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襄阳报是一张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的小报。为了把报纸办到农村干部和社员的心坎上,近几年来,我们想了一些办法,如在农村建立评报点,提倡编辑人员和农民交朋友等。这些,办法对于加强报纸和农民的联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点少、面窄、联系不经常,我们对农民读者的愿望还不真正了解,因而宣传上时常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发”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农村干部和社员的自觉行动,今年  相似文献   

2.
研究读者需求,是每家报社、每个编辑的必做作业.从报纸产生数百年的历史看,报纸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多样化、多层次化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适应和满足读者不断变化了的需求.报社只有掌握了读者需求,才能明确办报方向,把握编辑思想,从而有效发挥媒体的宣传功能.笔者结合<河北科技报>去年开展的读者调查活动,从跟踪并满足农村读者需求的角度谈谈科技报道思想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3.
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展开和深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也活跃了广大农民的思想。广大农民纷纷提出,要求更多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丰富文化生活。报纸无疑是满足这个需求的一条重要渠道。我们对山西省临猗县城关镇王村今年上半年的报纸订阅情况,作了调查,了解到农村读者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4.
现在,有些县报工作同志主张把县报的篇幅扩大到对开版,和省报一样,似乎愈大就愈体面。我认为县报的篇幅还是小些好。目前一般县报是四开四版,我看是合适的。为什么呢?县报的主要读者是农民和农村干部。现在农村工作很紧张。农民和农村干部的读报时间有限,目前报纸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提高质量,把文章写得短小精悍,而不是增加篇幅。其次,报  相似文献   

5.
2月28日至3月18日,我们骑自行车从嘉鱼县出发,经武昌县、国营金水农场、武汉市蔡甸区、仙桃市,天门市到汉川县,行程510多公里,与14个乡、镇24个村的70多名农村干部、群众面对面交谈,采写了14篇《春耕时节看农情》专稿。稿件开始陆续见报,我们尚在采访途中。一些农村干部、群众拿着报纸,热情地与我们交谈,说“我们喜欢这样写种田人甜酸苦辣的新闻”。读者的赞许,鼓励着我们认真完成这次采访任务。 当结束采访回到编辑部,我们收到10多封评价《春耕时节看农情》报道的读者来信。其中,一封寄自大别山下的农民来信写道:“请记者同志也来我们这里看看农情。你们走村串户,帮农民说话,我们感谢你们。”这封信,激起我们久久难平的心潮。开年来,我们总在思索的怎样缩短农村报道与读者距离的问题,从这次采访活动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采访方式,仍然是从事农村报道的同志准确反映现实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次采访活动开始之前,我们有机会参加了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有关农村工作的几个会议,了解到当前农村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影响农民积极性的问题。如何准确宣传农村形势?显然,仅从会议上获取的材料、信息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材料、信息从基层反馈到省城,中间经过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提升报纸内容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提升报纸内容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没有读者(观众、听众)就没有新闻媒体.我国有12亿人口,其中有9亿在农村.他们既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实践者和享受者.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不能忽视这一庞大群体的存在.从市场学的观点来看,9亿农村人口既是一个巨大的新闻市场,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素材宝库.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农村报道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读者(观众、听众)的需求呢?满足读者的政策信息需求,宣传好党的政策从读者(观众、听众)的需求心理分析,他们有政治上的需求、政策上的需求、农副产品销售信息的需求、生产资料价格的需求、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以及文体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而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包括将来推广到农村的因特网.  相似文献   

9.
从去年6月开始.陕西农民报就专门拟定了加大农业宣传报道力度安排意见,并组织编辑记者深入陕南、陕北等贫困山区,了解农村发展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及时调整了宣传角度.以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为农民服务、替农民说话、帮政府解难.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科技知识,宣传精神文明.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搞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省上农口机关的表扬。一、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我们经过广泛深入调查.了解到了农民读者对报纸的希望和需求是.通过看报纸.学习了解政策的读者占到47%,学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农村报道的思考曾日升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上上下下、特别是农村干部群众议论的热点,因此,毫无疑问地应是我们新闻报道的用力点。作为地市报的记者,长期接触农村和农民,对当前的农村报道,有以下几点思考。审视农业要具有辩证观点。...  相似文献   

11.
办报首先应当着眼于普通读者,满足普通读者的需求。试想,如果你的报纸登载的东西离读者主体很远,谁还会去买你这份报纸。 满足普通读者的需求,首先得了解他们的需求。读者的层次虽然有差别,需求有所不同,但是,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这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摆在首位。 在政治上不出格,舆论导向不出现偏差,始终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我们的编辑、记者和报社的老总们,要想把报纸办好,都得学会从普通读者的需求出发采编稿件,编辑每一张报纸。 记者在一线采访时,就要心中有读者的需求,依读者的需求去采写稿件。基层和社…  相似文献   

12.
县市报如何跃上新台阶,走向二十一世纪?多年的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强化市场意识、合作意识、管理意识,努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一、强化市场意识,视读者为上帝,开发自费征订群体,牢固占领本地市场。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报纸是办给群众看的、读者看的,办得好不好,要看群众爱不爱看,读者喜欢不喜欢。广大读者的需要是我们办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县市报,其市场定位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视读者为上帝,一切围绕读者转。 新闻贵在创新。县市报人办报观念创新就是“换脑汤”…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展开和深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也活跃了广大农民的思想。广大农民纷纷提出,要求更多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丰富文化生活。报纸无疑是满足这个需求的一条重要渠道。我们对山西省临猗县城关镇王村今年上半年的报纸订阅情况,作了调查,了解到农村读者的一些要求。王村共有二百户人家,968人,人均收入三百四十元左右,处于全省中等水平。全村从事工副业生产的专业户为数不多,但大多数家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日报有一个《郊区农村》版,除了星期日以外,每天出一期,每期近五千字。这个版是占用广告栏出刊的,只对郊区农村发行。这个郊区农村版是在1960年7月创刊的。在这以前,北京有一个农民报。1960年北京农民报停刊,郊区农村读者要求进一步加强北京日报的农村报道。而北京日报是个综合性的城市报纸,不可能拿出太多的篇幅报道农村情况。于是为了满足郊区农村读者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报道,北京日报遂决定出刊郊区农村版。  相似文献   

15.
《村边地头》专栏,是我们报纸反映农村生活、让报纸走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爱不释手和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创办的。专栏每周一期,每次约2000来字,把指导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收到了领导、读者和办报人三满意的效果。专栏开办一年多来,我们坚持做到这么几条: 一是短小。农村干部和农民没有时间去看大块文章,所以,专栏中一篇稿件一二百字,最长不超过400字,喘口气就能念完一篇,喝口水也能读完一块。在2000字的专栏内每期刊登15至20篇。湘乡市一位农民来信说:“短得好,短得巧,一袋烟能读十来条!”二是实在、实惠。所谓实在实惠,有两条标准:事实准确,读了有用。每篇稿件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也报忧,讲内心话、大实话,不吹“牛皮”,不空口打哇哇。农民说:“《村边地头》里讲了我们要讲的话,让人相信。”有用,就是想农民所想,如果登的与农民不相干,就叫没有用。我们每一期都有农村干部、农民急需的科学技术、致富信息、政策法令  相似文献   

16.
办报办出了个“周末版”,不能不说是出了新。新在哪儿?新在观念上。以前办报,口头上也讲贴近读者,但实际上贴得并不那么近,大报小报,都是一样地搞“新闻灌输”,读者爱不爱看我不管,反正报纸是照样出。“周末版”何以会一呼百应,并且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呢?“我以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它具有了空前强烈的读者意识。读者是报纸生存的唯一空间,这个简单的常识,我们走了很多弯路,花费了很大代价才慢慢弄懂了它。“周末版”源于读者的需求,自然为读者所容纳。那么,“周末版”的社会效应会怎么样呢?让我们看看“周末版效应”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有人作过调查,地方报纸(主要指地、县级报)半数以上的读者在农村。他们主要是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以及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后者也是农民)。这就是说,地方报纸在很大程度上是办给农村读者看的。因此,它的记者如阿采访自己的主要读者——农民,也就成了一个必须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曾有人指出,报纸应当把读者当“上帝”,满足其需求。但笔者认为此观念有失偏颇。作为报纸这种精神产品消费者的读者,自然不同于进市场买货购物的顾客。报纸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沟通情况的一种媒介。在资本主义社会,报纸被完全看成是一种商品,通过办报获取利...  相似文献   

19.
晚报从其定位来说,是面向城市市民的综合性文化生活类报纸,读者群主要是以城里市民为主。晚报虽说是城市化的报纸,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报道就不是晚报的报道内容,相反,晚报根据自己的办报宗旨和准确定位,以独特的视角做好“三农”报道,也会很受读者欢迎。农村是晚报新闻资源的富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都为晚报的农村报道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农村所出现的新人新事也吸引着城里人。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些反映农村、农民生…  相似文献   

20.
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的改革调整一波接着一波。改革调整的目的,无非就是不断提高报纸质量,适应市场形势,满足读者需求,拓展市场阵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并发展壮大。但报纸的质量究竟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说出许许多多,但我以为最根本的也是最高的质量就是报纸刊登的内容、提供的信息要对读者有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