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生态旅游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生态旅游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广泛收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如果在缺少相应的政策和规划等治理措施的情况下,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会带来广泛的环境污染、伦理和社会问题.国际上已形成共识,应该负责任地发展生态旅游,采取"治理"的方式.本文在分析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国际上生态旅游治理的措施,探讨和分析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中国生态旅游治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选择——绿色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但是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利用、管理滞后以及薄弱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因素,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自然生态等现象的发生.本文先对生态旅游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然后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保持绿色,远离红色"的生态旅游绿色规划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合作重点。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四区三带"自然生态旅游带和"六区三带"文化生态旅游带,连点成线串起"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区域网,培育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绿色产业,既可发挥沿线国家旅游资源互补优势,促进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又能破解"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破碎带、经济凹陷区"的两难问题,有效保护"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宝库和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实施生态文明旅游模式和大旅游模式,最终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带"两心四带七板块"的总体目标,将生态旅游业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我国林区生态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兴增长极、转型升级的战略产业。文章提出7项针对性对策建议;(1)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联盟和示范区;(2)加强交通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网络体系;(3)建立"发改协调,林业牵头,多部委合作"的金融支撑系统;(4)共同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国际生态旅游品牌;(5)积极扩大国际生态旅游交流与合作;(6)做好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及动态监测和评价工作;(7)加强沿线各个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支撑能力,以期为"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滨海生态旅游概念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受到了理论界及实务界的一致重视,但目前,学术界对滨海生态旅游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研究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文本分词技术,通过对国内外10~15年的"生态旅游"和"滨海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6个生态旅游概念关键指标和4个滨海旅游概念关键指标,对这10个指标进行整合作为滨海生态旅游概念的指标基础,对比现有的滨海生态旅游概念,进而提出滨海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河南焦作是近年来的一个旅游热点城市,经过9年时间的快速发展,焦作旅游业目前已经基本成熟."焦作山水"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品牌,尤其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更是享誉中外.但是由于过分注重景区的精品化和追求经济效益,使得焦作的生态旅游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首先提出了生态旅游的绿色观念,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焦作市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焦作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段艺芳 《内江科技》2007,28(6):63-63,150
从"庭院经济"到"农业生态旅游村"资源开发建设,浓缩了新时期现代农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奔向小康的历程.本文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并探讨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SWOT分析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的关系进行探究,力图理清两者之间的优劣势及其互补与冲突,并且提倡利用目前旅游界正在研究的"双向责任模式"进行协调和发展,希望对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旅游"这一术语,于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的青海,境内不仅有北山、坎布拉、群加等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青海湖鸟岛、湟鱼洄游等多处生态旅游景点。每年的夏季,青海各地景区游客络绎不绝,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9.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地处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带,保护区内生长着被称为"活化石"的四合木等珍稀植物。该保护区景观荒凉,美感较差,且环境脆弱。基于西鄂尔多斯的旅游资源特征,适合开发面向小众的、严格的生态旅游。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市场不健全,生态旅游政策不完善,制约着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四川生态旅游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通平  黄萍  赖斌  李贵卿 《软科学》2005,19(4):67-69,73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四川是国内最早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省市之一。分析了四川发展生态旅游独特的资源优势,揭示了生态旅游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和发展四川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段小莉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182-183,185
文章从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观点出发,分析了湖南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前景,并提出了湖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旨在促进湖南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甘孜藏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分析了甘孜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结合实际,从管理体制、生态保护规划、营销战略、居民参与、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内涵入手,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目的地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进展,包括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生态旅游目的地评价等3个方面。针对国内生态旅游目的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国内生态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彬  钟林生  陈田  张爱平  戚均慧 《资源科学》2014,36(6):1142-1151
中俄界江是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潜力区之一,科学评价其生态旅游潜力是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中俄界江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社区、旅游市场、旅游区位和旅游交通6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使用Simpson模型和Pianka模型计算了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研究表明:①中俄界江沿岸14个县市区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评价值为6.15~18.80;②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空间特征明显,漠河、黑河、抚远、密山为I级潜力区,萝北、嘉荫、同江、虎林和饶河为II级潜力区,塔河、呼玛、孙吴、绥滨和逊克为Ⅲ级潜力区,乌苏里江河段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大于黑龙江河段,生态旅游资源子系统与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的相关性最高;③中俄界江沿岸共有69对县市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重叠度大于0.5,占到总数的75.82%,表明其生态旅游潜力要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易导致激烈的旅游竞争。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总体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开发特色多元的生态旅游产品、培育和开拓境内外市场、深化境内外生态旅游合作、完善生态旅游设施,并针对不同潜力区给出了差异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金单 《内江科技》2005,(6):67-68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概述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实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 性发展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的生态旅游的调查和研究,同时基于大众的旅游模式,可以把旅游业归类为一般生态旅游和过渡性生态旅游、严格生态旅游以及大众旅游几种旅游模式。本文立足于西藏的旅游发展模式,根据西藏自身的资源和具体情况,探析基于旅游承载力的西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如何选择的,然后把经过长期研究和调查的数据应用于此模式中,最后得出西藏的旅游产业发展应选择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同时应兼顾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作为辅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生态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生态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对怎样进行生态旅游规划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文章从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规划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出发,论述了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层次划分、内容、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燕  游明忠 《科技广场》2012,(9):215-218
本文结合鄱阳湖经济区规划纲要提出的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从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方向、前景与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有关生态旅游营销方式的创新途径,希望能对鄱阳湖经济区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董超群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20-220,221
对黑龙江省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分析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基础,规划设计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的"三线两带",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合理规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