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趣味     
两瓶装有同样体积的红、蓝色墨水。从红墨水中取出一滴放到蓝墨水里,和匀后再从蓝墨水中取出同样大小的一滴放回红墨水里,再和匀,然后各取出同样大小的一滴。问这时红墨水滴中所含的蓝墨水和蓝墨水滴中所含的红墨水多少怎样?  相似文献   

2.
1 红蓝墨水溶液间的扩散实验取清水约40ml,加入2~3滴蓝墨水配成透明的蓝色溶液,倒入量筒中静置.取约30ml酒精,滴入1~2滴红墨水配成透明的深红色溶液.用漏斗沿量简壁缓慢地把红色酒精溶液加入量筒中,可看到红、蓝两种溶液有一明显的界面.再静置半小时左右,用白纸放在量筒后面让学生看,可看到两种溶液界面处颜色由深红变成暗红、紫红、最下面是蓝色.说明蓝墨水分子向上扩散到红墨水分子中,使红色加深成暗红色.而红墨水分子向下扩散到蓝墨水分子中,使蓝色变成紫红色.此法也可用蓝色透明的硫酸铜溶液替代蓝墨水溶液,效果一样.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分子热运动"一课中,教材以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观察液体之间的扩散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学生产生这样一疑问:为什么教材上只举出红墨水滴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是不是所有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都发生扩散现象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和学生一起做了实验——观察不同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的现象1.准备四种常用的墨水:红墨水、纯蓝墨水、  相似文献   

4.
双色花     
取两只同样高的透明玻璃瓶,各盛大半瓶清水。一瓶滴入一二滴红墨水:另一瓶滴进一点蓝墨水。摇匀。选一朵盛开的白色花朵,把花梗下部剖成两半,分别插在两只玻璃瓶里。几个小时后,这朵白色的花朵一半变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是非判断题判断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小学生产生失误的心理因素和防治办法,谈谈个人一些浅见。一、学生知识的积累是顺着一定的层次循序渐进的。就知识体系而言,有其阶段性和连贯性。混淆现象一般出现在学生已有知识的范围之内,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不同的阶段上。①蓝墨水比红墨水多5瓶,也就是红墨水比蓝墨水少5瓶。……( ) ②水结成冰,体积增加原来的1/11;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1/11。……( ) ③一根铁丝长5米,剪下1/5米,还剩  相似文献   

6.
一朵花通常只有一种颜色,现在教你怎样让一朵盛开的白色鲜花开出两种(或者更多)颜色。1.准备一朵白色鲜花,将花梗劈开成两半。2.准备两根小玻璃管,都装上水,一根滴上几滴红墨水,另一根滴上几滴蓝墨水,再把劈成两半的花梗分别插入两根小玻璃管内。  相似文献   

7.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怎样在40分钟的一节课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从听课中感到有几种不同的做法。现谈谈我的看法。一、概念教学例如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学校买红墨水8瓶.买的蓝墨水比红墨水少3瓶,买蓝墨水多少瓶?”这是道概念性很强的题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位老师教学时,在审题时弄清哪一种墨水多,即得出8-3=5(瓶),求出买蓝墨水5瓶。另一位老师,运用直观演示(贴绒):  相似文献   

8.
习题:商店运来4箱红墨水,每箱60 瓶,……?(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编成一道两步应用题,再解答出来。) 这是一道有待补充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与交流,得出许多补充、解答方法,现归纳整理如下: 补法1:又运来120瓶蓝墨水,运来红墨水和蓝墨水共多少瓶? 列式计算:60×4=24G(瓶)240 120= 360(瓶)  相似文献   

9.
双色花     
实验材料:浅色月季花一朵、试管两个、小刀、红墨水、蓝墨水。实验步骤:1.用小刀把花梗小心地由下向上纵向剖成两半,千万不能折断。  相似文献   

10.
<正> 材料和用具一瓶红墨水,一瓶蓝墨水,一枝白色鲜花,小刀。我的问题在魔术师的手中,把一朵白色的花变成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或者别的随便什么颜色的花,实在是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叫"黑墨水和蓝墨水的亲密接触"。开始,我端来一盆清水,然后往盆里一先一后滴了几滴蓝墨水和黑墨水,它们的颜色马上由深变浅,并迅速地向四周伸展。蓝墨水滴入水中,形状大小不一,一会儿像一只美丽的"凤凰"  相似文献   

12.
证明分子运动及比较气体密度的装置镇江师专(212003)邱凤仙一、操作步骤1.在一大烧杯中,固定一多孔塑料瓶图11-多孔塑料瓶2-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溶液3-大烧杯(瓶上用针刺满孔),在塑料瓶上配一带有如图所示的弯管的塞子。2.在弯管内注入滴有红墨水的水...  相似文献   

13.
义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实验53]的目的是说明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若按照课本要求来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我作了如下改进:在装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然后取出20ml这样的红墨水注入一支长试管中,再加入一些烘烤过的木炭粉(或活性炭),振荡1~2分钟,再将一团脱脂棉塞在试管口,接着用玻璃棒将脱脂棉慢慢推向试管底部,使木炭粉(或活性炭)和水分离,便于观察,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演示实验的改进$湖北省枣阳市罗岗镇中学!441208@王银  相似文献   

14.
图 11 验证光合作用1 1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取出 1。在枝条上选两片叶 ,用大小相等两张锡铂纸两片对称地粘贴在叶的两面 ,黑暗饥饿 1~ 2天。再放到阳光下 ,2h后 ,将标记叶剪下 ,置于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脱去叶绿素 ,滴上碘酒 ,发现遮盖部分不变蓝 ,见光部分变蓝。1 2 光合作用产生氧拿掉 1和 3,在瓶盖的孔上用物塞紧 ,瓶内放入水藻 ,在阳光下 2~ 3h。将熄灭的竹签接近阀门口 ,打开阀门 ,竹签又重新燃烧起来。2 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2 1 植物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在 1中放入Cu (OH) 2 溶液或NaOH溶液 ,2内装入红墨水 ,…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变讲苯的物理性质比较枯燥的情况在上课时,我增加了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加少量水后再加一滴红墨水,再倒入少量苯,因红墨水溶于水而不溶于苯,所以  相似文献   

16.
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的能力不同而将物质分离的方法叫做层析,该概念在《化学必修》(江苏教育出版社)22页,通过红墨水层析实验进行形象描述,但其现象单一,仅说明主要成分在固定相上的流动,没有清晰的说明层析是用于分离混合物这一主要功能,我们利用红黑水和蓝墨水混合成紫墨水进行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李春艳 《教师》2015,(6):106-107
将两种溶液连通时,溶质分子会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经过学校食堂,经常可以闻到各种菜香;水中滴一滴红墨水,水很快会变为红色,这都是扩散.物质有小分子的,大分子的,进出细胞方式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点击脑细胞     
将36朵花分成四堆。从第一堆取出 1/4放到第二堆,再从第二堆取出1/4放到第三堆,然后再从第三堆取出1/4放到第四堆,最后从第四堆取  相似文献   

19.
一、准备材料:大标本瓶一个、墨水瓶一个、细铁丝一段、红墨水、黑墨水、滴管、热水、冷水。二、实验方法:1.用老虎钳将细铁丝紧绕在墨水瓶盖上,使细铁丝可控制墨水瓶盖的开启。2.在标本瓶中放入约五分之四3.在墨水瓶中放入约五分之四的热水,并滴上数十滴红墨水,数滴黑墨水,马上盖上瓶盖穴只要旋转二至三圈即可雪。4.用细铁丝拎起墨水瓶,把它轻轻放入标本瓶中。5.用细铁丝迅速打开墨水瓶盖。火山开始喷发……模拟海底火山喷发@蔡晓东$无锡市南泉中心小学!214128  相似文献   

20.
1结构滴瓶结构见图1。2原理当捏滴帽时,下面的小活塞向下关闭,活塞上面的液体受到压强的作用,迫使液体从滴嘴流出。当手松开时,由于负压的作用,滴嘴内的小活塞关闭,同时下面的小活塞自动打开,瓶内的液体上升,以至循环下去就可正常使用。3使用方法如滴管内无溶液,用手捏滴帽多次,直到液体从滴嘴处流出即可正常使用。如是较小的容器,可直接放到滴嘴的下方,用手缓缓捏于滴帽,使液体一滴一滴地滴入容器即可。如是较大的容器,可把整体的滴头取出,移到容器上方缓缓滴入即可。4特点1)整体性———因几个瓶同在一起,不像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