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改实验通讯》2002,(1):73-73
9月24日从上海市“二期课改”工作会议上获悉,上海已进入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试验阶段。“二期课改”的核心就是要改变以往由学生适应课程的被动局面,建立起让课程适应并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这将带来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也是实现2010年上海基础教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目标的重要标志。”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2.
刘明 《现代教学》2011,(9):49-49
作为上海一期、二期课改基地学校以及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我校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面对新一轮的学校发展,我校紧紧围绕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核心要素,多层面地推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一期课改到二期课改,上海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经历了从里到外的革新:上海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知识与技能的位置后移,课程理念倾向于学生发展需求。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学科本体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最近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并于今年9月在全国中小学开始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实验 ,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课改任务。上海的课改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已形成了较好的课改经验和成果。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就是上海课改中的先驱 ,它是上海教委二期课改的试点校 ,是全市11所探究型课程试点校之一。从1999年9月起 ,该校先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 ,注重低年级的语言教学 ,在国家课程设置调整、校本课程开发、探究型课…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第二中学是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实验学校。本着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理念,学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学校最初从改革技能类和体艺类课程入手,进行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建设和校本研究,2006年2月起,学校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地进行学期课程统整的实验。  相似文献   

6.
实施跨世纪的素质教育 ,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时代理念的现代化课程体系。上海自 1998年以来 ,在总结一期课改的成就与不足基础之上 ,积极开展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 ,新一期的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根本教育理念 ,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构建新的学力观 ,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及学科体系等诸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二期课改大范围推行的今天,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教研员,都开始关注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以此来促进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为每个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础。本期,在讨论栏目中我们刊登了来自上海市各区县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声音,他们中既有教研员,也有校长,更有一线教师,相信这些声音能够有助于我们全面提升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8.
于艳萍 《学前教育》2011,(10):13-14
我非常有幸,作为国培计划的第一批600名学员之一,赴上海学习。国培过程中,我们聆听了华东师大专家关于国际国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报告,聆听了专家关于儿童发展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环境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讲座,参观了上海优质幼儿园,观摩了上海优秀教师教学活动等,整个培训所见所得,使我们从多个角度体验与感受了上海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上海二期课改下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这引发了我们强烈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深入开展,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海派文化课程为主题的系列性、有序化的校本课程,设置了一系列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如上海城市环境保护、海派建筑文化、上海饮食文化、海派书画、海派文学等课程;以及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中国风·民族魂”和“法语与法国文化”等课程。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2009,(10):9-9
上海二期课改的重心已经从全面推广转向内涵发展阶段。关注学校整体课程力、提高教学过程的内在效能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聚焦点,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长宁区教育局在新学年伊始,以小学“快乐拓展日”和高中“主题轴”式综合课程群建设为抓手,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引导校长整体规划学校课程方案,设计学校课程计划,有效推进课程计划的实施,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洪雨露 《现代教学》2004,(11):55-55
上海正在进行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二期课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我校一直致力于实践和探索兴趣教育,因此我们将二期课改工作和兴趣教育、活动课程实践整合在一起,使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有了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2011,(7):62-66
在上海二期课改大范围推行的今天,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教研员,都开始关注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以此来促进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为每个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础。本期,在“讨论’栏目中我们刊登了来自上海市各区县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声音,他们中既有教研员,也有校长,更有一线教师,相信这些声音能够有助于我们全面提升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2011,(7):67-68
课程校本化是上海二期课改倡导的理念之一。然而,一些学校在全面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只是一味行动,使校本课程成了宣扬学校“特色”的课程,忽视了对校本课程根本性的思考。学校应以加强课程建设与课程领导为加强课程校本化的重要抓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1997年上海启动“二期课改”以来,大同中学基本形成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多元课程结构,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仍然面临这样的矛盾:(1)学校课程实施有限的学习时空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之间的矛盾;(2)共同基础标准落实与学生个性发展诉求之间的矛盾;(3)教师教学集体性与学生学习个别化之间的矛盾。基于实践中的问题,立足于学校课程适应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需求和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差异,我们提出了“学校课程统整”的策略,致力于提高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度。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校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牢固树立“以课改促学校发展,以课改促师生成长”的思想,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整体推进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11,(6):54-67
一等奖 成果 1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单位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团队成员薛明扬尹后庆倪闽景徐淀芳陆伯鸿孙元清1988年3月,上海启动一期课改。经过十年的改革和实践,建立了"以社会的需求、学科的体系、学生的发展为基点,  相似文献   

17.
徐谊 《现代教学》2012,(3):51-52
在上海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对一所学校而言,首先,校长虽然不是唯一的课程领导者,但却是当然的课程领导者;其次,校长的课程领导不仅要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还应该与组织建设和管理密切联系;最后,校长课程领导的主要目标与内容应该在于发展优  相似文献   

18.
校长课程领导水平直接关系到课改今后能否按预定目标推进,也关系到课改能否达到期望的效果。课程改革的当前关注点本刊记者: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起步较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第二期中小学课程改革(简称二期课改),如今课改有十余年了,不知  相似文献   

19.
统整而非碎片,保证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的质量,回应上海未来的课程期待,在学习经验和办学特色间寻求平衡,将是新优质学校未来要走的一条关键课程路径。一所新优质学校的课程可能是怎样的?上世纪末以来,上海中小学的课程经历不同程度的变革,从政府到学校都在探索"好课程"之路。从一期课改、二期课改,到这几年提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新优质学校等,上海学校开风气  相似文献   

20.
本期合刊发表了记者对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的访谈,并刊载了中小学教改探索的实践文章。内容涉及一个新的概念——课程资源。从张民生的谈话中,我们不难感觉出一种“信息”,那就是在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大背景下,若要有所作为,决不能按照老一套以一本教材作为蓝本的办法, 而是要掌握广阔的“课程资源”,并运用“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上海二期课改的理念宣传得不少,它对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十分有益的。而“课程资源”理念的提出,则是上海二期课改不断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