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素霞 《知识窗》2006,(4):52-53
天文学家对恒星的起源所知甚少,但他们的认识正在迅速加深。在过去很短的时问里,唯一的可供天文学家研究的星系只有人类所处的太阳系。过去10年间,其他星系之行星的发现以及复杂电脑模型的创建表明,太阳系好像属于特例,更常见的似乎是庞大行星以极端轨道围绕恒星转动。  相似文献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行星研究小组的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与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类似的“第二个多行星太阳系”,这个新“太阳系”处于北斗七星中的大熊星座,那个“太阳”即恒星叫“大熊47”,它距离地球为51光年,本身已存在70亿年,而宇宙的历史是140亿年。早在1996年,天文学家就发现了这个“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该行星距离“大熊47”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倍,体积是木星的25倍。而新发现的行星大小至少是木星的3/4,它与“大熊47”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3.7倍,因此这两个“兄弟”距离很近,而…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9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遥远的太阳"孪生"星系,该星系非常类似于我们的太阳系。目前,天文学家发现距离地球5000光年之遥有一颗体积是太阳一  相似文献   

4.
找到外星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现在,这个梦想朝着成为现实的方向又迈出了一步。美国天文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已确定了一份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系名单,将在今后对它们实施重点观测。名单上的恒星包括:飞马座第51号星,1995年瑞士天文学家在这颗恒星附近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第一颗行星;天蝎座第18号星,距离地球仅46光年,非常类似我们的太阳;印第安座ε星,它的亮度只有太阳的十分之一;人马座阿尔法B星,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之一。银河系有4000亿颗恒星,显然天文学家不能观察每一颗恒星。所以,入选的每一颗恒星都被认为可能有含有液态水的行星围绕它…  相似文献   

5.
据《美联社洛杉矶》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地球太阳系以外的另一个太阳系,发现了绕大熊星座第47号恒星运转的第二个行星。在这个太阳系中,有几个行星沿圆形轨道绕一个恒星运转。第  相似文献   

6.
迷你太阳系     
卫星绕着行星公转,行星绕着恒星公转,这就是宇宙中最典型的类太阳系天体模式。但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微型“太阳系”显示,中心部位可以不再是恒星,而是一颗冷冷的棕矮星,并且从它的质量来看,这个肩负“太阳”职责的星体甚至就在行星级别之列。从这个星系上面,天学家己经了解了一个新的秘密,那就是一颗比行星稍微大一点的天体也可以充当母星,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网罗住一批另外的行星,甚至可以拥有像木星和地球这样的成员,组成一个很小但是依然具有可供生命居住地带的侏儒星系。  相似文献   

7.
资讯     
<正>酷似太阳系的"宜居"星系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一酷似太阳系的星系,7颗行星围绕单一恒星运行,其中3颗更位于"宜居带",有可能存在液态水,因而可能孕育出生命。这是在太阳系外发现的含"宜居"行星最多的星系,堪称迄今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TRAPPIST-1是一颗红矮星,质量和亮度分别只有太阳的1/10和1/200,温度只有太阳的1/2。TRAPPIST-1年龄只有5亿年,估计寿命为10万亿年。相比之下,太阳预估寿命为100  相似文献   

8.
正太阳是一颗恒星,围绕它转动的行星有八颗。其中,地球上有人类。以太阳为核心,加上八大行星,以及其他众多小星体和宇宙尘埃,组成了太阳系。那么,在太阳系之外还有没有类似的星系呢?当然有喽,并且还不少。另一个"太阳系"——开普勒90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带着观测太阳系之外10亿颗恒星的任务,于2009年被发射到太空,避开地球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地观测太阳系外的恒星,至今已经走过近十年的光景。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功勋卓著,它在遥远的宇宙发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2月26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由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715颗候选太阳系外行星被证实为行星。这几乎使由开普勒望远镜发现并确认的"外星世界"的数量增加了4倍,同时将已知太阳系外行星的总数从1 035提升至1 750。这批行星围绕305颗恒星转动,呈现出许多类似太阳系的多星球星系。这一发现让天文学家兴奋不已,因为这预示着,我们能从这里面找到更多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行星。这不,没  相似文献   

10.
科技快递     
太阳系外某行星上有水美国天文学家最新的观测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一颗行星的大气层中有水存在。如果得到进一步证实,这将是天文学界首次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上发现有水存在。科学家说,距离地球150光年的一颗行星的大气层中  相似文献   

11.
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吗?地球只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系也不过是银河系一个不起眼的小星系,而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许多,因此,人类实在不该太自大,宇宙中肯定存在许多具有智慧的外星人.  相似文献   

12.
动态     
NATURE杂志内容精选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红外光谱能够探测到一颗太阳系外的行星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现在这种了不起的事情已经被做了超过200次了,现在天文学家正在研究能够实际上对它们进行观测的方法。在已知的太阳系外行星中,14颗从地球上来看在它们的母恒星面前有“凌日”现象。对它们来说,光谱观测可以探寻它们大气层的自然状态,而且理论上,将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一颗行星在其恒星“后面”时的光谱从它在“前面”时我们所看到的光谱中减去,剩下的应当是这样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实际光谱。现在,  相似文献   

13.
未来,即使发现了类似地球一样的太阳系外行星,我们恐怕也无缘从近处一睹“芳容”,因为它们实在离地球太遥远了。但难道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只好就此止步了吗? 得益于观测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未来10年,太阳系外的行星将会应接不暇地涌进我们的视野。它们中多数可能是类似木星的气态巨行星,因为此类行星质量巨大,最容易被观测到,但也会有类似地球的、主要由岩石构成的行星,而且质量可能是地球的好几倍。我们不妨把后一类行星称为“超级地球”,这类行星目前已经发现30多个。它们是宇宙中外星生命家园的理想候选者。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01-I0001
在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二十年来,科学家得出结论,地球及其兄弟在宇宙大家族中极其罕见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Andrew Howard表示,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系有一颗或多颗一倍或三倍于地球的行星,它们与恒星的距离比地日距离近得多。而木星级的行星数量要比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  相似文献   

15.
很多科学家认为,除地球外,太阳系中任何一个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都不大,而在太阳系外找到生命的可能性很大。一些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宇宙中存在大量与地球类似的行星。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帕特里克摩尔爵士近期宣称,科学家将会在50年内找出证据,证明太阳系之外确实存在外星生物。他认为,太阳系外必定存在外星生命,但以人类目前的航天科技发展程度,尚无法有效与外星生命主动取得接触。  相似文献   

16.
杨阳 《百科知识》2013,(13):29-31
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在太阳系,火星是与地球最为接近的一颗行星。人们一直认为太阳系的行星中,除了地球以外,火星最有可能出现生命。天文学家寻找的火星生命不是诸如"火星人"那样的高等生命,而是寻找像病毒和  相似文献   

17.
千亿个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气候适宜,有充足的能量和液态水,可以让生命养活自己,繁衍后代。这样适宜的环境在宇宙中是不是非常稀少呢?  相似文献   

18.
太阳系以外,也有行星吗?事实上,太阳系外也存在着数不清的行星。只不过直到1990年,天文学家才在太阳系以外发现了第一颗行星。2007年5月,美国宇航局太空网评出了太阳系外十颗最迷人的行星,宇宙成了个大秀场。在这次行星"选秀"过程中,天文学家囊括了1990发现的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以及最新发现的被认为可能适合居住的行星Gliese 581C(好像这位"选手"的名字比较难记)。1990年,天文学家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它围绕着一颗垂死的、发出大量放射物的恒星运行,而这颗恒星与我们的太阳非常不同。从此,科学家开启了一个更加新奇陌生的世界。1995年天文学家开始用"51?Pegasi?b"命名发现的这颗新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或称外部行星。行星探寻者已经发现了由形形色色行星组成的奇异世界。这里有巨大的气态庞然大物;也有较小的、由岩石组成的世界;一些行星拥有两面,一面是火,一面是冰:一些在太空中自由浮动,不受任何恒星的限制。在发现"51 Pega- si b"后的十几年中,这些已知的外部行星的数量已经升至230颗。那么在这次行星选秀活动中.有哪些行星脱颖而出呢?科学家们投票评出了太阳系外十颗最迷人的行星。我们就一起来见识一下吧。  相似文献   

19.
德国天文学家在外太空发现一颗新行星,密度是木星的10倍,而"岁数"只有1000万年,是迄今太阳系以外发现的最年轻行星。这颗"巨婴"行星位于外太空"Hydra"星群中,距地球大约180光年,每3.65天绕"母星"公转一周。  相似文献   

20.
金星是地球在太阳系的行星邻居之一,由于它的大气层十分浓厚,因此,天文学家对金星的了解很少。不过,金星的两极有十分巨大的大气旋涡,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这种明显的大气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