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今的理科综合考试要求我们的考生能运用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去解释、说明人类和社会发展遇到的问题。因此这一伟大壮举也成了今年高考的热门话题。这个过程包含了许多的物理过程,本文就神六的升空、运行与回收探讨一些常见的物理学科内的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2.
写辉煌.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船经过5天飞行后,于10月17日凌晨4点3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船飞行的一大亮点就是“双人多天”太空飞行,第一次进行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完成对地观察、太空种子实验、人体细胞生长等科学实验.下面以神舟六号飞船为背景,按发射升空到准确回收为线索,思考和联想的一组综合问题.飞船的发射及相关问题一、飞船发射的地理位置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3.
金秋十月,我国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即将发射。这既是我国空间技术实力的又一次大展示,也是中国人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又一个新起点。“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比起“神舟五号”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呢?基本上可以说,“神六”飞船的基本结构和状态与“神五”没有大的区别,发射“神六”  相似文献   

4.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载人飞船的运行、能量供应以及载人飞船上人类生存条件的保障等和力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紧密联系,是理科综合测试的热点背景内容,通过分析可进一步整合课本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一、热点追踪1.热点信息●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这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前(2002年12月30日~2  相似文献   

6.
金秋十月,我国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即将发射。这既是我国空间技术实力的又一次大规模展示,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又一个新起点。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比起神舟五号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呢?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但是“神五”和“神六”又确实有一些不同之处。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火箭装上了自拍相机,可靠性有了更加充分的保证。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2号F火箭是一种2级火箭,起飞重量479.7吨,是我国最高、系统最复杂的运载火箭,它能把8吨重的载荷送入200~350千米高的轨道,其可靠性从以往不载人火箭的91%提高到了97%,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新领域。“神六”冲天,举世瞩目;英雄凯旋,万民欢腾。  相似文献   

8.
2003年9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千年飞天梦,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成功实践.就化学而言,涉及了众多的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现略举两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人类的历史年轮上又增添了一道特殊的印记。这一天,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神舟”六号的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正稳步迈向太空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独立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为背景题材,围绕“神舟”飞船的发射、运行、返回等方面编制的物理学科内综合能力题.可以帮助同学们强化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提  相似文献   

11.
时事进行时 10月12日上午9时0分0秒,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 9时3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中华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6月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还计划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和近20颗卫星,显示了我国在空间探索方面的强大实力.天体及卫星的运动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从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看,天体运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是牛顿第二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运用,其关键是熟练掌握天体运动的三种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3.
物理实验对于当今教育界提出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物理实验过程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及实验之中同学之间的配合,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在当前我国的物理教学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在5天115小时32分绕地球77圈325万公里的飞行后,神舟六号返回舱于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这是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当10月17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时,一个声音再一次向世界传递,作为世界上第三个多次成功将人类送上太空轨道的国家,中国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地位已经坚不可摧。这个声音同时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科技实力的体现,作为国家高精尖的航天领域,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不仅代表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更重要的是标志着一个大国要走自主  相似文献   

16.
物理过程是遵照一定的物理规律展开和变化的,过程分析本身就是物理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是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及展示过程.解决物理问题总是从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物理关系等几个方面循序进行,这其中物理过程的分析与再现最能体现物理思想,也最能展现学生的物理素养.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10月17日上午,“神舟六号”安全而成功的返回标志着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在经历了115小时32分钟的飞行之后,“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按照预定计划,载着两位飞行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凯旋归来。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行任务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两年前,“神舟五号”成功完成了承载一人飞行21小时的任务,在其基础上,“神舟六号”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从而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这次飞行任务中,宇航员首次穿过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同时,二人还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试验,其中包括我国首次“人体在轨干扰力”试验。作为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三步曲”第二阶段的开端,“神舟六号”航空任务必将为今后的载人航天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到这次成功飞行的鼓舞,航空航天官员们宣布了一份关于第二步航天计划的具体时间表,预计将于2007年实现太空行走,并于2009年12月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在轨交会对接。这一宏伟的航天计划开始于1992年,与此同时,我国还试图在载人航天计划第三阶段,建造一个永久性伸延堂课In the m orningof O ct.17,the safeand sm ooth retu...  相似文献   

18.
王通 《物理教师》2005,26(5):5-17
1 问题的提出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 ,但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基础是物理图景 ,这是我们近年来关于图景教学的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 .物理图景反映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是具有物理意义的空间几何图形和数量关系的集合 ,综合表达了物理现象及其  相似文献   

19.
宁言 《宁夏教育》2005,(11):1-1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举国欢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我国高科接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骄人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集。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9分52秒, 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真可谓神舟再度飞天,中华续写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