日摆脱自卑,更可以逐渐走向自信。  相似文献   

4.
我们内心生来都有一种被别人接纳、赞叹的愿望。如果大家坐在一起各说各的,无人倾听自己、关注自己,那么发言的意义也就近乎为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好吧"成了我的口头禅。当别人提到什么观点。特别是令我不快或不解的观点,我没有耐心听下去也懒得费口舌去反驳,便无所谓地轻轻撂下一句"好吧",仓促而利索地结束这个棘手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李双 《教书育人》2004,(2):21-21
1.交互原则。心理学家阿伦森等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的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对我们的喜欢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接纳他们,即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我们对别人态度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喜欢与厌恶、接纳和疏远是相互的。据此,我们与人  相似文献   

6.
法国作家埃利安在一篇散丈中写道:好心情是阳光,是财富,是幸福,在被别人所接纳的同时,也在感染别人……。教师是阳光职业,教师要有阳光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前,偶然间听到一个讲座的录音,题目是"如何爱与接纳自己".里面有个观点很打动我,它说,人对自己的看法,比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更为重要;一个人如果不喜欢他自己,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而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取决于从小到大父母师长对他的看法.——孩子正是透过大人的眼睛来看他自己的,这种从小建立起来的自我形象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接纳”,本文的意思是:尊重别人的个人价值,对于别人的问题表示亲切的关心。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接纳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因此,“接纳子女”能够有效地拉近你和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  相似文献   

9.
来文集粹     
△好朋友乐乐和小宇两个相伴相随、形影不离,既不接纳别人,也不接受别人的接纳。拒绝扩大交往范围与未来社会人才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贫乏的同伴关系是后来心理疾病的有效预测指际,是被广泛证实了的早期适应失败的征兆。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秒钟测试:你有多爱你自己以下这三种动物,哪一种是你最喜爱的?a.猫b.鸟C.狗解答:A.猫:你最爱你自己B.鸟:你喜欢听你自己的谈话C.狗:你把别人看得比自己还重爱自己并非自私的代名词。我们要充分地爱自己。人的天性是自私自利的,我也隐隐觉得我一直在某些方面偷偷地爱着自己,但是我从不敢大声说出来,名正言顺地说出来;头脑中出现了这种念头,我有时还会自我欣赏一番,有时就会开始批评自己。这意味着我在某些方面又不爱自己,我总是嫌自己不够好,我总是不能全部接纳自己,所以我总是为了一个"我"而不惜损害另一个"我",我总是在改变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思想尚未成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会因为自己的长相不如别人而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处处贬低自己,甚至刻意去模仿别人。本课通过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让学生明白:长得和别人不一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开朗、纯净的心,将快乐传递给所有的人。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明白优缺点有时是可以转换的,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所谓自我表现心理,就是希望有机会将自我价值展示给别人看,求得别人的理解和承认。这是人们发挥潜能,增进自信的一种形式,也是促进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  相似文献   

13.
黄小平 《小读者》2011,(3):15-15
一朵乌云,怎样才能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阴暗而丑陋的面目呢? 一朵乌云要改变自己的形象,我想至少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敞开自己的心扉,去接纳阳光,让阳光去穿透自己的内心,变成一抹彩霞;另一条途径是来自乌云自身,不管眼前多么黑暗,都不要熄灭生命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知心信箱     
尊敬的编辑叔叔:您好!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次与人交谈,我都会满脸通红,手心直冒汗。和陌生人交谈更是心慌意乱,甚至上句不接下句,我感到特别苦恼,您能帮帮我吗? 福建永春实验小学五年级 李 约李 约同学:你好!你说的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轻微的心理障碍。生活中,确实有些人和别人谈话时脸红,不敢正视别人的视线,害怕与别人一起吃饭等。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思想上想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但是由于认识能力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比较少,于是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缺乏信心,害怕不被别人接纳,因此,就特别敏感于…  相似文献   

15.
面对自己的无奈小枫:我总是每天想着明天一定要改头换面,让自己焕然一新,改掉坏毛病。可是到了明天,我还是老样子。只要有不顺心的事情,比如说考试没有考好挨说了,我就会从那时起不认真学习,然后等着明天再重新开始。就这样天复一天,我也想改变自己,可我对自己也很无奈。心雨老师:你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接受自己的所有缺点。为什么要说是接受呢?是因为这样你才能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人,怎么期望别人能喜欢你呢?不接纳自己也不会有自信心去改变自己的一些缺点。另外,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师也是,那些成绩…  相似文献   

16.
我想一个人给予别人多一点,不要老想着人家给我.我能够多给别人,本身这也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初,我给高二(2)班上了一节课———《影响人际吸引的条件》。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喜欢,尤其是高二的学生,由于生理的变化,他们已经从儿童变成青年男女,不仅在外观上与过去不同,内心也开始萌发强烈的自我意识,并飞速增强,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喜欢。在心理学上,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称为人际吸引(Interpersona attraction),人际吸引是人们之间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有个好人缘的确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也许还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基于以上考虑,我选定此课题,以期给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带来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吴晓婷讲述第一个故事: 娜娜爱打听别人的隐私,特八卦;菲菲自恃成绩好,老是一副爱理人不理人的样子:小武折腾,每天太会来事儿……我发现自己讨厌许多人,而自己也不招人爱.我讨厌别人,不应该成为别人讨厌我的理由,我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有许多长处,讨厌别人也正是我有太多长处所致,别人以此来讨厌我那就是嫉妒.  相似文献   

19.
红花效应     
孩子淘气是常见的事,改变它有时也非易事,不过,只要教师具有良好的人际品质,能够理解、关切、接纳孩子,对孩子产生的某种需求、情感能敏锐的察觉,并给予深入、自发的反应,教得其时、教得其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班的朱子亮是一个非常淘气的孩子,教育活动中他总是拽拽别人的头发,踢踢别人的脚,或动动别人的东西,弄得全班的小朋友谁也不愿和他一块儿坐,谁也不愿与他交朋友。为此,好多家长找过我,我也做了好多工作但却无济于事,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改变了他。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应该从社会与孩子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并把它作为幼儿入园的第一课。一、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1."尊重他人",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友谊,增加更多的交往机会。尊重他人,使得幼儿在接纳别人的同时,也被他人所接纳。尊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满足与被认可感,更易获得同伴的友谊。朋友多了,交往的机会也就更多,反之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处于孤独的境地,甚至一事无成。幼儿交往过程中许多纠纷的起因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