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与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199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新四川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有重点保护围管束植物39科55属67种(包括变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0中,裸子植物7科13属38种,其中I级18中,Ⅱ级49中,从生活型,四川省、保护植物、区系地理、生活型、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报道了在青海省西宁市发现的茄科(Solanaceae)假酸浆属(Nicandra)植物——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des),该植物代表了青海省一个新归化属。本研究对其形态特征、标本采集地环境进行了描述;基于rbcL序列对青海省的茄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假酸浆与茄属、辣椒属和曼陀罗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假酸浆在青海的发现更新了假酸浆属在我国的分布格局,丰富了青海省茄科植物的种类,但其对青海本土植物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查藏南翠雀花Delphinium nortonii 的主模式标本,发现《中国植物志》、《西藏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对该种的鉴定和描述有误。该种的花的退化雄蕊黑褐色,属于翠雀亚属的密花翠雀花组subgen. Delphinastrum sect. Elatopsis, 而上述几种植物志中长1以来将其置于退化雄蕊为蓝色或蓝紫色的翠雀组sect. Delphinastrum中。这几种植物志中记载的D. nortonii 实际上代表一个新种,即李恒翠雀花D. lihengianum。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水资源安全与对策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基于199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新四川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有重点保护围管束植物39科55属67种(包括变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0中,裸子植物7科13属38种,其中I级18中,Ⅱ级49中,从生活型&全球化;水资源;水资源安全;对策;中国  相似文献   

5.
曲籽芋属在中国的分布源自对采自海南的一号标本———W.T.Tsang(曾怀德)553=L.U.16052(1927年8月27日采)的错误鉴定。这号标本被E.D.Merrill定名为曲籽芋Cyrtosperma lasioides Griffith,并分藏于国内外的标本馆。因此,《海南植物志》第四卷、《中国植物志》第十三卷第二分册、《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以及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一文等都记录了曲籽芋属。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英国邱皇家植物园和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W.T.Tsang(  相似文献   

6.
通过全国第四次中(藏)药材资源普查,对照《中国植物志》和《西藏植物志》,并经专家鉴定,我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和比如县进行药用植物资源普查采样发现了豆科Leguminosaesp.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四川棘豆OxytropissichuanicaC. W. Chang和祁连山棘豆Oxytropisqilianshanica为西藏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植物学巨著的《中国植物志》,共80卷(125册),迄今已出版了50多册。其中第36、37、38卷记载我国产的蔷薇科植物55个属873个种和200多个变种,以及牛栓藤科的6个属9个种。这3卷植物志共140万字,图版161幅。它们的出版是中国科学院已故学部委员、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俞德浚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共同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国蔷薇科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兰科在横断山地区是维管束植物中的大科之一,共有91属,363种及9变种。 4属为我国特有属,其中1属为本地区所特有;155种及9变种为我国特有种。  其中69种及5变种为本地区所 特有。本文对属、种进行了分析,并对全部种的分布格局作了详细的介绍,概述了本地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组成及特点。本文从兰科植物属、种的分布提出了四川峨眉山是东亚植物区中划分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和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分界线上的一个重要的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详细检查了K,BM,E,P,AAU,L,KEP,BKF,BK,SING,PSU等标本馆馆藏茜草科粗叶本属Lasianthus Jack.植物标本基础上,研究了泰国产粗叶木属植物的分类学,共归并7个种名,建立3个新种,3 个新变种,1个新等级,以及8个泰国分布新记录种及8个泰国分布新记录变种,确认泰国共有粗叶木属植物52种,1亚种,12变种;讨论了易于混淆的种的界线、它们可能的亲缘关系以及识别要点。  相似文献   

10.
《西藏植物志》亟待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植物志》的出版成为西藏地区植物资源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最主要工具书。但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西藏地域广阔野外考察时间仍显不足、编排时间紧促等原因以及随着后期考察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存在植物收集不全、植物分布地域记载不全、科下分属或属下分种的一些检索表存在错误和遗漏、一些植物种类的特征描述不完整、植物海拔范围需补充、植物中文名前后不一致以及一些植物图谱不准确等问题,需要结合最新的文献和积累的资料及标本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1.
火红杜鹃亚组是杜鹃花属中常绿杜鹃亚属的一个较大的亚组,含27种、8亚种和24变种。本 文根据形态特征、种的亲缘关系和地理分布,将所有的种分为4个植物群,并讨论了它们的演化。其中最后的一群即植物群D在形态演化上有较为进化的特征。本亚组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  相似文献   

12.
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公布,这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自1989年发布以来,首次大幅度调整,新名录大幅增加了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其中有223种在西藏均有分布,包括黄喉雉鹑等148种鸟类,穿山甲等60种哺乳类,无斑山溪鲵等2种两栖类,西藏温泉蛇等3种爬行类,黑斑原鮡等6种鱼类,金裳凤蝶等4种昆虫类。文章旨在梳理西藏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信息,为有效开展我区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93年3月,《中国孢子植物志》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的工作之一,开始启动。《中国孢子植物志》主编曾呈奎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参加该项目研究人员176人,分属全国24省市43个单位。《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项目按海藻志、淡水藻志、真菌志、地衣志和苔藓志(5个志)分25卷册进行。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广泛地补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赴新疆的阿尔泰山、巴尔鲁克山、内蒙阿尔山、泰岭、大巴山、卧龙自然保护区、安徽、西藏、东北等地区和东海、南海等海域进行补充采集,采集标本(样品)2万余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田麻属植物的分类进行了研究,确认1种2变种,归并了1种3变种1变型,降级1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18个国家和地区120个标本馆收藏的万余份八角属植物标本的研究,提出3个新组合,对13个种、6个亚种、3个变种和2个变型作了归并,确认全世界现有八角属植物34种3亚种和1变种。  相似文献   

16.
统计比较了不同海拔梯度及不同地区西藏龙胆科植物属种数量。结果表明:海拔高度1500~4300米,西藏龙胆科植物属种数量随海拔升高不断增加,4300米以上则不断减少,4000米左右属种数量达到最多;西藏七个地区中,龙胆科植物属种数量在林芝地区分布最多,在阿里地区最少,龙胆科植物种的数量由多到少的地区依次为:林芝、日喀则、山南、昌都、拉萨、那曲、阿里。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和北京地区植物的花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藏植物志>和<北京植物志>中关于西藏和北京两个地区各种被子植物花特征的描述,结合对植物花色的野外实际调查,对西藏和北京两个地区所分布的所有植物以及乔木、灌木和草本等不同生活型的花色比例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已整理和修订的西藏野生兰科植物名录中89属336种兰科植物按照IUCN评价标准分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和数据缺乏等8个等级。结果表明,西藏野生兰科植物中没有灭绝和野外灭绝的物种。其中,有3属3种为极危(CR),占总物种数的0.89%,分别为墨脱毛兰(Eria medogensis)、狭叶盆距兰(Gastrochilus linearifolius)和矮小独蒜兰(Pleione humilis)。处于濒危(EN)的有24属34种,占总物种数的10.1%;处于近危(NT)的有28属55种,占总物种数的16.1%;缺乏数据(DD)的有34属67种,占总物种数的17.9%;无危(LC)的有50属115种,占总物种数的34.2%;易危(VU)的有36属70种,占总种数的10.8%.其中,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的物种主要集中分布在1500-3000 m海拔段内,分别占该海拔的85.7%、48.5%、59.3%和56.2%.濒危等级评价结果将为西藏野生兰科植物研究、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野外考察和室内标本研究的基础上,对薄鳞蕨属(中国蕨科)的分类进行了研究。 将2种 (华西薄鳞蕨和察隅薄鳞蕨) 和2变种(大叶薄鳞蕨和宽叶薄鳞蕨)进行了归并处理, 承认该属有4种1变种。  相似文献   

20.
德吉  任建材  郭小芳 《西藏科技》2014,(5):68-71,66
统计比较了不同海拔梯度及不同地区西藏景天科植物属种数量。结果表明:海拔高度800~3600米,西藏景天科植物属种数量随海拔升高不断增加,3600米以上则不断减少;西藏七个地区中,景天科植物属种数量在林芝地区分布最多,其次是日喀则,分布最少的是阿里,景天科植物种的数量由多到少的地区依次是:林芝、日喀则、山南、拉萨、昌都、那曲、阿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