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阜阳市老年群体对武术养生项目健身作用的认识现状研究,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建议.基于此,该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阜阳市的老年群体进行了上门随访调查,对其对武术养生项目建设作用的认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阜阳市老年群体的武术养生有着较好的基础,但武术养生健身意识有待加强,锻炼场所的非正规化现象亟需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武术功法的内涵和实用价值着手,结合传统养生学理论知识,对武术功法的养生价值进行研究,认为武术功法运动是一项很好的养生项目,具有养身、健身、护身等健身养生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调查法对阜阳市三区五县课外练习的人群进行武术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主要从教授武术的师生和自由练习者的相关调查得出数据,结果显示人们对武术的认知度较高,但是武术开展的广泛度与练习水平不够理想。建议加强武术师资培养,注重武术文化传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以促进民间武术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武术社会群体是竞技武术的基础,只有庞大的社会群体才能为竞技武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和保证.现阶段,由于武术没有进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和诸多因素的影响,武术人群日益萎缩,特别是城市中武术人群的大量流失,这对未来武术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逻辑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市场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期对武术运动在城市中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8,(4):24-27
武术作为一种致力于将对方致死、致残、制服的技击文化,是如何完成养生思维转型的?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维度?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等,分析了武术"由技击到武术、由武术到健身、由健身到健身武术"的演进历程,探讨了武术养生思想中"生命保存、养护、体悟"三个方面的维度。期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武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实现与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6.
武术具有鲜明的运动特点.拳脚交错,刀剑纵横,但如果认为武术只是一种体能意义上的形式表现,那是对武术的曲解。武术把人视为阴阳复合体,以拳械为符号.在攻防意识的组合练习中,展示着形与神的完整,意与气的统一,以及内心世界对自然的体悟与契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术养生的最终目的是要超越一招一式的束缚,达到精神、形体的双重冶化,全面改善生理、心理的机能。这也正是武术养生有别于一般体力锻炼的重点之所在。武术的养生,体现了东方人对生命结构及其运动形态的理解。从其基本功法、领悟到具体技法无不展示出东方特有的哲学风韵。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对阜阳市城市社区居民武术健身活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阜阳市城市社区居民武术健身活动参与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男女比例有所失衡;参与动机呈现多样化态势;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场所缺乏;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武术健身社会组织形式单一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阜阳市城市社区武术健身活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通自身拥有建设老年旅游目的地的内外条件,通过分析和学习世界发达国家老年养生的模式和企业运作方式,南通可通过加大老年养生政策扶持力度、营建宜居老年养生目的区域、打造老年养生生态度假项目、培养高端老年养生服务人才等策略,打造老年养生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美的本质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认识武术美的本质必须从本质力量的理解和其内部真善美的关系着手,真实再现客观事物的运动与发展规律,显示人类技击格斗和养生保健的主体意志。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文章选定养生保健、武德教育、武术段位制和地方传统武术为高校武术教材设置的基本素材,再加以创编从而形成新时期的高校武术教材。  相似文献   

11.
陈晔  何行 《考试周刊》2008,(7):163-164
高校武术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武术集健身功能、养生功能、防身功能、娱乐功能于一体,大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别从高校武术的健身、养生、防身、娱乐等功能对高校武术与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为加深对高校武术的认识和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武术研究中关于武术本质的不同说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阐述了武术的本质、形式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搏杀,它决定了武术的原始(主导)功能是防身制敌,而武术的后续功能是围绕其表现形式展开而存在的、是不同的习武人群根据自身需要对某一武术表现形式选择并长期习练的结果;人们用武术后续的功能混淆了武术诞生之初的本质是造成武术本质不同说法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概念认识上的“错位”。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武术研究中关于武术本质的不同说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阐述了武术的本质、形式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搏杀,它决定了武术的原始(主导)功能是防身制敌,而武术的后续功能是围绕其表现形式展开而存在的、是不同的习武人群根据自身需要对某一武术表现形式选择并长期习练的结果;人们用武术后续的功能混淆了武术诞生之初的本质是造成武术本质不同说法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概念认识上的"错位"。  相似文献   

14.
张战博 《考试周刊》2013,(85):194-194,9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老年人群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中老年健康也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中老年人的养生方法和保健常识,以期提高老年人群养生保健意识和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沧州武术谚语是沧州武术文化遗产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它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形式阐述深奥的武术思想,描述复杂的武术动作,归纳精辟的武术要领,是习武者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语义内容看,主要分为武德、苦恒、器械、拳理、技法、战略、养生等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结合传统武术理论和功法原理,探讨并阐述了少林武术与禅武医养生之道的关系与发展,旨在进一步完善少林武术文化体系,让少林禅武医养生文化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道路上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从崆峒山道教所依据的文化思想中析出其在饮食、音乐、武术等方面的养生道理之精华,旨在促进崆峒山的养生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宁波市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武术教学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学--学生进行分别调查、研究,在了解武术课程教师情况、武术课程学生情况、武术课程教学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的角度,运用社会学原理,对现代武术运动的社会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武术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特殊文化现象,主要有健身养生、娱乐与表演、自卫防身、文化教育、经济、文化交流等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学校教育起着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学校武术教育现状和武术教育价值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对武术价值进行了论述,认为武术具有多重教育功能,可以对青少年身体、精神、品格等方面产生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