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经济专题”向来被认为是枯燥乏味、费力难办的节目。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准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结合点,受众心理、受众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广播经济专题应该怎么办?近三年来,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千期《经济半小时》节目,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每天一个话题,给受众以新奇我们曾经作过社会调查,发现受众收听广播,一是为了满足好奇,二是为了求知,而热点宣传最富新奇色彩,最为世人所关注,当然传播效果也就最佳。为此,我们在《经济半小时》节目里开设了一个“今日话题”栏目,尽力…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和听众心理状况发生变化的新情况,如何把专题节目办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这是广播宣传工作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中有几点体会: 一、以快取胜,讲求报道时效。广播与其他新闻传播手段相比,“快”是最显著优势。这不仅是因为电波传播速度快,而且是由于节目制作周期短等因素,使广播比其他宣传形式要快得多。为了使专题节目也能突出“快”的鲜明特点,我们转  相似文献   

3.
刘瑞忠 《新闻爱好者》2008,(11):120-120
县级广播电台的受众主要是农村干部群众,各类节目传播的内容也大多与农民有关,一直以来都被地方党委、政府作为对农宣传的主要工具,也被农村群众看成是最亲密的媒体和朋友。由于农村听众居住分散,因此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在农村市场仍然有着天然的宣传优势。对农广播专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青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何办好对农广播专题,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王玲 《新闻采编》2005,(6):34-35
近几年来,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和耳朵。作为我国广播大家庭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市一级广播,节目改革与创新一直备受关注。广播新闻性节目是地市电台的龙头,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此类节目如何“揪”住听众耳朵,已经成为广播人不断探索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孔建民 《视听界》2005,(5):24-27
广播节目类似报纸版面。报纸编辑学认为,版面是传达报纸内容的一种手段。同样,对广播来说,“节目”的改进与研究也成为广播界的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播电台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节目类型进行宣传的,‘节目’是广播宣传不可分割的基本播出单位,‘节目’是传播内容的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广播节目是“广播电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这是总结了广播近百年发展史得出的一个结论,科学地概括了“广播节目”在作为大众媒体的广播电台对外传送各种播出内容的诸多环节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对受众的研究与调查,科学地对节目进行分类,是广播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持人节目在我国广电传媒的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并逐渐成为大众的宠儿。主持人节目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是改革开放在广播电视宣传中的一个重要成果。这种传播形式的根本特点在于,节目的传播者即主持人是直接面向受众的,它将人际传播的优势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嫁接”到一起,非常注重与受众的直接交流,吸引受众的参与。按照传播学的循环互动理论,主持人节目正是克服了传统节目所采用的“我讲你听”的灌输模式,在从传者到受者的线性结构中加入了受者的互动与反馈,更加注重传播中人的色彩,因此才建构了较为科学完整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玲  金威 《新闻传播》2005,(1):63-63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新闻节目中,各媒体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广播新闻在与报纸、电视、网络的对局中,如何在提升节目品位上下功夫,做到节目差异化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广播主持人节目中,当节目风格与主持风格发生矛盾时,往往会有两种风格“不搭调”的情况出现。如何使两者协调一致是广大广播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主持人节目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主持人节目要求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这是由受众需求和节目内容所决定的。其一、主持人节目传播是为了使受众接受信息,不同的受众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对节目有不同的需求和心理亲近性,这就要求广播工作者必须细分受众群,在设计不同主持人节目时要认真考虑主要收听群的心理和听觉规律,这样才能吸引并稳定收听队伍。比如《对农村广…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是现代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报纸、通讯社、广播作为大众传媒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播以不受文化程度和年龄限制.可以跨越国界,在事实发生的同时,受众就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接收到自己想听的节目,更是战争中“宣传正义的无上利器”。在解放战争中大众传媒发挥了巨大的舆论引导作用,留给我们无限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听众热线”是广播扬长避短、与其它媒体相抗衡的重要手段。听众通过电话直接参与节目使许多电台建立起一个介入大众生活与听众交流信息、分享信息的亲切可人形象。但是热线节目在显示出其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节目呈现媚俗倾向,主持人被参与的受众所左右等。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媒介人对热线广播节目的传播层次没有深刻的认识.以致于对传播层次的关系处理失当。广播是传播者向不确定的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大众传媒,因此广播节目都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热线电话则使处于…  相似文献   

11.
一、广播节目的互动广播节目的互动,是节目进行时的一种状态和形式,它是指受众在收听广播中通过交流手段参与节目内容的互动形式,由此可知,广播的互动性必须有受众参与,节目内容会随受众的参与而改变,与电视媒体在互动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广播媒体与电脑网络,语言信箱等电子媒体的节目运作中,互动的牵动中可以看出“互动式”节目同以往的双向交流,多变参与节目有着显著不同。一是双方不在同一个广播现场,有的在场外,有的在场内。二是场外交流,沟通借助于一定的现代传播工具或者手段,将广播节目的服务质量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一批又一批的受众,重新聚拢在了广播媒体周围,传播者和受众者互相牵引,使得信息传播更具有贴近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王少星 《视听纵横》2006,(4):114-114
军事宣传是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的不少广播电台里都开设了军事专题节目。但是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和报纸的冲击,使得广播军事宣传的优势逐渐削弱。面对广大受众接受信息需求的不断转变和提升的现实,面对其他媒体军事宣传咄咄逼人的态势,广播军事宣传工作者只有在充分发挥广播特色的同时积极改革,给军事宣传准确的定位,才能使广播军事宣传在媒体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在广播工作中,如果我们注意研究受众心理,研究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就能使我们的新闻、专题等节目深入人心,强化和调节受众意识和行为指向,达到我们宣传的目的。求新心理——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初次接触某人、某事、某物后所形成的心理效应,或者叫第一印象。一般来说,首  相似文献   

14.
在1998年第五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精品节目中,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体的作品有5个,它们是:文学专题:湖南台《月光奏鸣曲———唐诗之旅》戏曲专题:福建台《夸不够的福建戏》山西台《怎得梅花一段香》综艺专题:内蒙台《草原恋———一个文艺编辑的工作手记》山西台《父爱如山》中国广播文艺奖评奖活动始于1994年,评的是上一年度播出的节目。在前几届获奖作品中,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体的专题节目偶有出现,普遍程度和获奖档次都不如本届。广播系统的编播人员属于新闻系统,以社会信息的传播为宗旨。既然重在“传播”,那…  相似文献   

15.
叶昌前 《声屏世界》2000,(12):43-44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广大受众认识节目主持人这个媒介角色是从广播开始的:“珠江模式”带给人们的惊喜是:节目还能这样办,新闻还能这样说。当广播主持人节目热力四射之时,电视便乘势而上,塑造了自己的主持人,而且一路遥遥领先,将广播主持人甩在了后面。值得庆幸的是,广播人并未自甘落后,而是不断开拓传播空间,利用自身媒体的一切优势,再塑一个“我”,这个“我”来得是何等的艰难:当我把广播主持人与电视主持人放在传播的时空中进行比较时,实际上是对”主持”一词进行一次梳理和探寻。我的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相似文献   

16.
广播是通过声音与听众的听觉发生联系的,具有传播面广的优势,也有一听即逝的弱点。广播中的科技节目是直接传播科技信息和科学知识的专题节目,知识面广,专业性强,容易产生枯燥无味、通篇说教的状况。这种弱点直接制约,影响着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的接收程度,这就需要广播电台的科技编辑具备  相似文献   

17.
李薇 《新闻记者》2006,(3):35-36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我国的受众研究正体现出从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趋势,以“受众为中心”传播观念的也被媒体大力倡导。但在具体的传播实践中,受众所真正享有的中心地位却有待质疑。由于业界把“受众参与式”节目作为体现“受众为中心”传播观念的主要方式,故笔者从“受众参与式”节目人手,对受众在节目中享有的实际地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随着广大受众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医疗服务类节目在各广播电台呈现了火爆的发展态势,各种医疗(专题、热线)节目在电台播出时段中占有相当比重,专题热线“热”得烫手,广大听众对此众说纷纭,有叫好的,有摇头的。叫好的认为:开办医疗节目,是开发广播功能,发挥广播优势的最佳选择,是听众、市场的需要;摇头的认为,广播医疗节目太多太滥,影响了电台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影响广播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节目主持人能否找准定位,遵循节目特点驾驭好节目,是广播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试从新闻节目主持人谈起.知名节目主持人崛起,扬节目主持人优势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广播电视主要是由播音员作为主播人出现在节目中,受众一般听到的是字正腔圆、居高临下的“播音腔”.  相似文献   

20.
在个性张扬的现代信息社会,每一个受众都不可能成为单独一个媒体的受众。要争取、扩大备受其他媒体冲击的县级广播的受众,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广播优势,在节目选材、编排、录制和播出上下深功、硬功、细功。一、节目内容要丰富多彩广播是线性(波质)传播媒体,其传播面广、收听者众,这就要求广播节目需全面满足“众家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