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张佳宏 《收藏界》2012,(10):129-132
一、古陶瓷鉴定的现状古陶瓷鉴定是古陶瓷收藏和投资的基础,古陶瓷鉴定的现状之混乱令人堪忧,商业欺诈和纠纷屡屡发生,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勇敢地面对古陶瓷鉴定行业所出现的问题,其中有鉴定方法的问题,也包括鉴定专家的问题,鉴定方法的问题是造成目前鉴定现状混乱的根本原因,专家在其次。古陶瓷鉴定方  相似文献   

2.
张佳宏 《收藏界》2013,(2):94-97
我们一再提醒古陶瓷爱好者和收藏者要本着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和鉴定古陶瓷的真伪,对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鉴定方法和鉴定结论不要轻信。古陶瓷鉴定是一门传统的学问,长久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停留在对古陶瓷的记载和表面特征的描述方面,也就是传统的眼学,  相似文献   

3.
张佳宏 《收藏界》2013,(1):104-107
要搞清楚古陶瓷的鉴定问题,首先有几个最基本的问题要搞清楚。比如说何谓鉴定?何谓陶瓷?何谓古陶瓷?何谓古陶瓷鉴定?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如果不搞清楚,古陶瓷的鉴定就无从谈起。鉴定:鉴定者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找出可以对被鉴定物进行定性定量的物质以及科学的数据,从而对被鉴定物做出鉴定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张佳宏 《收藏界》2012,(12):118-119
有很多古陶瓷爱好者在鉴定古陶瓷的真伪时喜欢看古陶瓷的气泡,甚至很多专家还在用气泡为古陶瓷断代,比如他们常常说汝窑的气泡是"寥若晨星"。古陶瓷鉴定的先辈耿宝昌先生的恩师孙瀛洲先生在《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中云:"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  相似文献   

5.
李丽霞 《收藏》2014,(19):150-152
选用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古瓷标本,经过不同的信号转换、处理等程序,最终形成数字图像,此种方法是将影像学等知识与古瓷目鉴知识相结合的一种探索,目的是从图像中获取目鉴无法识别但对鉴定有价值的影像信息。古陶瓷鉴定方法有目鉴和科鉴两种,应用X射线进行检测的有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它们是通过测量陶瓷各种成分发散不同X荧光谱、X射线的衍射现象等获取有关构成物质的信息资料。本文着眼于揭示古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1,(5):107-107
3月27日,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与中原民间瓷苑标本中心在河南省文物局大力支持下,邀请全国近百位古陶瓷收藏家与民办博物馆馆长雅集中原郑州,进行陶朋瓷友·中原雅集——河南古代陶瓷与民办博物馆建设理论研讨会,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7.
思明 《收藏》2010,(5):38-39
断代是古陶瓷研究、收藏、投资的基础,是古陶瓷鉴定的核心问题。数百年来,国内外古陶瓷业界人士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总结了许多经验,而综观这个过程,我们看到人们主要是采用“类比学”方法进行断代鉴定,即在古陶瓷断代断源鉴定中运用标准器从胎、釉、色、型、工艺、时代风格等方面与被鉴定器物比较,从而得出“年代”“窑口”的结论。鉴定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查阅文献资料、观察年代蚀痕等辅助手段,这些辅助手段同样是在“比较”之中间接得到答案。这也就是人们说的鉴定“眼力”。  相似文献   

8.
古陶瓷鉴定与收藏是一门复杂的学问。目前的古陶瓷鉴定方法,可以分为传统鉴定和现代科学鉴定两种。传统鉴定,有时又被称为"眼学鉴定",即鉴定者通过手摸、眼看、听声音、闻气味、掂重量等基本方法,对器物的造型、纹饰、眙、釉、款识、重量、声音以及制作、装烧工艺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然后  相似文献   

9.
李卫民  张华 《收藏界》2012,(11):47-49
川滇不仅地缘相邻,共处南丝绸之路,而且历史上也是民族迁徙之路、文化传播之路,受羌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很深,因此,川滇文化有许多共同元素。这种影响年代越早越明显,川滇古陶器反映了古代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具有较多的相似性。1、羌文化的影响羌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古代羌族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  相似文献   

10.
李卫民 《收藏界》2014,(9):58-61
上古中国,从图腾崇拜角度看,主要分为西北华夏龙族和东南东夷鸟族。从炎、黄之战,到秦灭六国,龙族与鸟族一直处于融合过程中。汉代,这个过程在中原基本完成,青龙、朱雀同为四灵,龙逐渐演变为皇权的象征,鸟固定为凤凰,成为皇权的配角,(可能因为胜利者是龙族的黄帝和秦吧)。但是,这个过程在西南边陲的四川、云南一直没有完成,神秘、浪漫的鸟崇拜一直延续。川滇文化有许多差异,但从鸟文化类型上讲,却有相似之处,本文仅从鸟崇拜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川滇鸟文化的特点。1.历史悠久。川滇文化中的鸟崇拜源远流长,从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古滇国直到近现代,其间虽有兴衰,但一直绵绵不绝。图1是古蜀三星堆的鸟形器柄,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古蜀国的鱼凫(四川俗称水龙鸹)崇拜。  相似文献   

11.
张天琚 《收藏界》2012,(11):44-46
2011年11月2日,中国国务院下文批复,同意将四川会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攀西资源开发腹心,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国土资源广袤富集。这块宝地比邻云南,扼川滇要冲,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必经的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南与滇西及南亚商贸往来周转的重地,素有"川滇锁钥"之称。走进会理县城,但见大量明清建筑、寺庙宫观、四合杂院  相似文献   

12.
李丽霞 《收藏》2014,(10):150-152
选用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古瓷标本,经过不同的信号转换、处理等程序,最终形成数字图像,此种方法是将影像学等知识与古瓷目鉴知识相结合的一种探索,目的是从图像中获取目鉴无法识别但对鉴定有价值的影像信息。古陶瓷鉴定方法有目鉴和科鉴两种,应用X射线进行检测的有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它们是通过测量陶瓷各种成分发散不同X荧光谱、X射线的衍射现象等获取有关构成物质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3.
古陶瓷收藏热方兴未艾中国是陶瓷大国,英语“中国”就与“瓷器”同意。古陶瓷民间收藏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研究著述十分丰富,大收藏家不胜枚举。当代中国民间古陶瓷收藏活动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古陶瓷品种繁多,常使人良莠难辨;古陶瓷收藏的专著和文章大量涌现,各种鉴定培训活动层出不穷;民间建立的陶瓷藏馆不断增多,有些已  相似文献   

14.
张佳宏 《收藏界》2013,(4):112-115
所有古陶瓷的胎都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本文将系统介绍我国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的瓷器眙的不同特点,同一窑口不同时代胎的发展变化过程,从本质上了解古陶瓷的胎体对于鉴定古陶瓷的真伪、窑口、年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7,(6)
正2017年5月6日上午,皇朝遗珍古陶瓷实验室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无损检测古陶瓷断代技术方面达成合作协议,这是皇朝遗珍古陶瓷实验室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后,又一次在古陶瓷无损检测断代技术上实现突破。去年11月28日,经皇朝遗珍实验室鉴定的南宋修内司官窑海棠瓶在香港拍出8000万港币,引起古  相似文献   

16.
从事古陶瓷专业研究人士和收藏爱好者们在解悟、分析与研究不同时代,不同窑系,不同品种制品中,常常会遇到不同时期的各类古陶瓷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部分烧造缺陷,直接会影响到古陶瓷制品的艺术效果、产品质量和成品率,也不可避免地留下某些时代特征,成为鉴定古瓷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收藏界》2012,(12):120-121
"软道"的定义:古陶瓷釉面长期在地表环境下被风化和水解,表面生成了一层较软的包浆(SiO2.nH2O),由于墓葬中的土或空气中的微尘使包浆的表面产生了细丝划痕,此细丝划痕被称为"软道"。古陶瓷鉴定书籍中关于"软道"的介绍不多,内容也很简单,尚没有科学而准确的定义。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  相似文献   

18.
古陶瓷釉面开片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掌握开片的形成原理和各种陶瓷开片特点,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关开片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陶瓷釉面的裂纹。根据开片形状的不同特点,开片有着不同的称呼。小片细碎的称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5,(5):160-161
李志,桂林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专家团成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观古楼"品牌创办人。创建了岭南古陶瓷馆、李志文物修复工作室。主要从事岭南古陶瓷的专项研究鉴定和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10,(9):142-142
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古陶瓷的检测鉴定,在我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对其社会实践的情况一直是本刊视野下的重点关注的内容,适逢北京铭古古陶瓷鉴定中心成立三周年,就运用拉曼光谱仪对古陶瓷进行科技检测的相关问题特别专访了鉴定中心的总经理、首席检测鉴定专家刘智光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