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北京四环综合市场这一农民工聚集地,随父母来京的农民工子女基本上处于与城市隔绝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活动能力较强,但社会性和语言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参加四环游戏小组这种非正规教育活动,这些儿童及其家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践说明,以非正规教育形式在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地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学前教育服务是可行的.各级政府要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促进非正规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隔绝于城市和艰难的生活状态,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尚未意识到其子女的学前教育需求。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居住多呈聚落状态,能不能以非正规形式为这些儿童提供一定的学前教育呢?本文以在北京四环市场创办一个非正规的游戏小组的实践及体验,探讨非正规形式学前教育的可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但许多家长却对此缺少学习,缺少研究,因而走入了误区。具体表现为: 一、方法粗暴当前,有很多家长忙于上班或外出经商,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经常性,再加上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个别子女会沾染恶习。对于子女的不良表现,有的家长不是对症下药,而是采取急风暴雨式的管教方法。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是子女所不能接受的,从而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     
★广州市城调队“暑期青少年教育状况”专项调查显示:接受访问的家长中,41.0%安排自己的子女在暑假期间参加课外辅导或者兴趣班等暑期教育。对于子女暑假期间的安排,73.0%的受访家长表示希望他们学习和放松相结合,20.0%希望子女以学习为主,只有7%希望子女以消遣放松为主。家长为子女报读暑期教育班平均花费了522元,其中花费在200元或以下的占了16.7%,花费201元-500元的有33.3%,花费501-1000元的有50.0%。★美兰德信息公司今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沈阳8个城市700余名14岁~24岁的城市青少年开展调查。调查显示,66.8…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年轻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子女的学前教育。然而,由于家长们在孩子的学前教育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不少家庭的学前教育步人了误区。那么,究竟该怎样进行学前教育?本刊特意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为家长朋友们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6.
在市、区政府下决心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大背景下,红莲小学2001年6月17日正式挂牌成为“宣武区外来人口子女就读学校”。3年来,本着让外来人口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这一原则,我们不仅做到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让这些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而且以此作为办好学校的一个切入点,在给外来人口子女学生特别关爱的同时,努力挖掘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外来学生与本地学生中开展融合教育,使他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同样的机会同样的权利我们认为,外来人口子女学生与本市学生除了出生地不同,没有其他分别。在学校,他们面对同样…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民以“举家迁移”的方式进入城市务工或者经商,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的成长离不开集体归属感的培养。文章阐述随迁子女集体归属感的重要性,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随迁子女自身角度分析了集体归属感弱化的原因,分别从抓好学校主阵地、打造多元育人环境,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等角度探讨培养随迁子女集体归属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盛洁 《中国德育》2007,2(7):38-40
根据杭州市崇贤中学的调查,外出经商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学校受各种条件限制,对外出经商家庭子女不能进行个别化教育,以至于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问题。崇贤中学通过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实行寄宿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形成家校合力育人的机制,在对外出经商家庭子女的教育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就是指那些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经商或者学习,把孩子留在家乡,托亲属或他人照管的未成年子女。这些孩子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实现教育公平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流动形式逐渐从个人流动转变为举家随迁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以珠江三角洲Z市两所小学农民工随迁子女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民工家长参与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学校、农民工家长和随迁子女三个层面的访谈资料,提炼出家庭辅导、亲子沟通和家校合作这三大研究维度;再分析这三大维度对随迁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该问题的对策建议,分别是:第一,提升家长参与教育层次;第二,购买非政府组织服务;第三,丰富服务型救助;第四,辅导随迁子女。  相似文献   

11.
打工做生意还管不管子女教育?自己还用不用接受教育?3月17日,200多位刚从外地老家返京的打工子女家长,在忙乎完早市生意后,赶忙来到北京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中学的礼堂里,参加“外来人口爸爸妈妈学校”开学典礼。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天柱同志为他们宣讲的第一课是“当好爸爸妈妈,提高自身素  相似文献   

12.
安全教育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以学前教育实际需要出发,深入幼儿园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存在着安全管理制度不全、教育形式单一、幼儿缺乏安全意识、家长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促进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发展,建议:社会大力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幼儿园健全学前教育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教育内容,加强教师安全教育;家长配合幼儿园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为基础,以1 039 155名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考察在线学习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在家长投入与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在控制家长文化程度后,家长教育焦虑正向影响家长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同时会“遮掩”家长投入与家长感知子女学业倦怠间的关系;(2)小学生和初中生家长群体中,家长投入对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影响受到家长教育焦虑的中介效应作用;(3)高中生家长投入对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不产生影响,而家长焦虑在其中呈现遮掩效应;(4)家长投入的不同维度对家长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中介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学习背景下,在小学生和初中生家长群体中,家长的高投入有益于子女学业倦怠症状的缓解;而高中生家长教育焦虑的“遮掩”效应表明了高中生家长更需要通过缓解自身的教育焦虑来帮助子女克服在线学习学业倦怠问题;不同学段学生所需要家长投入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农民离开世代相依的土地而涌入城市,或务工,或经商,被他们遗留在家中的学龄期子女就成为了“留守子女”。“留守子女”的道德发展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和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由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给这批学生营造一个多维度的优良的育人环境。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式,对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的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对其道德成因进行了重点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道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至7月对昆明市200个流动人口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部分孩子、家长、老师和民办教育行政官员进行了个案深度访谈。调查访谈研究结果显示,“城市边缘人”身份给流动人口子女带来了三种资源:第一种是农民身份的资源,第二种是政府赋予的新资源,第三种是流动人口子女拥有的体制外资源。“城市边缘人”身份实际能够给他们提供的资源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6.
“山寨”幼儿园,可谓当下学前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北京,就有1290余家未登记注册的自办园,这些被称为“山寨”、“黑园”的幼儿园,为北京的一半幼儿提供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7.
4月29日一大早,记者跟随徐汇区教育局“防非”指挥部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组的督察员进行暗访。区里最偏远的关港民办实验学校,教师正在校门口给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们分发家长承诺书。  相似文献   

18.
“四环游戏小组”是一群有着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志愿者们,在四环农贸市场为流动儿童开展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经过6年扎实、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解决流动人口学龄前子女受教育问题的一些经验。并集结成为《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一书。下面是志愿者以及家长,与大家分享自己亲身参与以及阅读此书的体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9.
了解不同群体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通过对浙江省515位不同群体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较高,普遍关注幼儿园的饮食质量、幼儿的安全和幼儿在园的快乐成长.不同居住地家长、不同收入水平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具体需求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城市、高收入家长这些相对优势的群体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更高,而家庭处境不利群体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相对较低.家庭处境不利群体学前教育需求的满足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如构建覆盖城乡、保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以真正实现学前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张燕 《学前教育》2006,(1):14-15
随着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大规模流动,低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成长及教育成为十分突出和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对现状调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在“四环综合市场”成立了一个游戏小组,希望通过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为解决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找到一条可行的途径,进而提出政策建议,以推动城市幼儿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