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碣石山草     
碣石山草是登碣石山时从山上采来的。由于没人知道它叫什么,因而取名碣石山草。山里人几乎家家养花、卖花,但清一色是外地花卉,南方的柠檬在这里养得又肥又大。“没有山上的花草吗?”我问。“没有。”山里人诧异地回答。于是。我从一块巨石下挖下这株很不起眼的碣石山草。  相似文献   

2.
碣石山草     
碣石山草是登碣石山时从山上采来的。由于没人知道它叫什么。因而取名碣石山草。  相似文献   

3.
牵牛花     
《新作文》2002,(34)
前年春天,我从外面弄来几颗牵牛花的种子,将它种进花盆里,几乎天天给它浇水。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它始终没有发芽,我灰心了。冬去春来,我发现花盆里长出了几根一寸来长的小苗。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呢?”“傻孩子,这不是你去年春天种的牵牛花吗!现在,它长大了。”我惊喜,我欢呼,“牵牛花,快长,快长,快开花。”我大声喊。  相似文献   

4.
在我家的窗台上,摆放着一个愤怒的小鸟头型的小花盆,花盆里长满了嫩绿的小草。每天,我和哥哥都要跑去看它几次,给它浇水,看看它是不是又有新芽了,长高没有。 一天放学,我立即跑去看我的小草,我发现好多小草都折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急忙叫来哥哥。哥哥观察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妹妹,小草长得太高就容易折断,我们该给小草‘理发’了。”  相似文献   

5.
故事背景我们幼儿园坐落在太湖之畔、穹窿山脚下的一个美丽乡村,园内的很多孩子就住在大山附近,他们的祖祖辈辈都生于大山、长于大山,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从幼儿园望去,能清晰地看到不远处大山深深浅浅的轮廓。有一天,大一班的孩子们午后散步来到幼儿园二楼的大平台,晨晨指着大山的方向说:“老师,我周末和爸爸妈妈爬山去了,就是这座山。”小新接着说:“我也去过,在山上我还看到了野兔子!”佳佳听到同伴的讨论,骄傲地说:“我奶奶家就在那个山上。”……说起这座大山,孩子们的话匣子似乎一下子被打开了,纷纷说起各自在山上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究竟在哪里?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观沧海》注碣石为:“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207年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山。”主这种说法的有两种意见:一是明《一统志》说,“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南五十里”,离海三十里;二是郭造卿说,“今昌黎北十里有仙人台,即碣石顶也”,并描述“碣石顶”,  相似文献   

7.
正星期六中午,我和妈妈去朋友家玩儿。到了门口,我不小心碰到了花盆里的一株草,谁知,它的叶子竟然慢慢地合拢起来。我觉得很奇怪:这是什么草?它的叶子为什么要合拢起来呢?因为心里有疑问,我进屋玩儿了几分钟就又跑了出来,一看,那草的叶子已经舒展开了。我想:今天我一定要仔细看个究竟,揭  相似文献   

8.
前面是山 ,路在山上 ,曲折、迂回、终断、延伸……山那边是什么 ?山那边是什么 ?咿呀学语时就问南飞的雁群。春去秋来 ,山里人就觅着鸟鸣 ,想到山那边探个究竟 ;踩着牧笛音韵 ,试着去山那边 ;顺着花香、踏歌向山那边探寻。日子从山里人的探视中流逝。溪边留下了行者的脚印 ;山涧飘荡着行者的歌声。山里的路 ,是山里人自己走出来的。其实山里本没有路。有时你会陷入深冷的大坑 ,枯枝败叶会溅污你一身 ,如果就此而驻脚 ,山那边 ,你会知道是什么吗 ?有时误入密林 ,荆棘会划破皮肉 ,若你因此而停步 ,你能知道山那边是什么吗 ?有时不填踩石滑倒 ,…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星期天,邻家的塔拉哥哥准备上山摘野果。山上的野果可多啦,什么山楂、山丁子、山里红等满山都是。小满达知道了,也非要跟着去不可。塔拉哥哥板起面孔说:“不带不带!山上有狼,非吃了你不可!”可满达坚持说:“我不怕狼,我给狼吃野果,它就不会吃我。”塔拉哥哥没有办法,说:“那好,你的足球让我玩十天,我就带你去!”“十天就十天!”满达答应下来。满达跟着塔拉哥哥上了山。山  相似文献   

10.
佳段选登     
经过几天精心的培育,花盆里长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花朵,那花朵五彩缤纷,有红、黄、蓝、白、紫、绿色。让你更不敢想的是它的两片叶子是两张小床,而且里面有两个跟我小拇指一样大的小娃娃,很招人喜爱。他俩时常陪我玩耍,只要我在学习上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这两个小娃娃就会助我一臂之力,帮助我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种子》吉林省白城市实验小学五(1)班摇王超没过多久,花盆里长出了一株奇怪的小草,小草没有根,只有两片长长的粉色叶子,底部长在土壤上,甚至你手一碰,它就会倒下来。我想:这草真有趣呀,它的花一定更有趣吧!没想到那株草居然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11.
碣石之名,始见于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禹贡》载“碣石”一名有二处:“夹右碣石,入于河”及“太行、恒山至碣石,入于海。”笔者略述管见:虽“碣石”一名,实二地也。无棣大山《禹贡》云:“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夏本纪》云:“夹右碣石,入于海”。二者所指“碣石”为同一座山体,即今无棣大山,昔称“碣石山”。此山位于今山东无  相似文献   

12.
梦萦瑶山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不知道席慕蓉吟出这几句诗时,是否有一股流泪的冲动,但我知道这几句诗催下了我的泪水,催浓了我的思念,催疾了我的归心,带我回到了那时时魂牵梦萦的瑶山。故乡的山是平凡的。它没有华山的险,没有黄山的奇,没有巫山的神秘,没有天山的绚丽。但故乡的山又具有独特的美,变幻的美。山上挤满了闻名遐迩的手挽着手的亭亭玉立的杉树,她们给山穿上四季不同的绿装———春的嫩绿,夏的油绿,秋的墨绿,冬的苍绿。故乡的山…  相似文献   

13.
调皮的小猫     
我家有一只既调皮又可爱的小猫。这只小猫是前年奶奶从山上捉回来的。记得那一天,我刚放学回家,突然听见家里有“喵喵”的叫声,我当时惊奇地问奶奶:“奶奶,家里怎么会有猫的叫声?“”是奶奶今天从山上捉到的,那只小猫很可爱,你快去看吧。”奶奶高兴地回答着。当我在屋里看到小猫后,惊叫起来:“多可爱的一只小猫啊!”小猫见有人来了,时而飞舞着前爪一跃而起,时而迈着“猫步”,冲我叫上几声,看来它似乎把我当成它的敌人要向我宣战呢!我也不甘示弱,伸出两只手舞弄着,装着吓唬它的样子。这样,我们“激战”了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当它再一次向我发…  相似文献   

14.
(出示曹操北征乌桓时的作战路线图)师:北征乌桓,是曹操为了平定北方的最后一战。这场远征,几经波折,原计划经过碣石山,走平坦易行的滨海道,后来遇上大水,只能改道;换成从卢龙塞出塞,但这条道路非常危险,群山峻岭,又常年失修,给行军造成极大的不便。好在一路没有遇上敌人,总算顺利。快到目的地时,先锋骑兵在白狼山被困,乌桓军队主力前来围攻,这是一场敌我兵力悬殊的战争。即使后来曹操获胜了,他也感叹道:“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意思是这场战争侥幸获胜,是上天相助。从此,他的军事版图更加巩固,实现了北征的目的。获胜归途中,曹操来到碣石山,写下《观沧海》。你们认为此时,曹操的心情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5.
草狗     
朋友在山上养鸡,为了看家护院,又专门养了两条狗。狗一公一母,是当地的草狗。草狗虽然没有狼狗看起来高大、彪悍,但更通人性。狼狗几顿不喂,就会六亲不认,而“狗不嫌家贫”说的正是草狗,即使饿得皮包骨头,草狗也忠诚可靠,对主人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16.
沐沐前几天买了一株仙人掌带回公司的花盆里种,几天来一直盼望它快快长大,我劝慰说它很容易活的,可是今天沐沐就跟我说:“呜呜,它可能活不久了!”我一想仙人掌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不可能啊,于是问她:“你从哪儿看出来它要死了?”  相似文献   

17.
牡丹变月季     
我十岁生日的那一天,奶奶送给我一盆花。奶奶不会养花,那盆花也是别人送给她的,她叫它“牡丹”,我们也跟着叫它“牡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对这盆所谓的“牡丹”产生了怀疑。这天我翻看植物辞典,无意中看到了对牡丹花的介绍,其中写到:“它一米多高。”我跑去对照我的牡丹,却发现它也就一尺来高。我想,就算它养在花盆里,长不高吧。又接着看书,“牡丹叶子很大,常常裂出几个极深的口子”。我一对比,完全不同。最后我得出结论,它竟然不是牡丹花!那么它是什么花呢?我看着花发呆,难道是蔷薇花吗?我从植物辞典中查到了有关蔷薇的介绍,可又发现蔷薇…  相似文献   

18.
孩子在沙池中玩 ,十几分钟后 ,几座“小山”堆成了。有几个孩子本想将山堆得更高些 ,可没有成功 ,于是就放弃了 ,但还有两个孩子在不停地堆。幼儿甲说 :“看 ,我的山比你的高。”幼儿乙说 :“我的山高。”“不信 ,我们比一比。”只见甲和乙比划着 ,乙发现自己的“小山”确实矮一点 ,便继续往“山顶”上堆沙子。可堆上去的沙子 ,大多滑了下来 ,她就用手在“山上”拍打 ,“山”反而变得更矮了 ,她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 ,教师走过去 ,问甲 :“你的山怎么会堆得这么高 ?”甲说 :“你看 ,我在沙里先埋了一个罐头盒 ,然后把沙子堆上去 ,再使劲…  相似文献   

19.
养草娃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在花鸟市场里给我买了一个“草娃”,并嘱咐我好好地照料它。草娃是一种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强,外形非常可爱。草娃的眼睛、耳朵、鼻子都是圆的,甚至连身子也是圆的。我把草娃放在我的卧室的窗台上。每隔一天给它浇一次水。在阳光的照耀下,草娃的头上稀稀地长出了几根嫩绿的“头发”,跟刚出生的小婴儿的头发差不多。我连忙把妈妈叫来让她看。妈妈看了后,表扬了我,我就更加精心地照料起草娃来。过了几个星期,草娃的“头发”越来越密,渐渐地变成了翠绿色。它已经是个“大人”了。又过了几个礼拜后,草娃“老了”,翠绿色的“头发…  相似文献   

20.
偶然     
一次偶然,发现那盆走过冬天的不知名的花枯死了,我哭了。又是一次偶然,在吃苹果的我无意看见了那个花盆,于是我精心挑选了几颗苹果籽,洒落在那个久经沧桑的花盆里。一个星期,它纹丝不动,我耐心等待。两个星期,它依然不动声色,我有些迫不及待。三个星期,它顽固到底.我有些失望。直至一个月后,它丝毫没有“重出江湖”的打算,我彻底绝望了。我和种子之间的“忍术”,全盘皆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